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由新浪教育联合优学教育主办的新浪2018教育盛典-大语文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作为教育盛典三大平行峰会之一,以“三新”形势下的大语文变革之道为主题,汇聚国内权威教育专家学者、行业领域资深从业者及精英教师代表等多位知名嘉宾,呈现了一场大语文领域的年度饕餮盛宴。
峰会现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新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编者朱于国先生出席并发表了主题为《统编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与教学变革》的演讲。
基于多年从事语文教材编写的经验,朱于国主任在会上分享了统编教材蕴含的寓意并探寻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他表示,教材统编是国家事权,同时教材也体现着国家的意志。而语文学科在三科教材里是最突出的,学生可以在语文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今天进入一个大语文的时代,是当之无愧的。
朱于国主任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已进入素养立意的时代,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要善于在更高的视野上解读教材这个大文本,从中发现变化,发现方向,发现未来。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精选:
各位老师,很荣幸能够来参加这次“新浪2018教育盛典”,盛典专门组织了一个“大语文峰会”,也能看出社会上对于语文的重视,说明语文在未来的社会中,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事实上在课堂上、在课外,语文是永远争不过其他学科的,学生可能抱课外班的时候,我的儿子报课外班时,目前还没有报,但数学、英语都报了好几个,当然这是社会的现状。
我很多年从事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进入人教社已经17个年头了,我跟语文比较有缘,参编、主编过全国版、地方版,专用的书法教材、盲校教材十多套,2012年开始参与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这一行里干了这么多年,对于教材是怎么回事,对教材受政策的影响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今天既然是一个峰会,我第一次参加峰会,就要讲得稍微高端一点,不能太具体了,稍微动态一些,不能太静止了,所以可能今天讲的内容是基于我多年来编写教材的一些经验,大胆地对语文未来的发展做一点前瞻性的展望。
今天讲的内容分四个关键词:
一、国家事权。
二、政治意识。
三、语文素养。
四、未来的语文。
教材,过去当做一个确定的产品,教材发到学生手里,老师就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来教,这是过去的一种认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教材已经不再是整个教学的全部内容,可以创造性地改造重组教材,甚至也有老师抛开教材、自定体系。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教材不仅仅是一个确定的产品,是一个框架,一个容器,一些线索,不只是一篇篇的课文,也不是一个个的学习活动,一道道练习题,在课文的选择、在这些结构化了的课文组合的背后,其中容纳着教材编者对于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认识,而且提供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些线索,对新时代的教师来说,要善于在更高视野上去解读教材这个大的文本,从中去发现变化,发现方向,发现未来。
1。统编背景。
教材编写,尤其是三科教材统编,从目前情况来看是国家事权。国家为了加强教材的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2016年10月,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了66号文件,《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这是第一次,过去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是专门以两办名义下发的及说明国家对于教材的重视。
2017年3月,教育部教材局正式挂牌,教材局的领导目前主抓工作就是三科教材。
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
2018年5月,课程教材研究所正式成立。
三科统编教材从2012年3月开始正式启动,仅七年级的教材经过了30多轮审查,每一轮审查都要有三个组,第一个组是思想政治组,第二个组是科学组,第三个组是学科组,说明国家对于教材的重视,把关之严。
到2016年9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在人教版的地区投入使用。2017年8月,高中三科教材启动编写。9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起始年级全面推开。2019年9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全学段覆盖,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全国所有的学段,这三科全部使用新的统编教材,未来没有“地方教材”这个词了。
2。作为统编教材,为什么要统编?
思想政治性肯定是第一位的,所以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愈加突出政治意识。 以下是教科书意识形态属性的表述。
世纪之交时,社会上对于语文教材有过一次大的讨论,更倾向于是一种批判地形态,总的观点是语文教材过时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客观上来说2000年左右的那次大批判、大讨论,推动了语文教材建设的进步。这十多年来,从小学的教材到高中的教材,积累了大量的新的选文,有些已经成为经典,这本身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进步。语文教材更加开放、更加接地气,一纲多本的时代也不免有一些矫枉过正的地方,最突出的是有些教材忽视了政治性,因而国家在统编教材的编写里突出强调的是政治意识。
既然强化政治意识,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机构,这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尤其今天在座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老总何老师,校外机构很多视频直接在网上会呈现,如果在讲课时里面有一些不符合现代政策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前些日子,我们出去听课,有一位老师讲政治课,说内因是决定力量,外因是辅助。结果这个老师一上来为了活跃气氛,他说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到山上去占了一卦,两个人卦相完全不一样。实际上还是想强调的是国民党溃败主要原因在内部,而不在外部,不要去求神拜佛。这样一个故事虽然是为了活跃气氛,但在课堂上还是不适宜的,这堂课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既然落实立德树人,有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教材,涵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比重逐步扩大,其重要性、重要意义不用多说,从这个社会上国学热、传统文化热都能发现这一点,而且从上到下对这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过去曾经一度割断该中华文化的根脉,但今天要补上这一课,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树立文化的自信。
第三,国家安全教育,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海洋安全等等。
第四,其他方面,生态文明、民族团结、法制教育等等。
