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反思:我竟是孩子心中的“大怪兽”

2017年01月14日 08:04 现代教育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所有的优秀孩子身上,几乎都有他们父母的烙印;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也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是学生,有时不可避免会走入一些误区,造成家教之失。在家长的眼中,有哪些算得上教育之失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教育专家看来,有哪些方法能让家长避开这些教育误区……

孩子们到中国科技馆参观。 摄/马超孩子们到中国科技馆参观。 摄/马超

  关键词:亲子沟通

  “我竟是孩子心中的‘大怪兽’”

  “打开孩子文具盒里的纸片,只见上面画了一个眉毛紧蹙,头发乱蓬蓬地竖起来,嘴里喷着火的大人,手指着一个小人。大人的上面用拼音写着:‘这就是我的妈妈,她是一个大怪兽。’”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果没有用对方法,效果就更会大打折扣。在真正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之前,关岭就是这样的家长。女儿小慧读小学,从小乖巧听话,关岭从未感觉教育有什么困难。直到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才让她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

  一 次,关岭检查小慧的作业时,发现文具盒里塞了一张纸片,只见上面画了一个眉毛紧蹙,头发乱蓬蓬地竖起来,嘴里喷着火的大人,手指着一个小人。小人很小,成 串的泪珠从脸上流下来。大人的上面用拼音写着:“这就是我的妈妈,她是一个大怪兽。她一发起脾气,头发就竖起来,嘴里喷火。”大人的嘴边写了一句话:“你 到底会不会写?”在画的下方有一行字:“妈妈每天吵来吵去真烦人。”看到这些,关岭感觉又好气又好笑,小慧爸爸看到后说,“画得真形象啊!”这让关岭大受 触动,开始反思自己与女儿的沟通方式。

  慢慢地,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对小慧做任何事都不满意,认为她没尽力。在给孩子讲题的时候态度不耐烦,眉头紧锁。怪不得孩子经常会问:“妈妈你 不高兴吗,为什么老皱眉毛呢?”关岭恍然大悟,自己只懂得一味地指责,从未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未真正从实际出发,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帮助 孩子。“我这个母亲太不称职,这样的亲子沟通是毫无意义的。”关岭感慨地说。

  经过深刻的反思,关岭向女儿道歉,“妈妈以前做得不对,妈妈向你道歉,从现在开始,妈妈先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发脾气,好吗?”小慧欣喜地点着头。从那天开 始,关岭认真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开始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而受到妈妈的影响,小慧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关键词:亲子陪伴

  “孩子心中有道‘过不去的坎’”

  “从幼儿园回来,孩子哭了好久。为什么其他孩子的父母都能参加,只有我们没有去?突然间觉得孩子好可怜,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去好好陪陪孩子呢?”

  在 小飞一周岁的时候,为了生计,李蕾和丈夫留在北京工作,但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就把小飞留给老家的爷爷奶奶看护,小飞成了留守儿童。因为工作很忙,李蕾几个 月才能见孩子一面,现在她还记得第一次回老家看孩子,“孩子根本不认识我,也不让我靠近他。”那个场景深深刺痛了李蕾,但因为现实条件,依然没法把孩子带 回北京来。从此,她和丈夫更加努力工作挣钱。终于,在小飞近5岁时,被接到了北京。但很快,李蕾发现,小飞根本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整天哭着要回老家。而 且由于没有怎么参与过孩子的幼年教育,李蕾连孩子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小飞变得很孤僻。李蕾和丈夫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开心,但能感觉到,在孩子心灵深处,还 是感觉父母不够爱他。

  在 小飞上幼儿园时,一次学校组织活动让父母参加,但李蕾和丈夫当天都很忙,就请一个朋友代为参加了。虽然节目顺利结束,但小飞回家后,却哭了很久。为什么其 他孩子的父母都能参加,只有我们没有去?李蕾不断拷问自己。“突然间觉得孩子好可怜,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去好好陪陪孩子呢?”过了一周,一 次聊天时,小飞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的孩子开家长会我也不去。”这让李蕾心里一惊,她明白,对于孩子而言,这始终都是一个“过不去的坎”。而问题的 根源,不在孩子,而在自己。

  以前,李蕾认为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让他去学习就好了,现在,她明白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缺失的太多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陪在他身边,并不是他怕什么,只是他渴望得到我们的爱抚。”

  关键词:家庭关系

  “一场‘家庭大战’让我反思自己”

  “我和孩儿她爸就像是两只大老虎,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眼前的小猫咪。我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歇斯底里地朝她喊:‘怎么回事?刚刚说的你都没听明白吗?你究竟还想不想学琴了?’”

  以前,林燕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合格的好妈妈,直到一场“家庭大战”改变了她对自己的认识,原来,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强势妈妈”。

  一 天下班回家,林燕刚进门就听到了丈夫催促女儿练琴的声音,只见女儿很不情愿地挪到了琴凳上,心不在焉地开始弹奏。这令林燕心中小有不满。没过二十分钟,孩 子便跑过来说练完琴了。林燕便让女儿弹琴检测一下,不料她表现得比刚刚更不耐烦,皱着眉头,弹奏的曲子生涩无味。林燕抑制不住怒火,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命 令她开始第二轮的练习。

