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蜗牛”的生命教育是误打误撞的意外收获

2017年10月10日 09:02 华商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长假期间,杭州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都忙着满世界寻找蜗牛。因为,在三年级科学课上册的第二单元有一个内容,叫做观察蜗牛。不过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的科学老师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四年级孙悠翔送来了20多只蜗牛。孙悠翔养蜗牛一年多养到四代同堂,一只都没有死掉。看到他的付出,郑老师表示:“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爱就是付出、有责任感、使命感。”(10月8日《钱江晚报》)

  养蜗牛养到四代同堂,被科学老师点赞“最好的生命教育”,甚至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烈围观,小学生孙悠翔这波“观察蜗牛”的学科作业,着实可说是超额完成、不同凡响。其实,在小学课程中,类似“养蜗牛”之类的实践内容并不少见。但此前曝出的,多是“小学要求学生养蚕,数万家长抓狂满城找桑叶”一类的滑稽闹剧,而今这般情节暖心、结局完满的故事,当真可谓少之又少。的确,应该承认,对于一位小学生来说,能够养蜗牛如此长时间并且“一只都没有死掉”,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背后支撑这一切的,必然是极强的爱心、耐心和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就此意义而言,“养蜗牛”的过程,俨然变成了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教育与责任启蒙。

  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养蜗牛”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生命教育的功能,但这却不是科学课设计相关内容的本意。科学课之所以布置“观察蜗牛”的任务,实则为的是鼓励孩子们亲近自然、考察自然。

  科学老师从“观察蜗牛”的作业中总结出了生命教育以及爱与责任的诸般奥义,这份误打误撞的意外收获,终究还是伴随着某种难以名状的误会与遗憾。试问,被带偏了节奏的“科学课”,与科学还有多少关系呢?

  原标题:“养蜗牛”的生命教育是误打误撞的意外收获

  责任编辑:黄晓冬

中小学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