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生知识更加丰富多元 需发散性思维的任务学习

00后学生知识更加丰富多元 需发散性思维的任务学习
2018年08月08日 10:52 文汇报

  (原标题:课堂如何跟上“超越课本”的学生)

  随着今年第一批00后考生踏入高考考场,现在各所高中都已名副其实地进入00后时代。不少一线语文教师感觉到,这一代孩子的性格特质和学习情况较以往同龄人有所不同——他们成长于信息大爆炸时代,获得和接受信息的途径和体量均今非昔比,但他们也渴望窥见更广袤的知识天地;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更成熟,常在课堂上 “语出惊人”,但需要更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提升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能力——这一切,正促使传统中学语文教学随之改变。

  当代中学生知识更丰富、多元、扎实,理性思考能力也更成熟

  出生于1985年的朱浩真是复旦附中的青年语文教师,这位80后八年前走上讲台时,第一批学生就是95后。“即便是和我刚刚工作时教的中学生相比,现在的00后学生,代际特征更鲜明。”朱浩真说,现在的00后自我意识强,接触的信息面广量多,甚至可以说 “超越了课本”。由于网络空间各种文化、学术资源唾手可得,因此这一代孩子的知识更丰富、多元、扎实,理性思考能力也更成熟。传统教学内容和容量或许已无法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朱浩真记得,有一年他正在给高三学生讲解述评类议论文写作的要义,作为教学补充,他在课堂上介绍了马克斯·韦伯、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思想家的理论, “这些大学生都未必理解和知晓的知识,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能够有自己的解读,甚至向教师提出质疑。”

  00后不容小觑,这一点,复旦附中高三语文教师王丽也深有同感。她坦言,她所教班级的00后学生好学、好问,经常在下课后,围在讲台前问问题。 “有一次有个孩子侃侃而谈钱钟书的 《管锥编》,我当时就愣住了,这可是很多中文系研究生都未必读过的书!”

  见多识广的00后让越来越多语文教师意识到,未来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更加 “丰盛”,各类课外知识甚至高深的学术知识完全可以渗透进来,但对教师而言,要学会将它们和日常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并用高中生听得懂的语言加以诠释。

  强调发散性思维的任务学习更适合00后学生

  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坦言,00后孩子的生活交友和学习习惯都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更加聪慧、敏感,对知识和社会的期待较高,但存在一定的自我管理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无论在家庭中,还是课堂上、校园内,师长们做得 “太好、太多”了,导致很多孩子缺乏思维的发散性和行为的自主性。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将不再适合这代学生,他们需要文化含量更高、形式更灵活多元的课堂。

  朱浩真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以单首诗歌为单位,古诗和现代诗、中国诗人和外国诗人之间往往泾渭分明,但现在他会尝试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假设你是一个出版社编辑,请为读者推荐十首现代新诗,并说出理由。”这样一来,在文本理解之外,它还考察了学生应用其他文体的能力,比如使用广告式的语言;同时它还要求学生具备一些诗歌评论、文学批评的知识,这种复杂任务及情境更考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整合多维度知识的素养和能力,也更符合00后学生广泛涉猎和好学好问的特征。

  曹杨二中语文教师陈一星也强调,如今的00后学生们要在语文课堂中习得的素养不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也不再是 “静态”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在任务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小问题,构建起自己的语文学习知识、结构、经历、方法,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审美、思维和文化素养。

  在一些教育界专家看来,实施这种以 “任务”和 “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重要——这样的教学设计考验着教师整体把握学科特点的水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把这种意识始终贯穿于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面对00后新生代学生,这将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新课题。

  实习编辑:刘瑞琦 责任编辑:潘程

00后学生知识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