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那么快 “互联网+”教育干掉人工?

2017年07月20日 10:11 中国经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提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如此的心心相连。  

  近日,在2017中国互联网教育论坛上,俞敏洪和中国当前互联网教育界的各界大佬,共同就互联网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深度探讨,互联网教育的声势入场,将会对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是颠覆?还是新生?互联网教育与未来科技的深度结合,是点燃了教育创新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还是打开了充满未知的潘多拉魔盒?

  教育或许还是曾经的那个教育,只是我们习惯了,将更多的美好寄托给了明天。正如当下的互联网教育,我们不应只着眼于眼前的应用与创新,更应该看到的是“诗”和“远方”。教育本就是时代的“信徒”,载录着历史,也缔造着未来,互联网教育作为其阶段性的产物,我们要研究的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未来,更应该思考互联网教育与民生,互联网教育与责任的问题。

  1、互联网教育不是“干掉”应试,而是要教育更加个性化

  颠覆是创新者的自信,但颠覆创新有时也并不能取代固有的存在,正如互联网教育无法颠覆传统应试教育,同时,应试教育也无法再取代互联网教育的存在,二者的关系,是随着人们对于教育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在发生改变。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了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当应试教育满足了人们的基本受教需求后,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自我化需求的有利条件,使个性化和人格化的教育成为可能。

  因此,互联网教育满足了人们对于教育的更高层级的需求,使教育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互联网教育为应试教育插上了更加自由的“翅膀”,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教育教学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加强了应试教育的教学力度,同时,也为有不同需求的受教者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教育发生从知识化教学到人格化培养的改变,从而提升受教者的全面素质

  借用俞敏洪的一句话,“互联网本身不是教育,是为教育服务的,互联网是中性的,教育本身是有目的的,任何有责任的教育机构,都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来把互联网和教育结合起来”。正确认识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新阶段的开始,互联网是个性化教学环境的“建构师”,教育则是当中塑造多彩世界的“花艺师”。

  2、互联网教育不是“干掉”人工,而是“人工”智能

  “清晨7点钟准时被计算机叫起,张开嘴机器会为你刷牙喂食,当机器识别清洁完成后,会带你进入MR空间,你会来到校园,走进课堂,你不会再注意你的同桌是谁,注意力完全被人工智能老师所抓取,分析你的兴趣爱好,教授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让你成为你所想象中的你。”

  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某一天,但我想,这一定不会是人工智能的未来,我们不希望被培养成为一个机器人,遵循系统和流程,因此,当人们在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老师时,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教育教学一定是心与心的交汇,是在一切不确定因素当中,发现属于自身的可能。

  教育的未来一定不是工厂化的人才生产,而是应该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拓宽教育的界面,提升教育的乐趣。例如,新东方为了激发学习乐趣,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双师教学模式,利用人脸识别、情绪识别,了解远程双师教室孩子的注意力、疲劳度、兴趣度,让老师及时了解并进行干预,同时,线上老师也可以为学生开设答题互动,让学生可以在趣味游戏中掌握知识要领。

  也有如,学霸君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高考版阿尔法狗”Aidam,可以自适应学习,通过不断收集学生行为数据,实时判别孩子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学生因此可以重点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效率更高。互联网教育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有效的解决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但企业在应用创新技术方面也需要反思,技术是为了解决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痛点,而不是在解决痛点的同时,制造出新的痛点,例如,一些题库通过不断地堆砌知识,而导致学生考试题目的难度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是创新的桎梏。

  3、互联网教育不是“干掉”学区房,而是让人人都拥有它

  2017中国互联网教育论坛的主题“从速度到温度”,是一个具备现实写照和指引方向的主题,随着中产家庭的崛起,资本的介入,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无不使互联网教育处于风口浪尖,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速度我们有目共睹,我们也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互联网教育,例如,当下最热的希望互联网教育可以“干掉”学区房,其实在这层面上,学区房代表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而对于“干掉”学区房这一行为,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普惠化的强烈需求。

  但即便如此,我可能会认为,与其说是“干掉”学区房,为什么不能是拥有学区房?“干掉”是一个矛盾体,而“拥有”则是一场双赢,学区房的价值在于其功能属性,而当我们看到互联网教育让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分配和普世化的同时,学区房的功能属性其实已逐渐从其本体中抽离出来,对于缺少功能属性的学区房而言,也只是个固定的坐标,而对于脱离本体的“学区房”功能属性,其实也已经在互联网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此时的“学区房”我们每一个接受互联网教育的用户都值得拥有。

  此外,在互联网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中,无论是“干掉”学区房,还是未来科技人工智能的无限想象,在这些速度的表象背后,我们最需要的是要能够感知到它的温度,需要能够立足于当下,也就是落实教育的本质问题,对人们全面素质的提升,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为人们创造追寻幸福的基础,这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教育是一个过程,无论在哪一时代,或是教育的哪一方,只有坚持走到最后的人,才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赢家。

  不由得想到,如果在很早以前就有网络,《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是否还有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必要?我想答案只能是肯定的,即使孙悟空有着神通本领,也要徒步前行,取经是一种修行,也是接受教育的一个过程,是剧作中孙悟空从猴到佛转变的根基,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教育何常又不是一生的旅途?

中小学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6944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9983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