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郑欣)目前,北京已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15所了,还包括一部分十二年一贯制在内的学校。据悉,这些一贯制学校已成为首都基础教育发展中一种重要的学校类型。
3月30日,北京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三帆中学朝阳学校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北京市一贯制办学非常活跃,从传统的一校一址学校到一校多址、上伸下延、对口直升等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一贯制学校,办学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市九年一贯制中小衔接教育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边玉芳表示,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是缓解择校压力, 促进教育均衡的有效途径。同时,九年一贯地对学生开展教育能让学生一以贯之接受系统和连续的教育,有利于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统筹安排 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和公平性。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教委持续加大对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引导和支持,自2016年起,每年市级都有专项的经费支持,鼓励全市各区开展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实践探 索,同时委托北师大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开展九年一贯制中小衔接教育策略的研究试验,这些举措也使得九年一贯制办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得到了积极推 进。
当天的论坛以“立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提升九年一贯育人质量”为主题,围绕九年一贯制办学的育人目标、课程建设、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等关键环节和 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理论研讨和实践思考,同时通过课程展示、经验分享等形式充分展示北京市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实践探索和鲜活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北京市京源学校、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北京育才学校先后分享了各自九年一贯制办学经验,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基于对九年一贯办学优势和发展需求的思考,在系统性和多元化的课程构建、整体育人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式变革等方面进行了研 究与实践,突出体现了课程在落实九年一贯育人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京源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中建立了中小衔接贯通一体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长辛 店学校在九年一贯制办学中特别注重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从“儒雅教育”这一特色理念来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锤炼教师队伍、创新 管理模式,努力实现一体化管理;北京育才学校积极探索贯通整体、管理局部实验基础上的九年一贯管理机构、“4+1”课程模式、教师工作标准、校园文化与制 度融合等办学策略,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很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