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者们勇敢回溯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会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被打的经验,打人者除了教师外,还有最亲近的父母。
昨天,携程幼儿园老师殴打孩子喂芥末的视频在网上快速传播。
▲网络上流出的涉事幼儿园虐童视频,简直是令人发指!
如果这起事件发生在一个小镇或者小县,我们尚且可以说这个幼儿园管理有问题,招了水平差或者师德差的老师来充数,但发生在携程幼儿园就不太说得过去,因为像携程这样的实力机构应该有能力在各种程序上把关。
尽管后来通过新闻调查得知,这家幼儿园的管理方是携程的合作单位,而非携程本身,但并没有平息公众的愤怒。不少人积极介入,希望通过追查资质和追踪各个管理细节的漏洞来问责。
我认为这当然是对的,应该支持,但我很悲观。
我悲观的并不是我认为这件事情处理不好,而是“打人管教”本来就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式,它有着很强的社会基础。
例如,前两天,南昌的豫章书院也被爆出习惯使用“戒尺打、鞭子抽、关小黑屋”等非常手段来体罚学生。受体罚学生的父母们非但没有责怪学院的意思,反而挺身而出拉横幅捍卫学院,支持学校的做法。
要知道,教育机构打人的情况当下已经多得令人发指,别说那些没资质的,即便是那些有官方资质的也存在着普遍的打人现象,今年发生的就不止一起。去优酷上搜一下“学校+打人”,就能发现打人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幼儿园,还发生在小学、中学,只不过发生在幼儿园的叫虐童,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叫体罚。
其实,“打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式教育的主流手段,也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
如果读者们勇敢回溯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会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被打的经验,打人者除了教师外,还有最亲近的父母。
当然,方式不限于打人,有时候还会伴随恐吓、威胁等手段。这些手段都可被算作压迫式/规训式教育,差别只在于程度。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教育孩子喜欢用压迫的方式,而非讲道理的方式呢?
首先,压迫是一种对待敌人的方式,而讲道理是对待朋友的方式,朋友之间是平等对待的,而敌人之间不是。
讲道理机制的启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参与者处于平等的位置上,以及参与者都认同且遵守同一套程序,但是打人机制并不需要。当参与者身份存在强弱之别,且强者以为可以单向采取行动时,压迫机制就会生效。
所谓的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共同体的社会建制(institution),其功能是为了培养能融入社会的人。在中国人的日常话语里,当一个大人夸一个小孩“好”时,通常会用“乖、听话”这样的语词,这意味着乖、听话的人是中国社会需要的人。
很显然,支撑乖、听话这样话语的评价体系,本来就预设了施教者和受教者所处的关系并非平等的合作式,而是有等级之差的服从式。
其次,教育是为了让人从一种不理想状态调整至另一种理想状态。
但是调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顺应式的,另一种则是矫正式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对人性的判定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中式家具和西式家具看看不同的人性设定会导致什么样的方案差异。
中式家具都一板一眼,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桌椅没有曲线度,而且床也是硬木板打底,但是西式的桌椅都有着符合人体曲线的造型,床有软垫,还有像沙发这样适合各种造型躺的玩意。
用过的人都有体验,西方家具用起来要比中国家具用起来更舒服。
但造成这种体感差异的并不是因为西式家具的设计水平更高,而是因为两者背后的理念不一样。
中式家具的功能本来就不是满足人的体感需求,而是通过家具来规定人的坐相。在中国人眼里,贪图舒服是有问题的表现,规定坐相的目的就是要与这种欲望对抗。
但是在西方设计师看来,舒服不仅正当而且还是第一位的,本来就应该受到尊重,而家具就要满足人的欲望。
理念的差异意味着,中式家具是矫正式的,而西方家具则是顺应式的。切换到教育的语境里,就会意识到,中国式的教育就如不让人舒服的中式家具,处处想着矫正人的本性,一点不想顺应人的本性。
比如,当孩子吵闹时,中国父母所采取的普遍手段就是打人、恐吓,目的就是让孩子不敢吵,但是西方父母则会拿出音乐、动画片、iPad游戏来安抚小孩,有时候还会坐下来抱着孩子讲故事,总而言之,要找到属于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安静下来。
两种理念的根本差异是,前者否定人性,后者肯定人性。
几百年来,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没啥长进。中国父母们想尽办法,为了不让孩子偏离自己所规定的方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尽各种办法,不断释放行为暴力或言语暴力,但是都没什么用。
非但没有培养出独立自主的人,反而养出了一个又一个胆小怯懦的服从者。
可现在是时候去想想怎么改变了,该学着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当一个人而非禽兽来对待了,别傻乎乎地总当他们是不听话的野兽,请尊重他们的人性。
如果依然冥顽不灵,继续把他们当作野兽来对待,那么你最后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只野兽,而非完整的人。
作者:陶力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冰川思享库
实习编辑:王琳
责任编辑: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