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这些家长 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

家校:这些家长 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
2018年06月18日 06:51 现代教育报

  ■话题回顾

  近日,一封来自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的辞职信火了。事情源于一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老师在信中说,“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和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县教体局。我很惶恐,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而在信的最后,这位老师又进一步表示,自己已经心生魔障。所以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就是这样一封辞职信,让学校、家长、老师纷纷反思在家校沟通中的种种现象,记者在各学校采访时了解到,有这样几种类型的家长需要家校双方做出更多努力。

  冲动型

  不分青红皂白地和老师吵闹

  石头妈妈气势冲冲地对着班主任李老师说道:“一定是班上那孩子欺负我女儿,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否则我就不走了,孩子爸爸是律师,我们法庭上见。”一旁的李老师看着家长情绪激动,边安抚边叫来当时在场同学,证明当时情况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这种要上法庭、要告状等情绪失控时,脱口而出、略带“威胁”、不理性的话语还真是时有听见。有学校老师反应,孩子,是每位家长掌心的宝贝,一旦在学校受了委屈,必定牵动家长的情绪,但是,在去学校“讨说法”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呢?

  对立型

  把学校规定当作耳旁风

  “学校一直强调不允许带手机,更不能随意使用手机。”一所实验中学的年级组长向记者反应,“某些学生被发现使用手机时说自己父母让带到学校使用,甚至还给自己买高档手机,觉得功能多方便自己使用能更好与父母联系。”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很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学校,需要面对几百几千的学生。学校德育主任补充道。

  不理会型

  从不配合学校共同管理孩子

  马上就高考了,考前家长会上依旧没有宁宁家长的身影,班主任张老师叹了口气,拨了下电话,依旧是没人接听。宁宁家长是做生意的,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更谈不上配合学校一起负责宁宁的教育问题了。张老师坦言,“我们也很想找家长沟通,可很难约到他们来学校,为数不多的几次也只是简单聊了一下又匆匆离去。”

  傲娇型

  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

  记者看到,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教育不是服务,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因为也只有这些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份最优质的教育。”班主任李老师感慨。

  除了上面四种类型外,还有很多类型的家长在考验着学校的家校关系。当多种类型家长在一个家校微信群里,学校老师就需要拿捏分寸,拿出十八般武艺去和形形色色的家长们沟通交流,集体沟通时该运用多种技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马上就访

  小微信,大学问

  赵彧(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一班主任我们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每个孩子的个性、特质甚至心智发育程度都不同,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特别讲究语言的艺术和技巧。学生在学校出现作业问题、纪律问题的时候,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需要与家长沟通,应该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这个时候最好私信家长。因为毕竟这是个别孩子的个别问题,个别问题单独聊更有针对性;其次,与家长私信聊天更能尊重家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第三,与家长沟通时,我们是希望家校合作,解决孩子身上暂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教育者,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即使孩子暂时出现了学习或纪律问题,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也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要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只要配合老师改掉问题,自己就会更加优秀和出色。

  责任编辑:张佳睿  实习生:白瑶

家长老师学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