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人 村小和教学点才会后继有人

选对人 村小和教学点才会后继有人
2018年05月21日 07:58 中国青年报

  2015年9月9日,湖南省隆回县三阁司镇长葫教学点,退休后返聘回校任教的刘辉雨老师在课余给孩子们讲故事。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作为在村小(曾在教学点工作过8年)教书的一名教师,读了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凡尘老师《提高村小和教学点待遇,在教育“最末梢”发力》一文后,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有些无奈。

  笔者认为,村小、教学点“后继无人”,待遇不全是症结之所在,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人去“站稳”村小和教学点的讲台,乡村教育才会沿着正常、健康、长期发展的国家规划走下去,乡村教育的前景就会一片光明美好。

  如何让一大批爱岗敬业的村小、教学点的教师长期扎根在那里,除了优厚的“待遇”,还应该“选对人”,这是村小、教学点“后继有人”的关键所在。

  要如何才能“选对人”呢?

  笔者当年是一名民办教师,在村小、教学点工作了22年后转为公办教师,至今还在家乡的村小任教。其间,不乏待遇诱人、地位优越的单位伸来“橄榄枝”。为什么没有丢掉自己的“泥饭碗”而去端“铁饭碗”呢?原因只有一个:笔者热爱乡村教师这个行业,热爱家乡的孩子。

  1998年,当时村里给笔者和同事的报酬是每月100元,全年1200元,而且还只兑付现金500元,剩下的部分没有钱兑现:要么找农户交到村里“三提五统”账目抵上这笔钱,要么挂在村里的账上,等到来年再说。

  就这样,笔者和同事依然在学校里干得热火朝天,尽管学校里两位公办教师一年的待遇比我们3年的报酬还多,可我们依然一个人包一个年级,从来没有怨言。是什么力量支撑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站在村小讲台上努力地工作呢?还是热爱在乡村教书,热爱家乡的孩子!

  当年供销社是最“热门”的单位之一,供销社主任和村里的书记曾点名要笔者去当一名售货员,笔者就是不去;公社财政所驻队所长住在笔者家,多次要笔者先去财政所做饭,许诺一年后不再做饭并转正为国家正式职工(有三任先例),笔者还是没有去,而是继续在村小当“孩子王”。

  有人以为笔者“不解风情”,其实笔者心里根本就没有干其他职业的想法。

  村小和教学点要想“后继有人”,还要真下一番功夫去挑选那些真正热爱在乡村教书、热爱家乡孩子、讲奉献的有志青年。

  有人会说,当今社会只讲奉献、不计报酬的年轻人真难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笔者前些年教过一名叫龚锦文的学生。还在读初中和高中时,每次放假,哪怕只有半天时间,她都要到笔者当时所在的村小里,上满半天课,更多的时候是上一整天的课。龚锦文的父母也曾多次托付笔者:如果村小需要,哪怕待遇很低,也要让女儿回来,关键是女儿爱好教师这个职业。

  笔者相信偌大的一个村,一定能找出三五个像龚锦文这样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热爱家乡孩子的青年。凡尘老师也在《提高村小和教学点待遇,在教育“最末梢”发力》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看法:“最好是招收本地户籍的”的年轻人。笔者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也切实可行。

  笔者还有一条不成熟的建议,就是招收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子弟来“接班”。笔者所在村小的两位教师,他们的3个孩子都被聘为湖北省监利县村小、教学点的教师。笔者也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自己一样,在村小终身从教。上辈人所从事职业的影响,势必影响着下一代。笔者相信,和自己有一样想法的村小、教学点的老年教师不在少数。

  (作者为湖北省红安县永佳河镇蔡庙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许丹榕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