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式童书早已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

“西餐”式童书早已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
2018年06月05日 11:48 现代教育报

  原标题:《社评:“洋童书”泛滥谁之过》

  从小孩子爱读书,这是父母最骄傲的事。

  古人云,“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浩荡家风也好,家国情怀也罢,在耕读传家的中国,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早早读书、多多读书。因此,面对卷帙浩繁的童书,虽然装帧精美而价格不菲,家长们还是挺舍得掏腰包的。

  不过,有个现象叫人深省:最近,据《半月谈》报道,美国的《贝贝熊》《大卫,不可以》、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比利时的玛蒂娜》……有娃的家庭,对这些书就算不能“如数家珍”,肯定也会十分“面熟”。在孩子的低幼启蒙阶段,从绘本、桥梁书再到科普读物,“西餐”式童书早已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

  文化多元,价值参差。偶尔看看西方的童书,当然算不得洪水猛兽。只是,“西餐”再是美味难挡,但一日三餐尽是“西餐”,对中国孩子而言难免营养失衡。都说书本是文化的载体,当我们的孩子了解圣诞多过春节、喜欢面包超过饺子、热衷国外习俗胜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又能从何而来呢?

  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一方面,中国人喜欢让孩子从小读书,家长们对童书也是舍得投入;另一方面,童书市场盆满钵满,也不是亏本的买卖。比如开卷数据发布的2017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少儿图书占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达24.6%,动销品种为25.93万种,参与少儿出版的出版社有556家。有刚需、有销路,为什么就是没有铺天盖地的专属于中国孩子的“国产童书”呢?

  这个问题,大概有点类似若干年前我们纠结的“为什么没有好看的国产动画”一样。说到底,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写书的根本不懂孩子。既不去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闭门造车;又指望站在道德高地,指手画脚。丧失了贴近性与可读性,说教式的“童书”自然骗不了孩子的眼睛。业内人士吐槽说,“有作家跟我说过,自己写出来的书不给自己的孩子看。”面对虚假而矫情的“假童书”,其实家长和孩子都不傻。

  二是缺乏对童书发展的产业支撑与支持性政策。据说也有相当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成立了工作室进行童书的批量生产,一年产量高达一两百本,出现了很多概念化、同质化、贴标签式的作品。滥竽充数多了,市场就被玩坏了。尤其是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如果作家们在“10万+”的风口浪尖停不下来,孩子们是注定看不到走心的童书的。因此,童书市场的山寨抄袭之风不能禁绝、童书领域的旗帜标杆不能确立,就难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当然,也不能排除“国内原创作品版税较高、而引进版图书版税较低”的功利考量。出版发行领域如此“拿来主义”,才更需要宏观调控及时引导、合理布局。

  由此观之,原创力和市场力,这是中国童书出版从“中国加工”走向“中国制造”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工业领域的“中国芯”是国之重器,童书领域的“国产书”亦是奠基之本。此前,教育部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增强荣誉感。事实上,基于本土本国的传统文化认知,当从孩子接触的第一本童书开始。在童书中认识二十四节气、在童书中了解五千年历史,在童书中传承核心价值、在童书中学习风俗习惯,点滴濡染、教化育人,这样的孩子,才会从生物基因到精神血液,都流淌着“中国”的因子。

  “小人书”里有着大世界,多为中国孩子编写属于他们的童书,家长们尽量多挑选些接地气的童书,我们的孩子,才会把根扎下、把心留住。(文/戴微微)

  责任编辑:张佳睿 实习生:李心卓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