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最可怕的教育误区是什么?

2017年04月23日 07:10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大的地方,我们叫它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小的地方,我们也叫它家。家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第一个舞台。

  想到家,我们就想到夜晚明亮的灯光。有灯的家就有温暖,有灯的家就有期盼,有灯的家就有希望和梦想。

  今天,家庭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孩子不时陷入痛苦绝境。是什么把我们引入了这样的困境?为什么我们家里的电灯依然亮着,我们家庭教育的智慧之灯却灭了?

  一个口号,让父母输在了起跑线上

  自从商业社会创造了一个口号:“顾客就是上帝。”自从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教育领域也衍生出一个流行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一夜间,这个十字的口号,像风一样传遍中国大陆,也把无数家长吹乱了阵脚。

  在这个口号引导下,很多家庭收获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和焦虑。

  广州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妈妈,见到我就开始痛哭流涕。她说每个来广州演讲的专家,她都亲自来听讲座,专家的各种秘方她都用了,市面上所有流行的教 育图书,她都买回家来跟女儿一起看。还有,为了女儿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了让她不输在起跑线上,她选择了广州少年宫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买了房子,买了 一套最贵的而格局最不好的房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她的女儿从小受最好的教育,希望她的女儿不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当她女儿走进中学,她发现女儿让她 失望了。从女儿三岁开始,她就送女儿上少年宫,学绘画,学英语,学音乐,学舞蹈,几乎流行的早教课程,所有该学的都学了,但是为什么上了初中,她女儿的各 科成绩很差,让她特别失望呢?她不明白,她感到委屈。她说:我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可是我的孩子为什么没长成我希望的样子呢?

  这样的困惑,这样的痛苦,无论从媒体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和看见。像这样的妈妈到处可见,父母付出了最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什么孩子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长呢?

  在济南,有三位年轻的妈妈,听完我的课,走到台前来对我说:“我们是失败的妈妈!”我感到很震惊,一位妈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确认自己失败呢?我问她们:“你们怎么失败了?”

  第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第二位妈妈说:“我的孩子有一天逃学了。”第三位妈妈说:“我孩子成绩不够优秀。”

  看着她们年轻的脸,我想她们的孩子一定很小。于是,我问她们:“你们的孩子有多大?”她们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

  一个七岁的孩子,刚刚步入校门,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的时候,为什么一道题没做好,上课没注意听讲,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被确认失败了?而这个失败不仅属于孩子,而且属于妈妈?

  很显然,她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期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孩子的自我学习特点,所以上小学后,遇到一点儿小问题就惶惶不安,如临大敌。这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带给家长们的“后遗症”。

  我们很多家长正是因为很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因为紧张,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的焦点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 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我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 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因为我们被吓坏了,怕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紧张并高度敏感,我们的心中就会出现阴影和盲区,就像家中断电后,那种不明方向的恐惧。

  黑暗为什么让我们恐惧呢?因为我们在黑暗中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他人。不知道身在何处,会发生什么,于是,周围有一点儿声响,我们都会惊慌失措。黑暗中掠过任何一个影子,我们都会坐立不安。这就是黑暗给我们带来的恐惧,这就是恐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年轻的妈妈,因为心中装着太多的恐惧,所以她们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经常会出现误差。她们希望孩子的每一天都有好的成绩,希望孩子的每一个表现都是 优秀的。但这不可能。因为成长中的孩子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是在出错中成长的,就像孩子总是在跌倒中学会爬行、学会走路一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孩 子,他的头脑不断地迸发和冒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心灵和身体的协调需要各种训练来完成,不可能每个行为都符合大人的标准。仅仅因为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就 失望,就断定为失败,这实在是被吓坏了。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短短的十个字,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直笼罩在恐惧不安的阴影中。

  在西安,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妈妈让我给她的儿子打一个电话,说只需要花一分钟。我问她:“你要我对你的儿子说什么呢?”这个妈妈说:“你告诉他, 我们来听你的讲座,我和他的爸爸都意识到我们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我们做得不够好,我们曾经伤害过他,我从现在开始要改正,请告诉我的儿子。”面对这位真诚 的妈妈,我说:“这么重要的话,你为什么不亲口对你的儿子讲呢?”这位妈妈叹了一口气:“哎呀,我儿子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闲人免进’, 已经整整挂了三年了。”

  我们可以想象,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一个家庭中,当我们的孩子在门上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闲人免进”的时候,他们是在拒绝父母的关心,拒绝父母的爱。父母被迫站在门外,真是咫尺天涯啊!这样的家庭生活,这样的教育,我们怎么能不痛苦呢?

