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儿子4岁识字近千 女强人聚会归来焦虑大哭

朋友儿子4岁识字近千 女强人聚会归来焦虑大哭
2018年09月09日 10:59 钱江晚报

  当了妈的人似乎更容易焦虑:从孩子喂养到读书上学,每一个阶段都会发生让妈妈们感觉崩溃的事。

  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数据显示,全职妈妈的焦虑指数位列第三,仅次于从事金融与互联网工作的妈妈们。

  而在所有妈妈焦虑的问题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孩子的健康、孩子的教育以及夫妻关系。

  可以看出,妈妈们焦虑,大多和孩子有关。

  从两三年前开始,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副主任唐光政接诊的患者中,焦虑妈妈这个群体渐渐增多。

  妈妈们都在焦虑什么?什么情况下最焦虑?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妈妈,听听她们的故事。

  悠然,75后,女儿12岁

  厌恶妈妈群带来的焦虑,却不愿退群

  “多么希望自己能像群里的昵称一样‘悠然’,但现实却是,当了妈之后,基本上就是‘烦躁’,矛盾吧。我现在手机上加的各个有关女儿教育的群,我明明很厌恶群里蔓延的焦虑,但总怕漏掉一些有用的信息,一边纠结,一边还在群里待着。”

  悠然(化名),一个75后妈妈,在一家公司做文职,女儿今年小升初,从怀孕时刚刚流行的准妈妈论坛到目前的微信群,她一直是忠实参加者。

  “论坛也好,妈妈群也好,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信息的聚集地,尤其是同城的群,有些信息是很实用的,诸如杭州哪所医院哪个医生更擅长小儿咳嗽治疗,杭州哪个培训机构具体到哪个老师比较好,群友们的亲身体验总是很有说服力。”

  在女儿不同时期,悠然加入了不同的群。她以前并没觉得加入几个群有多影响自己的生活,但是自从女儿进入小学高年级段,尤其今年的小升初时期,悠然深深被影响,很焦虑,曾一度想退群,但还是忍住了。

  “说白了,就一个原因,怕错过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她说,自己也很清楚,焦虑来自于自己对女儿教育的不确定,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看到有的人在群里发谁家的孩子多么厉害,总会不自觉地对照自己女儿。

  尤其今年上半年,小升初是她所在几个群里的关键词,各所民办学校的招生条件及信息,各个辅导机构的专项培训班,浪潮般涌现,她也如浪潮般一阵一阵地焦虑。

  直到女儿最终去了一所——用她的话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差的民办中学,“焦虑稍微好点了,但肯定还要继续啦,因为中不溜秋是最易焦虑的。”

  程璐,35岁,儿子5岁

  朋友聚会谈的都是孩子教育,焦虑到大哭

  和长久不见的朋友聚会回来后,35岁的程璐躲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她抑制不住地焦虑,因为儿子。

  程璐的儿子5岁,读幼儿园中班,朋友的儿子小一岁,读小班。

  “本来我们觉得儿子读了幼儿园后,挺有进步的,结果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比,落差太大。”

  这位还在读小班的小男孩,有一个虎爸,从儿子上幼儿园之初,就定下计划,将来要读民办小学,备战随之而来。

  “小男孩认识快1000个汉字,上了四个英语培训班,能阅读英语绘本,除此之外,还在学拼图,钢琴,又考上了学而思的尖子班。幼儿园每天只上半天,剩下半天就是上辅导班。”

  程璐对儿子的教育虽然没有像朋友一家那样,但也非常上心,给儿子报了围棋班、跆拳道,每周陪儿子上围棋课,回来辅导他作业,平时生活中,看到儿子感兴趣的汉字,也会教他识字。

  程璐是一家公司的中层,有极强的进取心,但自打儿子上幼儿园后,她就一直跟自己说,不要拿自家的孩子去和别人比,可是听到朋友儿子的表现,她还是忍不住有点崩溃。

  和朋友聚会那天,她刚好陪儿子做围棋作业,小家伙懒懒散散,漫不经心,5盘棋输了4盘。

  “应该是之前积压的焦虑突然就爆发了,我一直想的是生活要自己努力,一起前行的人也要努力,包括孩子,所以看到他懈怠,我就心里难受。想想他未来求学的路还长,还要面对多少这样的时刻,真是郁闷得眼泪止都止不住。”

  程璐说,那一刻,她觉得特别伤心,一是孩子怎么这么敷衍,二是感觉自己特别失败,“我也在很用心地教孩子,但面对他的不上心,耐心节节败退。”

  老公听到她的哭声,跑来安慰,可又不理解她的焦虑。

  “他觉得,这有什么好焦虑的,他说顺其自然,给儿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程璐叹了口气,”现在这个时代是不进则退,你还敢逆流?现在快乐了,以后怎么办?”

