很多人在学 生时代都有寄宿的经历。有人觉得这是锻炼生活独立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但也有人觉得,年纪太小就寄宿会面临很多问题,比 如吃得不好、不懂得与同学相处等。那么,孩子多大开始住宿合适?如何提前帮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
寄宿太早易性格孤僻
在湖南、贵州等地,不少孩子因为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小小年纪就在学校寄宿。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却要自己洗衣服、换床单,难以照顾好自己,个别学校配餐营养跟不上,甚至天天早餐吃米线。
孩子是全家关注的焦点,生活中处处受照顾,突然被送到一个需要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去学习生活,是家长和孩子要共同过的“坎儿”。
杨雄说,有的家长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或因为自己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就硬生生把孩子送去住宿学校。结果,孩子因为适应不了住宿学校规范化管理的 集体生活,变得性格孤僻,怕人,严重的甚至患上抑郁症。出现问题了,家长才知道再去关心孩子,但这时,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已成事实。此外,孩子正处于长 身体的时候,如果学校的餐饮营养跟不上,很容易导致发育不良。
“送孩子去寄宿,要尊重他个人的意愿,看他性格适不适合寄宿。如果孩子非常排斥寄宿学校,就需要家长多做一些前期工作。”杨雄说,家长要多沟 通,学会“心理按摩”,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要像朋友一样去交流,告诉他家长的苦衷,倾听他的想法,不要试图强迫他。孩子的自我意识有时往往比家长的 意愿更重要。
最好等到高中再寄宿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也发现了寄宿学校军事化管理的好处。统一的服装、书包和学习用具,标准化的作息时间,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多家长也感受到,孩子寄宿一段时间之后,独立性增强了,思考问题更加成熟,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有家长担心,孩子到了寄宿学校会养成爱攀比的毛病。但从我的实践经验看来,寄宿生反而比走读生更少攀比,因为日常用品都是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之下,大家基本都差不多,没什么可比的。”杨雄说,反而是走读生,每天从家里穿的带的东西都不同,易形成攀比的习惯。
送孩子去寄宿学校,不代表就不用再关心孩子了,而是要比以前关心更多。可以多与老师沟通孩子的表现,随时关注动向,平时晚上和孩子打个电话,视频聊天。周末多陪伴孩子出行,弥补日常的陪伴缺失。
杨雄还建议,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注意校园的安全、卫生、光照、温度,全面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日常可以多增加课外活动,帮孩子减少思念 家人的悲伤,尽快融入同龄人的环境,丰富业余生活。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寄宿制生活可以为孩子带来很多无形的“财富”。不过,杨雄强调,小学和初中 送去寄宿有点早,最好等到高中阶段。此时,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自我意识基本形成,可以进行独立性教育,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先做好分离教育
去寄宿学校读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家长切不可忽略前期准备。“用我们的专业术语来说,叫做分离教育。孩子从出 生开始,从未离开过 家人,但住宿却要孩子一下连续五天见不到家人,为了顺利度过这场分离,家长要提前训练。”杨雄说,家长可以提前多看看专业的教授分离教育的书籍,学学知识 和方法。比如,提前和孩子分房睡,坚持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自主性。从心理上,可以让他多和同龄的孩子单独相处,多发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为以后的 集体生活做准备。
相关链接
美国日本大学才住宿
多数日本学生从小学至高中都是按“就近入学”原则,在离家不远的公立、私立学校上学,不住宿。他们的住宿生活是从大学开始的。
虽然大学才住宿,但日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会让孩子从小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学校有家政课教做饭,回到家母亲会教洗衣做饭、打扫房间 等。日本的传统文化里,也有哥哥姐姐代管弟弟妹妹的义务。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做家务,最起码上小学后收拾自己的物品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能力。
日本大学宿舍一般是单人间和两人间。孩子长期在外,家人间难免会疏远隔阂。很多日本父母会在节假日给孩子邮寄一些土特产,周末也会打电话关心孩子,但不 会过多打扰。为防止离家独自生活的孩子学坏,日本家长往往和大学教务处、孩子参加的团体(体育、艺术等兴趣爱好团体)保持频繁联络,基本上能掌握孩子的学 习和生活情形。
与日本类似,大学也是很多美国年轻人住宿生活的开始。美国家长一般从小就锻炼孩子做家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性较强。除了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 美国孩子多数都要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有的人在学期内打一份工,到了暑假就打三份工,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也为尽早还清高利息的学生贷款。不过,很多美国 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孩子18岁后就放手不管,而是会拿出一部分存款帮孩子完成学业。
美国大学派对文化兴盛,尤其大一新生喜欢在宿舍楼举办派对,来建立社交圈。很多父母担心与之相关的性滥交、酒精、毒品问题影响孩子,但也只能通 过短信和电话与孩子沟通。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择校前会做大量的调研,一些保守的美国家长会送孩子去教会学校,以信仰约束孩子的言行。
本报特约记者 红乐 ●本报驻日本、美国特约记者 李珍 侯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