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hold住新中高考 8位名校长有妙招

2017年10月17日 10:11 现代教育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京市的中高考改革已经进入实际实施阶段。教改扑面而来,课程建设、学生指导、学校管理、教师资源整合等一系列挑战,该如何面对,出路在何方?这是校长们都在思考的问题。13日下午,在 “现教论坛”启动仪式上,京城八位校长共同围绕 “面对中高考改革,学校如何综合应对”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面对中高考改革,学校如何综合应对”这一主题,是在校长圈内所征集热点话题中,排名在第一位的,这是校长们时下最为关心的话题。校长们在教改实践中,有很多体会、很多思考、很多方法经验,更有一些困惑与苦恼。论坛中,他们与自己的同行倾心而谈,听取了彼此的经验,更相互提出了问题,探讨挑战与出路,形成了热烈的讨论。

  “现教论坛”每周一期,一期一个热点主题,每期邀请8—10位校长参与,共同探讨学校教改、人才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关系等校长们最关心的话题。论坛跨学段、跨片区,学校最高决策者们一起分享经验、提出问题、探索方向、寻找解决方案。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副社长李青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现代教育报》社长兼总编廖厚才全程参与了论坛讨论。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副社长李青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现代教育报》社长兼总编廖厚才全程参与了论坛讨论。

  古城中学校长 李先平

古城中学校长 李先平古城中学校长 李先平

  面对新的高考改革,意味着学生面对很多选择,但他们往往不知道选什么。我们学校首先对学生就课程进行总体的梳理和规划,让他们认识自己。

  首先,让学生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学校用一些心理测试进行兴趣和爱好的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从此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指向,对未来有所设想。

  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学生对于社会、对于未来的职业,了解得非常少。所以我们带学生走进高校,对高校各个专业、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有所了解。

  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学生根据综合的情况,系统思考、科学决策,最后决定将来选择什么样的学科来参加高考。

  让学生学会担责。你主动选择,选择后的一些行为,包括未来的学习过程,应该为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我们希望学生可以做到自主发展,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109中学校长 封学英

109中学校长 封学英109中学校长 封学英

  新的中高考改革,我们学校面临的挑战,不是排课不是走班,而是如何做到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科学合理地选考。

  这涉及到指导问题。我们学校在四五年前,就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生涯规划课程。而且我们有三位专职的教师,几年前,我们就有意识让这三位老师进行学习和培训。这是我们学校的优势。

  我们从老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做工作。

  首先从老师层面。我们通过心理老师的介入,先对老师进行培训,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有一个任务是结合新中考新高考改革,指导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就是一个导师。

  学生层面指导。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还有是了解职业理想,确定专业道路。

  家长层面指导。因为最终家长结合着学生的志愿进行指导,可能比老师还有效,所以家长必须了解中高考的改革政策。同时结合自己孩子个人特点,包括未来想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都要深入了解。

  当然这个指导,还是要有一个度,最终还得以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为主。

  青年政治学院附中学校长 姜源

青年政治学院附中学校长 姜源青年政治学院附中学校长 姜源

  应该说面对中高考改革,我们学校行动比较早,叫“前三后七”,做了十项工作。

  北京中高考改革之前,我们做了三项工作:首先,全程跟踪上海、浙江的改革,了解这次对学校的影响和反思,给我们以参考;第二,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根据这两个省市的反馈进行调整。用三年时间对理化老师进行了配备,引进一些骨干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改革做准备;第三,我们对学校的办学构成、硬件综合、教研模式,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我们学校的教研组,有三种组合。对于这次课改的推动和衔接非常有好处。

  从课改开始之后,我们后期做了七项工作。

  第一项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这种情况下我们学校规定初一初二和高一3个年级,不允许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宣讲。因为他们的心智和事业观不成熟,过早宣传不好。对于生涯教育,只从两个方面教育——你真正爱好什么?你特长什么?

  第二项,建立高效的课堂模式。一是大力提高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第二尽可能做到高效。还有希望每个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三项,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核心素养、课外研习能力、未来提升提出要求。并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科实践上下功夫。

  第四项,在教学环节严格要求“三个结合“——教学和学情结合;学案和教案结合;个体和集体备课结合。

  第五项,给予学生更多空间。三年来每个周二和周三下午,拿一个小时实行走班学习。

  第六项,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第七项,优化班级管理。

  随着改革,我们会逐渐调整,争取形成自己的特色。

  宏志中学校长 熊劲

宏志中学校长 熊劲宏志中学校长 熊劲

  这次改革不是简单打破一个条条框框,修修补补,可能真的要做一次打破重组。我们想在已有的基础上保留一些传统的优势,那么怎么去解决?这是校长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次改革带来的挑战,第一个就是课程的建构能力,第二个就是学生的选择权明显加大了。所以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这也是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和面临的问题。