  这场本来是久不见面的朋友之间的聚会,让程璐失落的还有一点,“本来想长久不见,彼此聊聊天,说些轻松有趣的话题,没想到,从头到尾,全是围绕孩子教育。”

  朋友告诉程璐,她加入了一些妈妈群,里面会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包括一些优质培训班的消息,“我听听都不敢加入,听她说说我就焦虑,如果进那样的群,岂不是每天都抓狂。”

  哭过之后,她开始宽慰自己,“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我们家的就是特别乐观,想想我读书时,开始成绩也不好,后来才上去的,我不该太着急,总不能拔苗助长。”

  杨桃,85后,女儿1岁

  拉黑妈妈群,世界终于安静了

  产后第三天,杨桃终于顺利实现母乳喂养,在微信上问一个宝妈朋友“怎么判断宝宝吃没吃饱”时,朋友迅速把她拉进两个本地的母乳妈妈群。

  这两个群的群主都号称是“专业哺乳顾问”,一个群里有三四百成员。

  杨桃说,当她还是“小白”阶段,妈妈群确实挺管用,乳腺发炎了怎么办、宝宝为什么无端哭闹、身上怎么多了几个红点,总要到妈妈群求教一番,而群里的热心妈妈,也总会给出靠谱的建议。

  除了时不时有玩拼多多的宝妈求大家帮“砍一刀”以外,没觉得有啥问题。

  都说要“赢在起跑线”,其实,新手妈妈的焦虑,是从给宝宝喂第一口奶开始的。

  时间久了,她发现群里也有鄙视链:全母乳喂养的自然高人一等,混合喂养的妈妈只恨自己不是“奶牛”,整天询问如何追奶;而每当有个喂奶粉的妈妈说宝宝身体不差,自己也轻松,总会有几个妈妈跳出来冷嘲热讽。在她们眼里,只有母乳是最棒的,如果不能实现全母乳喂养,一定是妈妈偷懒。

  每当群里有妈妈抱怨上班背奶太辛苦,或者有妈妈已经被确诊生病,医生建议暂停母乳喂养,还是有妈妈会给她们打气:“再坚持一阵,宝宝的口粮最重要!”这让她瞠目结舌。

  不久,她的宝宝在四五个月时睡眠倒退,从小睡神变成小睡渣,一个晚上醒好多次。她不得已去群里求助。没想到,这一下“炸”出很多同病相怜的妈妈。有过来人还说:到幼儿园就好了!

  她当场被吓到,于是转投了另一个付费的睡眠群。这个群里的妈妈眼里,孩子的睡眠比天还大,自主入睡才是最好的。

  终于,受不了群里的妈妈得瑟孩子一觉到天亮,自己却每天黑眼圈,她忍无可忍退出了群。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喂养和睡眠问题都一一理顺,她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说到底,只要大方向不错,养育孩子就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而她和母乳群妈妈的蜜月期也没维持太久。群里不停地有妈妈加她,通过后才发现都是微商,销售着专供朋友圈的纸尿裤、外贸原单童装、看似高大上的“智能机器人”,还有的妈妈直接把她拉进“买买买群”,整天在群里发来各种团购信息。

  终于,她拒绝了来自群里的任何好友添加请求,也把之前加的宝妈一一拉黑。这下,她的世界终于安静了。

  新闻深读:

  焦虑的总是妈妈,爸爸去哪儿了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副主任唐光政介绍,近几年到他那就诊的几乎都是妈妈;卖鱼桥小学一位一年级班主任老师王雪华表示,假期她家访时,也明显感觉到,焦虑的新生妈妈要多于爸爸。

  难道女性就比男性更容易焦虑吗?一位妈妈直言,妈妈群中蔓延的焦虑主要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是谁管娃多,谁就更焦虑了。

  唐光政表示:“除了性格原因,很多妈妈的焦虑,是在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时产生的,而且往往是拿自家短处比他人的长处。”

  毕业班妈妈更焦虑

  “因为孩子教育产生焦虑,来就诊的患者,大约占到10%,每个月有10多例吧,挺多的,而且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副主任唐光政说,这些家长有低年级段的,也有高年级的,“一般来说,低年级段的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给孩子立规矩、规范行为的时候,孩子不配合,或者做作业磨蹭,不认真。高年级段的家长,基本是集中在毕业班,比如初三、高三。”