  因为恐惧孩子做不好,因为害怕每次考试失败,我们不停地唠叨孩子,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我们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天天说,就能改变结果,孩子听腻了,听厌了,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于是,家庭教育这盏智慧之灯熄灭了,家长和孩子都陷入慌乱、紧张和恐惧中。于是,恐惧让我们的血管收缩,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造成了我们心灵的痛苦、身心的疲惫;造成了孩子和父母还没开始行动,精神情感已输的困境。

  一个“笨”字,让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字,经常被我们家长挂在嘴边。我们希望孩子聪明,怕孩子笨,就不时地用你真“笨”,来伤害孩子。

  几年前,我去昆明演讲。晚上,我到了一家茶叶店,随便转一转。当我走进这家店时,我看见店里一张很大的茶桌后面,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穿着一 件红色的衣服,很漂亮。于是,我对小女孩说:“是你在看着这个店吗?你能告诉我,你的茶叶多少钱吗?”小女孩看着我摇摇头,然后说:“这儿的茶不卖。”正在这个时候,她的妈妈从我身后走了进来,我转身对她妈妈说:“你的女儿真能干,在给你看着这个店呢,她告诉我,这些茶叶不卖。”没有想到,这位妈妈立刻眉 毛竖起来,愤怒地用第二个手指头指着孩子说:“你这个孩子,真笨!”

  这样的镜头,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我们经常轻松、随意地把手指举出来,指着天真可爱的孩子,说他“笨”!

  这时,我回头看了看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刚才灿烂的笑脸突然间阴沉下来。我转过身,对这位年轻的妈妈说:“从现在开始,请你答应我,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请你一定不要对你的女儿说‘你真笨’。”

  这位妈妈先是愣住了,紧接着她笑了:“这样说她就不自信了,对吗?”

  小女孩看见我们俩在对话,她转身跑了。

  我问这位妈妈:“能告诉我,你的女儿都会干什么吗?”“噢,我的女儿很能干,她会洗袜子,也能帮我擦桌椅板凳,还能帮助我看店。”我说:“哦,原来你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儿。”

  正在这时,小女孩噔噔噔跑进来了。她先察言观色,因为孩子对陌生的事物和陌生的人感兴趣,她假装玩,耳朵在留意我们说什么。我对小女孩说:“刚才你妈妈告诉我,你特别能干,会洗袜子,能帮妈妈做家务,是这样吗?”刚才还一脸阴沉的小女孩,突然间脸放晴了,她脸上挂着笑说:“真的,我会干很多事情 呢!”

  “那你会读书吗?”“我会啊!”“你会读什么?”“我会读《 论语 》。”“那好,你能现在给我们读读吗?”小女孩噔噔噔跑上楼,找了一本《 论语 》来。在她上楼的时候,她妈妈告诉我,这个孩子啊,爱干活,就是学习不好,她学习可费劲了,很笨,学得特别慢。

  她几岁?刚刚四岁。谈话间,她拿来《 论语 》。我说:“请你打开,来给我们读一段《论语》。”这时,我发现她低下头,胆怯了,捧着书,却不敢读。面对一个陌生人,面对妈妈灼人的目光,她紧张了,害怕了,因为她从来没自信过。面对一个陌生人,她自然胆怯。

  她一直不开口。后来我说:“这样好不好,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她点点头。我读一句,她跟我读一句。我们一起读《论语》开篇的“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连续读了三遍,她没记住,读了五遍,还没记住。这个时候,她的妈妈表情变了,一次又一次地说:“你看!我说她笨你不信,是不是真笨!”我用眼神一次次地暗示她不要说。当我和她一起读了二十遍,她终于可以大胆地读了。

  这个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为什么会轻易地说一个孩子笨?

  因为我们对孩子没有耐心!我们不知道孩子记忆的过程、语言学习的过程是需要大量信息的输入,以及反复输入(也就是诵读)的。

  我们没有等待,我们让孩子读这么生疏的、两千多年前的句子,这些词汇对她来说真的是太陌生了,一个四岁的孩子,她怎么可能读两遍就记住呢?不可能!她需要读10遍、20遍、30遍,甚至100遍,才能够真正地铭刻在心里。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烂熟于心,脱口而出。你没有烂熟于心,就没有办法脱 口而出,何况一个四岁的孩子?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家长不是观察孩子,发现孩子记得慢的原因,不去了解一个两岁、三岁、五岁……不同年龄 段的孩子大脑发育、心灵生长、身体骨骼肌肉协调的过程,不给孩子反复训练的机会,而是单方面地认为孩子个个都是神童,讲两三遍就应该记住,如果你没记住, 就是“笨”。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孩子听了三遍没记住,家长就认为孩子笨。其实问题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上学之前准备不足,词汇量不 足,阅读量不足。就像我们学英语,如果只会5个单词,你听老师给你讲英语课,是完全听不懂的。如果会500个单词就轻松多了,要是会2000个单词,就可 以上中学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他们平时生活中积累的词汇、知识量,他们具备的各种学习能力,如果能达到小学一年级的要求,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就 会表现得从容快乐。而让孩子从容快乐地学习,是需要在幼儿期我们耐心的帮助和指导的。

