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读懂孩子了解成长最佳时期

2017年05月15日 15:27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同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里做适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二三岁后,我发现周围的家长就把与其同龄的小孩送去各种培训班、兴趣班。虽然我很犹豫,但是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也只能送孩子去各种辅导机构。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对,但在什么时候应该培养孩子的何种能力,我真的不知道,只能随大流。”这位向我求助的妈妈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是目前家长和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话对不对呢?既对又不对。孩子的一些能力和品质要从小培养,一些能力和品质要到适合他受教育的年龄再去培养。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同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里做适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到底“什么时候要关注孩子什么样的品质养成”,而“什么时候孩子的行为我们不用太紧张”,这就需要了解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

  例如,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孩子的口语能力,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培养孩子形成人格的主动性,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接受小学式教育的方式,是极其不当的。

  在小学阶段,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成功感、勤奋感和自主感的培养,重在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以学习习惯培养为例,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从心理机制的角度看,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别扭、不自然。从脑机制的角度看,习惯是在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是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之间建立起来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好习惯一旦形成便比较稳定,而坏习惯一旦形成也比较难纠正。研究表明,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时与初中、高中时期的学习习惯基本相似,这表明到小学高年级再去培养学习习惯效果就已不明显了。

  在中学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鼓励孩子同伴交往,引导探索和思考“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等问题,让孩子达成“自我同一性”,即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如果学生不能在中学阶段达成自我同一性,对未来发展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如果不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顺序、不同时期的特点,就会使他们错过一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成长契机。只有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才能减少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抓住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TIE2017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北京上海广州家长免费索票: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中小学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117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16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