  而新的中高考改革,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带来一些新挑战。

  作为学校层面来讲,这次改革我们还是一定发扬我们学校的学科优势,也可以通过改革,把我们的学科劣势改变过来。

  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这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要加强课程建设,体现分层和分类的特色,体现整合的特点,体现基础+个性特长。

  尊重学生选择,要探索基于选择,学校的管理模式的改革。这是现实的问题,学生的选择权怎么进行?选科走班对应的课程模式?还有对于老师的评价怎么实施?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校需要做探索的这样一种管理模式的改革。

  57中校长 刘晓昶

57中校长 刘晓昶57中校长 刘晓昶

  这次中高考改革,很重要的特点是增加选择性,其实选择性的实质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是什么?就是学生的特质不同,这种选择可以发展学生的特质,使他的特质非常突出,使长板更长。某一部分过去偏科,现在学生能够表现他的优势,而且今后可能在从业或者国家选拔人才时,把具有这样优势的孩子选拔出来。

  挑战是什么?如何让每个学生的发展特质或者潜能的优势最大化,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儿。能够把优势激发出来,并且学生能够认识这个优势,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们选课指导,包括课程组合和指导评价,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第二个挑战,就是最终高考计分的方案没有出来。你得先知道目标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看到目标或者方向,对于老师来讲也是很大的挑战。还有大学对于学生选拔的要求不太明确。我最怕就是指导错误。

  丰台实验学校校长 郝玉伟

丰台实验学校校长 郝玉伟丰台实验学校校长 郝玉伟

  我认为当前的改革三个特点,开放性、综合性、人本性。结合这样的认识,我们从初一开始做了一些实践,来应对现在的中高考改革。

  我特别赞成各个学科打通。综合打通,不仅要从学生,更要从教师入手。因为学校学生是重点,但是着力点一定在教师的发展,有时候我们感觉因为教师的技术障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关于课程开发,从课程本身入手,它是一个通道因为有了综合性的课程,才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随着中高考的改革,恐怕从上初中开始,就要面临人生方向选择。初一学物理或者化学,可能和高中、大学以及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进行一个挂钩。

  还有一个需要我们面对的,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学方式要有一个深刻的转型。老师要成为一个组织者,支持者,总之已经不能站在我们的舞台中央了。面临现在的中高考改革,老师真的得退到后台,否则的话这个课堂还是那样的课堂,不能达到我们满意的。

  和平街一中校长 陈秀珍

和平街一中校长 陈秀珍和平街一中校长 陈秀珍

  对于高考改革,首先应考虑的是我们怎么落实落地,怎么实操?我觉得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从三个层面

  第一是知政策,第二是研策略,根据政策研究你的应对策略。第三就是破难题。策略出来以后,不同环境不同学校,你遇到的难题是不是一样?怎样破解?

  对于研策略,这策略一是生涯指导,一是设班选课,还有走班管理。这些策略中,我觉得目前作为学校的执行层面,必须得突破这么几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生涯指导方面,要破解对于学生生涯指导如何整合。除了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一定还要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指导分析。

  还有就是未来考试的等级划分。这个等级目前为止没有出来。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将来高考的录取。

  第二就是设班选课。这是一大难点。不同的学校一定要有深入的分析,包括师资资源、硬件资源,结合你学校的需求,包括你学校可以开设的课程资源,确定你选择什么模式让学生选课。

  第三个难点是走班的管理。一旦走班以后,怎么选课怎么排课表,走班以后走班的管理,班主任的职责,还有教师的绩效工资怎么核算、发放,这是非常现实时的问题。

  丰台二中校长 何石明

丰台二中校长 何石明丰台二中校长 何石明

  应对中高考改革,我们从这五方面着手。

  第一,意识的革新。教育改革是知难行易。老师如果想通自己有很多办法去改革。我们在学校管理方面,有很多措施,比如将专家教授聘请为教学顾问,给我们指导核心素养,让我们能够跟上教育改革步伐。

  第二是课程供给。我们每年有一个课程年会,研讨、国家的必修课程、校本选修以及实践课程。比如我们现在做的社会实践叫“行走实践”,就是游学和支教,带着学生,到很多贫困的农村学校生活一星期,这个对于孩子的改变比较大。

  第三是可输出课程的教师培训。我们主要和北师大合作,各个学科深入我们学校进行指导,今年我们高考一本录取率达到90%多,也有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个方面我们下了一些功夫。

  第四是符合条件的硬件设施。

  第五是让学生优先选择的生涯教育。生涯教育首先让孩子是自我觉醒,不是选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那么简单,我们的生涯教育包括认识自己、认识职业、认识生涯,而我们首先给老师做生涯教育,全体老师首先研讨自己的生涯。这样才能给学生做指导。

  责任编辑:潘程

参与调查领现金红包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