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送学”是个人自由但也不值得提倡

“跑车送学”是个人自由但也不值得提倡
2018年10月10日 08:11 新京报
某小学家长群里,老师@一位家长,说有家长反映其开跑车接送孩子,老师提示这样会引起孩子们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图/新京报我们视频  某小学家长群里,老师@一位家长,说有家长反映其开跑车接送孩子,老师提示这样会引起孩子们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图/新京报我们视频

  视点

  “跑车送学”是刺眼的差异性存在,它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好奇: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爸爸是开跑车到校,我爸爸却不是?疏导的大道理孩子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攀比的心理冲击和负面效应是真切存在的。

  两张微信聊天截图,一天之内刷爆网络。内容显示,有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上学,而老师和其他家长对此不满,认为这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有人建议这名家长换一辆普通车送孩子,但“跑车家长”不以为然,进行了一番辩驳,不料却被老师踢出了微信群。

  “跑车送学”虽是个人权利,但不可避免影响小学生心智

  虽然截图的真实性仍无法确认,但其已经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两极讨论。从网友们的留言来看,支持“跑车家长”的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跑车家长”是凭本事赚钱,开什么车接送孩子是他的权利,他人无资格干涉?

  这样一来,对“跑车家长”的做法持怀疑态度的网友,貌似在道德上就占据了下风,仿佛你一有不同看法,就证明了你是弱者心态,看不得别人发达。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跑车送学”虽是个人权利,但这种场景出现在校园门口,不可避免地影响小学生的心智,引发攀比心理。

  心理学如此解释攀比心理,它“是个人发现自身的某项内容与对照的个体发生偏差距离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简言之,攀比就是对比基础上的嫉妒甚至是憎恶等情绪。

  围绕“家长开豪车送孩子上学”上的争议,无非是一个如何遏制攀比的议题。这一直是心理学的难题,但它并没有治本之策,因为人们发现,只要人类有所追求、对身份认同有执念,他就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与他人做比较。

  减少攀比内容是遏制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认为,遏制个体负面攀比心理的繁殖,比较可行的是两个策略,一个是将负面攀比转化为正向激励,即学习他人优点,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第二个是尽量减少攀比内容。

  显而易见,第一种策略对成年人较为有效,但对于价值观、人生观等尚不成熟的幼儿、小学生来说,就更显得深奥了。所以,很多家长认为用疏导的方式遏制豪车家长给其他孩子带来的攀比心理,并不靠谱。

  而第二个策略——减少攀比内容,对孩子来说却是最适用的,因为孩子“不懂”,所以学校、家长、社会就尽量为他们构筑一个单纯的空间,让他们在不同的阶段接受符合他们心智的概念。

  因此,很多学校规定学生上学期间,一律穿校服,这虽然可能会影响学生青春勃发的审美,但它却很大限度地避免孩子在穿着上进行攀比。

  在日本,学校一般都不准家长把车开到学校门口,家里再有钱,也只能隔着老远把孩子放下,即便是公主也是如此。前两年,日本皇室公主爱子跑步上学的图片刷爆中国人的朋友圈,引发不少中国家长对送子上学的反思。爱子之所以“跑步上学”,是因为日本皇室认为,如果直接送公主上学,容易显示她的特殊化,不利于公主与同学的平等相处。

  以此对勘不少中国家长,虽然学生可以攀比的内容无穷尽,但他们却可以尽可能地让攀比的内容和机会减少,避免孩子从幼儿阶段便养成负面的攀比心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窃以为“跑车送学”虽是个人自由,但不应该被提倡。因为“跑车送学”是刺眼的差异性存在,它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好奇: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爸爸是开跑车到校,我爸爸却不是?疏导的大道理孩子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攀比的心理冲击和负面效应是真切存在的。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质疑“跑车送学”,绝非为“仇富心理”辩解。有钱人也应明白,低调的有实力,从来就不是一件坏事。让孩子单纯一点地成长,才是真正地替孩子着想。

  □从易(媒体人)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