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幼儿应有父母共同而理性的参与

2017年02月17日 14:20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儿童需要父母用心地陪伴。图为两对父子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佛山滑雪场体验冰雪乐趣。 新华社发(张渊 摄)  儿童需要父母用心地陪伴。图为两对父子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佛山滑雪场体验冰雪乐趣。 新华社发(张渊 摄)

  春节期间,一次和朋友在餐馆吃饭,无意间看到一个场景:年轻的爸爸妈妈已经吃好,忙着在刷手机屏;孩子还在吃着,偶尔抬头看着爸爸妈妈,说的什么听不太清楚,但却能明显地看到爸爸妈妈都没有把视线从屏幕上离开,仍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

  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种陪伴看似父母在场,其实父母并不“在场”。现实中父母不会陪伴、不能陪伴、陪伴形式化等“无效”陪伴普遍存在,亲子陪伴的意义尚未充分发挥。幼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陪伴?年轻的父母在亲子陪伴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陪伴幼儿应有一定的时间做保障

  “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孩子”,这也许是许多父母共同的心声。特别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而言,爸爸妈妈的陪伴往往只能是在寒暑假等有限的时间里匆匆一聚,期待父母的陪伴更多是一种“奢望”。

  有效陪伴孩子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处,一起做游戏,一起读书、运动,倾听孩子的心声,观察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健康给予关心并加以引导。正是在与孩子共处的过程中,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的语言进步、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成长历程,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可以说,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障,不愿意花费时间陪伴孩子,孤独感将成为孩子最多的负性情感体验。

  孩子小的时候,缺乏父母的陪伴,会导致安全感的缺乏与亲情的疏远。许多家长偶有闲暇陪伴孩子,更多的是用物质、金钱去弥补亲子陪伴缺失带来的影响,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却由于知识的欠缺或教育意识的不足而没有重视。实际上,亲子之间日常生活中的陪伴,不在于内容,更是父母的声音、父母的抚慰、父母在身边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这种陪伴不仅可以促使孩子获得对世界、社会和他人的信心,增强理解与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也会帮助孩子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陪伴幼儿需要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有时间陪伴孩子并不意味着就是有效的陪伴。我们经常看到父母与孩子的“自得其乐”:父母在工作、做家务或者娱乐,孩子在玩玩具、看电视或者看书,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有时孩子会跑过来央求爸爸或妈妈一起做游戏,“爸爸正忙着呢,自己去玩吧”“没看到妈妈正忙着吗?别捣乱”。孩子往往在父母的拒绝中倍感失落,逐渐产生自卑(孩子以为自己是不重要的)情绪,这其实是一种陪伴的形式化。

  陪伴不仅仅是和孩子在一起,看管好他们的安全,负责他们的生活,更需要建立一种亲密关系,通过互动与交流引导孩子、发挥对孩子的示范与榜样作用,这是亲子之间有效陪伴的必要保证。

  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首先表现在对孩子的倾听。倾听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姿态,是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中,从而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倾听需要有目光的注视与神态的专注,研究已经显示,如果父母能够专注地陪伴孩子,则孩子的注意力会延长,而孩子集中注意力,是与其日后成就强烈相关的一个预判指标;其次表现在信息的反馈,对孩子的信息进行回应,是赞同、肯定、补充还是建议,而不是充耳不闻或是全面控制,这是两个平等主体的交往行为。正是陪伴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孩子多形成健康和高品质的安全型依恋类型,孩子会以父母为他们的安全基地,情绪健康、稳定、自信、友善,积极进行探索活动。

  陪伴幼儿应有父母共同而理性的参与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席。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孩子多由母亲照顾,父亲很少或根本不参与子女教育,这也导致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不同于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前者是一种依恋关系,后者是一种激活关系,这种激活关系是幼儿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父亲参与的陪伴对于孩子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智力的提高、问题行为的减少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父亲需要重塑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努力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在亲子游戏、互动交流中建立感情,让孩子因为父母的共同关爱而更好地成长和成熟。

  父母需要理性参与。陪伴孩子固然需要时间、精力、物质与金钱,但如何处理陪伴与独立、支持与放手的关系,如何在陪伴的过程中知道哪些事情需要去做,做到何种程度,可以说,这些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年轻的父母需要学习与思考的内容。幼儿的成长有基本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对幼儿的引导也要科学、合理,但现实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父母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父母都去参与培训、学习,父母可以从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从生活中“可为”的点滴细节做起。如果父母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宽容,孩子也能学会善待、尊重他人与自尊;如果父母减少在外应酬,每天回家吃饭,轻松温馨的晚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运动,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需要什么样的陪伴?需要父母“用心”的陪伴,这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责任。尽管不能苛求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陪伴孩子一起长大,但应该在有限的陪伴时间内,做一名用心的父母,以身作则,在陪伴中不断学习、提升与修炼,让陪伴孩子成为一种幸福和享受。陪伴,其实不难,难的是用心。(作者李飞,系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幼教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831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71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