  后来,经过20遍的反复训练,这个小女孩能够非常熟练、准确、生动地诵读,后来,她来兴趣了,她发现:噢,原来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她告诉我:“我还有很多书呢,我到楼上去拿。”但那个时候已经是夜里12点了。

  当孩子得到激励,得到承认时,看见自己进步了,她自然会兴奋,一兴奋就会废寝忘食,而家长总是急于求成,如果孩子不成,就简单粗暴地说孩子“笨”,在“笨”字的笼罩下,孩子不会自信,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一个病毒公式,毒害了一代人的心灵

  提起这个公式,恐怕80后的孩子们最有发言权。据调查,许多80后青年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都与这个公式有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呢?

  这个公式来自一个简单的推理,这个推理从一次考试开始,直接推测到人的一生。很多家长经常信手拈来地应用在孩子每次考试前后,给孩子施加压力。

  你这次考试没得100分,就排不上前五名;

  你排不上前五名,就当不上三好生;

  当不上三好生,就考不上重点中学;

  考不上重点中学,就考不上重点高中;

  考不上重点高中,就不能上重点大学;

  考不上重点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象,就没有好人生就没有幸福。

  这个公式成为80后身体的毒瘤,它深深地毒害了一代人的心灵。

  在北京,有一群孩子告诉我,他们学习不快乐。其中有一位还是学校推选来的好的学生。我说:“你成绩很好了,为什么不快乐呢?”

  “我害怕。”

  “怕什么?”

  “我怕我这次考好了,下次呢?如果我考不好,输了怎么办?”

  我说:“那你输了会怎么办呢?”他说:“我输了就上不了好中学了,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高中了……”然后背诵一遍病毒公式。

  在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学生中,也在重复着这个公式:今天我们没有好工作,将来就没有好生活……

  甚至在国外的留学生中,也流传着这样的忧虑,他们忧虑将来毕业了是回中国呢,还是留外国呢?留外国我们做不好怎么办?回到中国我们不适应怎么 办?学校变了,语言学系统变了,受教育环境变了,病毒公式却没变,你看,这个病毒公式多可怕。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删除这个病毒公式。如果不 删除,我们会完全陷入它的掌控之中。

  有一点儿逻辑常识和社会经验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公式根本就不合逻辑,应该是说一个非常低智商的推理。一次考试不能定终生,名牌大学也未必一定能带来飞黄腾达的好运,拥有很多钱也不一定找到幸福。为什么这样一个缺少生命智慧的推导公式会如此走红呢?

  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之灯,在我们家庭教育的这个舞台上熄灭了。

  因为我们很少用智慧去分析我们的孩子,分析我们的时代,分析我们的处境,而是经常跟着时代中各种各样流行的、时尚的,被大众传媒炒得火热的这些口号公式走。因为从众心理让我们找到安全感。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80后的网络小组,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父母皆祸害”。这个口号,真的让我们太震惊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传 统的美德、孝悌的文化,那么这样一个民族,到了21世纪,竟然有一群孩子会说,父母皆祸害!天下父母无不把爱都献给了孩子,为什么结论是这样的呢?我想背 后一定有太多的故事,太多辛酸的故事,太多悲惨的故事,太多让两代人共同受伤的故事。

  家庭本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家庭本来是让我们学习受教育的最好的学校,家庭本来是爸爸妈妈传递爱和智慧的一个场所,但是我们的孩子在这里没有得 到。结论是什么,“父母皆祸害”!这是让我们震惊的。同时,这个口号摧毁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系统,让我们必须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出在哪里?因 为我们太恐惧了,我们恐惧一个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每天陷入盲从的一个“笨”字的指责中,我们对孩子不满,看不见希望。还有,我们被一个 可怕的病毒公式袭击之后,就心甘情愿地去忍受,于是带来了我们生活的痛苦。

  那么,如何让家长和孩子们从恐惧中走出来,删除病毒公式,放下伤人的隐形武器?这需要我们点亮智慧的灯,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从人类的自然天性中,从孩子成长的规律中,重新找回丢失的教育的宝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TIE2017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北京上海广州家长免费索票: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中小学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01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04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