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如何化解孩子的社交恐惧

2017年01月08日 07:39 现代教育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案例

  阿强已上初三了,还经常被爸妈定义成“不会来事”。家里来客人,阿强正在纠结该何时打招呼,旁边的爸爸说了一句:“这么大了,连人都不喊!”到嘴边的问候话语立刻被阿强咽了回去。

  从小,阿强爸爸就对儿子的待人接物很不满意,他经常对阿强说:“别人都成群结队,为何你数来数去就那么两三个朋友?”事实上,阿强觉得自己朋友够了,他也不 会羡慕那些经常风风火火闹在一起的男生。可是,爸爸经常这么说,阿强也觉得这样不好,甚至相信了自己将来到社会上会“吃不开”。

  现在,阿强跟人说话之前都要把所有的可能性考虑清楚,生怕得罪别人。导致越有人催促,他越退缩,越不愿意和人过多交往。

  解析

  现如今,存在社交障碍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这和家长们的焦虑是分不开的。像阿强爸爸一样的家长很多,因为自己交往能力强,于是看到的都是孩子在交往中的不足。

  其实,孩子本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但经常被父母骂作“不会来事”,慢慢地内心会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所以,不要轻易地将孩子定义成社交障碍。

  大部分称自己有社交恐惧的人,其实顶多算是社交焦虑,甚至只是腼腆。比如阿强,他只是性格腼腆内向,父亲一再强化孩子在交往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这种羞辱会转 化成退缩的行为。如果,在一个能够接纳孩子内向表现的家庭环境中,阿强的行为也许就不会转化成社交障碍。如何帮助孩子呢?

  首先,给交往障碍一个积极的定义。恐惧并非一无是处,它有机会令我们提升潜能,也是一种适应策略。所以,害怕社会交往可以看做一个成长的机会,令孩子将注意力从外界社会转入到自己的内心中,从而做出合适的行为。

  其次,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许你是内向的,也许你只是没有找到适应自己的交际方式,但每一种个性都有优势。内向者往往比较冷静而思维缜密,善于动脑 而较少出错。只不过,这些特质的优势被交往的问题所掩盖。所以,问题不应该等同于孩子的全部,而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不足也有优势,增加他对自己的接纳 程度。比如,孩子遇到交往中的困难时,帮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外因造成的,哪些是自己稍作调整就可以改变的。帮助孩子将问题外在化,既让孩子避免过多的压 力,也让他能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最后,做好社会交往预案。要想让孩子应付好一般的交往情境,可能要帮助他们储备一些必要的内容。比如,在各种情境下,怎样表现才比较合理而得体?帮助孩子解 答这样的困惑,如果可能,在进入交往情景前反复练习几次都是很必要的。而且,这些练习要从孩子熟悉的身边事物开始,让他们一步步地适应外面的环境。孩子一 旦对即将面临的交往情境获得了掌控感,就能够应付得更好。

  □文/兰心(儿童心理咨询师)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741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2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