  此 时,女儿更加不耐烦,林燕则已怒火中烧,丈夫也皱着眉头在一旁观望。孩子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练习曲,越弹越像机械性的动作,完全失去了弹琴的美感。林燕终于 抑制不住,歇斯底里地朝她喊:“怎么回事?刚刚说的你都没听明白吗?怎么还这样不用心?你究竟还想不想学琴了?”女儿抗议般地将手砸在了琴键上,林燕就拿 起钢琴书狠狠地摔在地上,怒视着她说:“既然这样就不要学啦!”瞬间,女儿放声嚎啕大哭。

  本 以为“战争”可以就此淡化、平息,可接下来女儿的话却句句戳在林燕的心头,发人深省,“你从来都不了解我想要什么,从来都不顾我的感受!你为什么就不能对 我有点耐心呢?”“一瞬间,震惊、惭愧、懊悔一股脑地涌上心头。是啊,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埋怨、唠叨、强迫、训斥,我又做了什么呢?”林燕激动地说。

  经 过反思,她和女儿进行了一次平心静气的沟通,才知道女儿之所以不能安心弹琴,是想尽快读完自己送她的那本童话书。这场“战争”让林燕改变了自己的状态,也 改变了家庭关系和氛围,“对于孩子,家长不能高高在上,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把成年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的精神之上。”

  关键词:习惯养成

  “怎样改变孩子的‘三分钟热度’”

  “孩子干什么事情都不能认真投入、持之以恒,总是虎头蛇尾,三心二意,这让我也不止一次地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和许多家长一样,对于自己唯一的独生子,宁英总是呵护备至,总担心自己哪里没有照顾到,最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现在,儿子小乐已经是中学生了,身上却有“一堆毛病”。宁英不止一次反思,孩子的这些问题,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与 绝大多数的同龄孩子相比,小乐看上去显得更特别一些,因为他是“小胖墩”,也是“小眼镜”。小乐喜欢玩手机,尤其喜欢看各类网络小说,对于玄幻类网络小说 尤其痴迷,平时周末,如果不是三令五申,甚至能看到夜里两三点。小乐的这个坏习惯,让宁英特别生气和痛心。近段时间她看过不少家教案例和文章,她开始反思 自己,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因为自己平时回到家就经常手机不离手,不是联系工作上的事情,就是登录社交平台、看视频等,“这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没有给他立 好榜样。”

  从 小,小乐和很多孩子一样,受到一家人的宠爱。大人们总是怕他累着、摔着、碰着,从不强迫他运动,没有让孩子形成好的运动习惯;又担心营养不够,什么好吃的 都给他吃,小乐渐渐长胖,饮食也没有度……久而久之,小乐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生活习惯,这也影响到他的学习习惯、态度等。

  其 中,最明显的就是,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干什么事情都不能认真投入、持之以恒,总是虎头蛇尾,三心二意。”比如,报了钢琴班,但还没过一周,小乐就不想 去学了,因为觉得没意思;报了架子鼓,又没多久,也不再学了;刚学了没多久的篮球,因为嫌累、嫌苦,也放弃了……就这样,宁英也没有强迫小乐,想着就顺着 孩子的意来,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她愈发地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更多问题。

  她开始思考,要改变孩子的坏习惯,自己需要做什么,怎样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后来,就在家庭里定期组织家庭会议,与孩子相互提要求,“约法三章”,做好孩子的好榜样,与孩子一同学习、成长。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向好。

  孩子们开展小组合作式阅读。 摄/特约记者 丁柏明

  ■马上就访

  家长要更新成才观念

  王焕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 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常见问题,应该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可能是父母的因素,思想观念陈旧,喜欢用传统的老方法和老习惯教育孩子;不重视学习育 儿知识,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也可能是环境的因素,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社会电子游戏产品的影响,致使一些孩子养尊处优,不劳而获,缺乏艰苦生活的心理历 练等。

  要规避这些家教之失,作为家长,要从自身做出转变。首先,要做好言传身教,起到榜样作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都会在儿女的脑海中打上一个深刻的烙印。父母是前车,前车过去就有辙,儿女自然会沿着父母的前辙走。所以父母的言行很重要。

  其 次,要学习育儿知识,提高教子水平。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家长需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听讲座,与同龄孩子的 家长交流切磋教子经验。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心身规律和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育儿水平。

  最后,更新成才观念,注重全面发展。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一些家长片面认为,只要孩子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不用管。其实,孩子的成才是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教育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

  与孩子一起成长 是家长永远的课题

  王力青(资深家庭教育培训专家、北京鸿猷文化家庭教育研究院创始人):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失衡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而和孩子一起成长,应该是家长永远的课题。在孩子人生的每个阶段,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关系将不再是困扰。

  以 中学阶段为例,这个期间,孩子人际互动的重要影响人从之前的父母、老师调整为同伴,父母和老师的权威感在孩子的意识中不同从前,同伴的评价和认同对孩子非 常重要,寻找同伴、寻求同伴认同成为孩子的重要交往内容。家长如果未能了解和认识孩子这一阶段的变化和调整,还像对待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亲子之间极易产 生激烈的冲突和对抗。这期间,孩子极易发生一种现象:由于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某个学科的学习。如何客观理性地处理孩子的这种情绪和方式,也是家长需要注 意的方面。

  作 为家长,调整和觉察自己的状态,和爱人有良好的互动,这是妥善面对孩子的重要基础。有的时候,看似是孩子的事情搅得我们心烦意乱,其实冷静下来会发现,真 正混乱的是自己,是自己在面对人生、面对事业、面对生活时,有新的思考和挑战。孩子只是我们自己混乱的反光镜,而解决孩子的问题则是我们调整自己的挡箭 牌。

  (文中家长、孩子均为化名)

  □文/本报记者 娄雪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74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23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