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好的教育产品 就是乡村需要的"办学模式"

2018年02月01日 10:23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马云邀请八十多位知名企业家畅谈他的乡村教育理想的时候,我正在一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带着工作组反复做一个农村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他返校读书。这个孩子作为贫困地区农村低水平教育循环下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却在县城的学校里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度,产生了辍学念头。

  这大概也正是马云和俞敏洪两种乡村教育办学模式观点最终的共同指向:哪一种办学模式更适合乡村的实际?哪一种模式更能为乡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公共产品?

  “马模式”与“俞模式”并无本质区别

  集中资源办学,让孩子们在学校寄宿,提供更好的就学环境,配备安全校车对孩子们进行接送……这种“寄宿制”模式,其实已经在上一轮撤点并校中进行了实践。马云的理想,是让这些学校有更好的条件,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有更好的老师,最终是通过更好的资源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分散办学,让孩子尽量“最近入学”(非“就近”,因为再远的学校都可称“就近入学”)、走读,让乡村学校“小而美”……这是分散办学模式,有村落的地方就有学校。俞敏洪的理想,是让孩子不早早受离家之苦,用小而美的分散办学,安放孩子和乡村的亲情。

  其实,无论是“马模式”,还是“俞模式”,其初心和归宿,都是让农村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尽量少受罪,尽量拉近与城市教育的质量差距,并无本质区别。而能提供好的教育模式就是农村最需要的模式,马云与俞敏洪的两种模式,核心都在于提高教育质量,都是农村需要的教育模式。

  问题是,现在许多农村既没有马云集中资源办好学校的模式,也没有俞敏洪分散办“小而美”教育的模式。无论是撤点并校后的寄宿制学校,还是在分散教学点,其教学质量的低水平循环仍在继续。

  农村教育不能“规定”某种办学模式

  事实上,对幅员广阔的农村地区来说,无法用一种或者两种模式来“规定”教育应当如何来办。因为即使是如今广泛认可的这两种模式,也分别有他们水土不服的地方。

  以我们帮扶的这个村为例,这里远离城镇,连商店都没有一家,离乡政府都有十多公里的山路。由于地理环境艰苦,且村民居住分散,无论在村里的哪一个位置建教学点,大多数孩子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因此,在这里一是不可能建“小而美”的学校,二是即使建起之后,孩子们的奔波并不会因此减少多少。在这里,全乡有一所功能齐全、容量足够、教学教育尚可的寄宿制学校,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

  而部分居住相对集中、适龄儿童较多且远离城镇的村落,则可能更适合直接建校就近就读,而不宜撤点并校搞寄宿制。

  从马云选择的贵州山区来看,搞寄宿制更有利于孩子的安全和教育质量提高。我老家在金沙江北岸,村里有一所完小,但所覆盖的区域内,在撤点并校之前有数个教学点,其中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位老师,学生只有几人,却要教一至三年级的所有课程。这种教学点,其教育质量如何,根本不用费心思去猜测。山区受限于地理和交通,分散的教学点并不具备起码的教育公共产品提供能力。

  以目前农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实际而论,大多与“冰花男孩”王福满所处环境差不多,高山深谷、村民居住分散、父母多外出打工、地理环境恶劣、上学路途遥远、寄宿制学校学位不足……这样的环境,并不具备“小而美”的分散办学条件,寄宿制虽非完美,但却是现阶段相对可行的改善型办学模式。

  农村教育的困境不是来自“模式”的改变

  事实上,农村不仅仅是缺乏办学的“模式”,更重要的是缺乏安全和有质量保证的学校。

  在我老家的那所小学,大约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孩子,每天要走一个小时以上的山路赶到学校,期间要经受水库碧波的诱惑、山间小路的艰难、村内恶狗的追赶……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事件。直到寄宿制学校建成,孩子们才算结束了日复一日艰苦的求学路途,能够在温暖的宿舍住宿、在温暖的教室上学。

  从就学环境的改变来看,老家现在的寄宿制模式,就是好的模式。但是,从教育质量上来看,却并不容乐观,现在的孩子们成绩反不如以前,这是因为办学模式的改变吗?

  显然不是,教育质量不如以往,不是因为就学条件的改变,而是因为软件设施的改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教师的分配并不由市场主导,我们村小和乡初中校就有不少外地高材毕业生,后来甚至有几位北大等名牌大学毕业生任教。在三十年前,这样的人才队伍已经不亚于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因此,虽然我们远在县城八十公里以外,但村小和乡初中的教学质量经常能居于全县前三之列。

  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城乡环境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之后,人才的二次分配被差异化的市场所主导,优秀教师队伍“人往高处走”,农村的进城,城里的到市里,市里的到省里,人才资源不断往环境更优、待遇更好、发展更大的地区流动,乡村教育的魂被抽空,质量一落千丈。

  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农村,地无三尺平,基础设施极其落后。试想一下,一个连去小商店都要翻越十几公里大山的地方,有多少人能用情怀在这里服务一辈子?

  农村迫切需要“好的教育”而非“好的模式”

  因此,目前农村教育所需要的,不是“模式”之争,而是能够根据地理环境打造符合实际需要的安全可靠的学校,并能够以政策和经济导向为农村输入更多的优秀教师。

  无论是如马云设想的安全温暖、设施齐备、有安全校车、有专业的学校生活管理员的寄宿制学校,还是如俞敏洪希望的能就近入学、不离开父母家庭、可以安放亲情的“小而美”学校,都是农村所需要的。

  关键在于实现的路径。而路径的核心是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吸引力则来自于福利待遇和生活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

  我身边就有人提出这样的构思:为农村教师发放“地方粮票”。这一构思的核心是贫困地区农村教师不受职称的“天花板”限制,只要在农村教学岗位上,就能够拿到上不封顶的聘用职称,同时享受到相应职称的工资福利待遇。但这一“地方粮票”只能在这个岗位上有效,一旦离开了农村教学岗位,所获职称就“归零”。

  这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导向作用的地方性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激励部分优秀教师向农村逆向流动,为农村教育添加核心动力。

  但是,这毕竟只是在自身范围内寻求的改变,而更大范围更高层级的差异依然存在。如何填补这中间的距离,就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了。马云令人敬佩的地方,就在于他是一个实干家,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乡村教育提升的实践之中。校车、生活管理员、更好更安全的学校,都是改变农村教育环境的务实举措,都有利于吸引教师安全教学,也都是农村所急需的基础性公共设施。

  作为一个身在贫困地区且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的公民,我也真心的希望,教育界也好,企业界也好,少一些对“模式”的纠结,按照农村的情况,实实在在地为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添砖加瓦。

择校展报名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