  家长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情绪失控,比如朝孩子或家人发脾气,甚至歇斯底里;二是失眠。

  唐光政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妈妈,孩子读小学三年级。平时辅导孩子时,因为孩子表现不太好,已经有些焦虑,但她会努力克制自己,“那段时间,她刚好工作上压力也比较大,结果控制不住爆发了,教育孩子的时候打了孩子一个耳光。这一巴掌下去,她也呆住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意识到有问题,就赶紧来咨询就诊。”

  据唐光政的观察,来就诊的患者中,几乎都是妈妈,很少有爸爸过来。

  “一是因为分工不同,多数家里还是妈妈管孩子多一些,二是因为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不过,唐光政也表示,妈妈们的焦虑很多时候是综合因素,“特别是职业女性,还要承受工作上的压力,家庭压力,这个时候牵涉到孩子的教育,就更容易爆发。”

  针对容易焦虑的家长,唐光政给出一些建议,“一是要坚持运动,比如散步、跑步、瑜伽、快走,可以帮助人舒缓压力;二是要有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要把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或者生活圈子都是围绕孩子,也要给自己一些空间。”

  谁管娃多谁焦虑多

  为什么妈妈就容易因孩子教育问题而焦虑呢,爸爸去哪儿了?

  采访中,多数女性直言,“爸爸不是不关注孩子的教育,而是妈妈管得多,谁管娃多自然谁焦虑多。”

  目前,大多数家庭,确实妈妈管娃多。受访的妈妈们表示,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家庭模式,相对而言,家庭中男人的经济贡献一般都要高于女性,管孩子,大多由妈妈负责。

  而妈妈群中,讨论的主题本就是围绕孩子的种种,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最容易蔓延焦虑。

  大数据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妈妈焦虑的现实状况。

  此前,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妈妈焦虑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一二线城市,其中最焦虑的是上海妈妈,以超70的焦虑指数高居榜首,杭州妈妈的指数为53.38,排第九。而在年龄分布上,80后妈妈成最焦虑人群,在她们焦虑的因素中,学区房、子女入学、二孩压力占很大比重。

  “我曾接触过很多妈妈,其中有不少焦虑妈妈。但提及焦虑的原因,她们也坦承,很难概括,有的时候一件小事也能引发。曾有一位妈妈和我说,有时就因是否需要多报一个辅导班就能引发,妈妈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本来挺简单的事,不想报就不报,想报就报,但就会复杂化,不报会不会就这方面落后了,报了是不是让孩子压力太大,有选择,就有焦虑。”

  郑春霞,教育学博士,曾出书《中国妈妈的亲子课》,她还组建了一个名为“中国妈妈”的微信群,目前有300多人。身为一个初中生儿子的妈妈,她对教育话题深有感触。

  “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至少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比较优秀,不被淘汰。所以对孩子的各方面会比较上心,这是无可指责的。但关心的这个度需要妈妈把握,因为教育孩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很多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或许会换一种心情。”

  全班35人,22人由妈妈管

  王雪华是卖鱼桥小学今年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在暑期的家访中,“谁主要负责辅导孩子学习”是她要了解的内容之一,“我们班上,由爸爸辅导学习的是6人,由妈妈辅导的有22人,还有7人是爸爸妈妈双方一起辅导。”这个数据在意料之中,但她明显感觉到,新生妈妈一般都很焦虑。

  “焦虑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行为习惯,担心孩子不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坐不住、吃饭慢;二是学习,觉得孩子识字量不够、大人下班晚没人辅导孩子学习。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个别妈妈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识字量不少了,却还在担心。”

  姜乐乐是一名教学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同时她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说,目前,孩子教育方面,的确妈妈会更焦虑。

  这是有原因的,除了妈妈照顾孩子多一些,妈妈一般和孩子的感情纽带更深切些。老话说,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这种心态也让妈妈更关注孩子。

  乐乐老师表示,妈妈的焦虑有来自自身的,诸如与孩子的分离,自己未完成的工作事业等。

  也有现实层面的,比如对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方面自己不懂的一些地方,或者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引发的焦虑。不同的焦虑,要不同对待。

  妈妈自身的焦虑,轻度焦虑可以自我调整,自我觉察,严重的要寻求专业帮助。

  现实层面的,自己不懂的,要主动学习,诸如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常见问题如何应对等。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