这里所提的是不仅仅是语文一个学科承担的任务,但是语文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虽然国家很重视政治课,但是政治课可能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比语文还要低一些,语文有那么多优秀的诗文,可以朗诵、可以品味、可以欣赏,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在思辨的解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深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这方面语文学科在三科教材里是最突出的,所以可以很自豪地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今天进入一个大语文的时代,是当之无愧的。
初中综合性学习,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系列里,分别突出:友爱、孝、爱国、诚信、和谐、传承、自强不息。这样一些关键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这是我们最值得宝贝的一些精神的财富,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去实现这些理解和传承。我们是最直观的,这个直观性是其他学科所比拟不了的。
3。现在的语文是以素养立意的课程。
既然是素养立意,和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有所不同,素养的提升要更多借助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而能力的培养可能更多的是反复的训练。这种反复的训练容易陷入机械的训练,容易导致不解决实际问题,而知识的记忆弱点就是死记硬背,容易成为教条,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改变这些弊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和审美能力,尤其发展智力的因素,还有一些非智力的因素,如一些习惯、一些意识。统编教材里要求学生学会默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养成默读的习惯,不止读、不回顾、不默念,一气呵成读完课文,以其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我如果长大成人了,学生看书时还要拿着指头比着去读,这个习惯没有养成,根本谈不上速度。
告诉大家所谓全面的语文素养涵盖面很广泛,就像里面一些圆圈,就是各种要素,互相有交集,有些要素是核心的,有些要素是处在边缘的,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可能需要共同完成的一些任务。
对于语文素养有几句话:
第一,素养不是平列的,语言是中心。强调的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素养各个要素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第二,素养是养成的,实践是重要渠道。这里的实践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而统编教材的编写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强调教材设计中篮球活动性。我们的课堂要有大大小小的学习活动来构成,表达与交流,积累与探究等。
统编教材甚至专门设计了活动探究的单元,和过去教材一个单元就是一些课文的组合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上来是一些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去读,需要去写、去采访、去表演。当然活动有其弊端,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未来有机会再探讨。
第三,素养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今天有一个“融”字,素养也很强调的是融合,正如读写可以互通一样,素养的提升不能各自为政、自行其是、毫无瓜葛,而应该统合、统整,具体表现在教材里就是听说读写的整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交融、单元内课文的整体组合、单篇课文和整本书的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整合,这几点都是现在语文教学的方向。
第四,素养要自主建构,发挥学生主动性。设计了那么多课文,要老师去教,实际上最后达到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学会写作。所以教材要以此来立意,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空间,因而统编教材创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铺设阶梯,使学生能不一步步自能为写、自能为读。
第五,素养的内容是,要与时俱进。和谐的东西不变,但还要考虑几十年了,还在教老一套,我们与其这样不如返回头看看这些知识是否过时了。
时代在发展,认识在进步,对于素养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今天编写语文教材,教学语文课程,要着眼于未来,因为今天的教科书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未来的一个预言。为什么?因为构成未来社会主体的是今天的学生,我们有怎样的教学,有怎样的教学理念,未来就会培养出怎样的社会成员,而这样的社会成员也会构成怎样的一种社会。
张志公先生十几年前就呼吁“语文教学尤其要着眼于未来,要想到十年八年后教的学生成为社会中坚,那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很富有前瞻性,尤其是今天的信息时代,信息大爆炸,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在今天的时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有怎样的要求,哪些是我们持之以恒没有变化的,哪些是今天这个时代可能格外突出的。如默读能力、速读能力,是否在今天来说显得更重要了。哪一些又是我们现代社会提出新的要求,恐怕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高中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教学与跨媒介的融合。有一个学习任务群,叫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从某种意义上就在解决这样一个素养的与时俱进的问题。
第六,素养的核心是人,根本目标是育人。罗素曾经说过:如果面包养活的是一个坏人,那么从播种到收获一系列的劳动都将毫无疑义。庄子曾经说过:要想保存财务,最好的办法是把它装到一个箱子里,外面加上一把锁,觉得还不够,拿个绳子捆起来,这个对付小偷小摸可以,大盗来了,你已经给他捆好绳子了,他往肩上一扛,整个给你搬家了。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素养核心是人。我们要有全学科的视野,要有全人的视野。
4。未来,事情也许会这样。
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成为教材的设计重心,以课文为中心的教材设计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何组织学习活动将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对单篇课文的精讲细解也许不再那么重要了。
教材将突破封闭的体系,增强开放性,提供更多的选择。课文不再仅仅是呈现在教材纸面上的二三十篇文章,凡是纳入学习活动的,都可以称作课文。教材中呈现的课文,可能真的只是一个例子或者就是一些线索。
与此相适应的,过滤和选择将会成为一种有用的语文素养。教师作为权威,要帮助学生去过滤芜杂的信息,找到真正的资源、有用的资源,对学生来说辨识和选择的能力也将成为应对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个必备的语文技能或语文素养。
个性催生创新。只有一种解读,只有一种读法的时代会逐渐结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允许不同的读法,鼓励真正了个性化创造,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最后,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我们处在一个液态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流动,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语文也是这样的,因此,我们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当你一直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时,你永远都是一个新的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