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离校制度解决家长“老大难” 应广为推行

弹性离校制度解决家长“老大难” 应广为推行
2018年10月03日 06:30 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将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原则上学校每天提供课后服务到下午5:30,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9月19日新华网)

  据一项调查显示,91.4%的受访家长常因接送孩子上下学而苦恼,94.8%的受访家长希望能实行“弹性离校”的做法。显然,“弹性离校”是家长普遍的愿望。目前小学放学时间,一般在下午3点至3点半,对于身为上班族的父母来说,显得“过早”,如无法请假,则不得不动用老人进行接送。但对于不少自顾不暇的老人,接送小孩并带回家中照管,既勉为其难,也难以让人放心。

  也正因此,校外产生了庞大的托管市场。一些私人性质的“托管班”统一将孩子接至营业地点,并负责看护学生做作业等。但这些托管班本身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教师资格证,一些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校内“课后服务”无疑更受家长欢迎。

  尤其显得温情的是,北京市的政策“坚决禁止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坚持了义务教育的公益导向。不仅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体现了政府的作为,并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风气和氛围。

  对于让人担心的“弹性离校”有可能增加教师的负担,意见表示,将在教师自愿的前提下调动教师参与。同时引入家长委员会、校外教育机构、社区、关工委、志愿者团体、公益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这既减轻了老师的压力,课后服务供给来源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弹性离校制度规定,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包括开展课外活动、提供课后托管服务两大类。内容包括开展义务教育课外活动计划,学校劳动实践活动、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等,也包括学生自主安排校内阅读、户外活动、自习等。这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丰富了课后生活。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放学后按时回家”,但这其实并不排除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以做出弹性的安排。当一刀切地“按时回家”已经成了不少家长的不能承受之重,弹性离校制度的及时推出,给无数家庭送去温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担当,应该广为推行。

  责任编辑:张佳睿 实习编辑:马小云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