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长巧引导 孩子爱科学

家教:家长巧引导 孩子爱科学
2018年12月07日 06:25 现代教育报

  儿子总是对知识保持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这是我对他成长过程中较为满意的一点。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注重儿童早期科学精神培养的功劳。科学精神强调的探索、实证、创新等精神内涵,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有方方面面的规范和引领作用的。

  从广泛阅读科普书籍入手

  科学精神说起来很高深,实际上很宽泛,存在于方方面面。儿童科学教育不用过于追求深度而应重视广度,让孩子了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广博,做从小“见多识广”的孩子,儿童早期科学教育中,扩展视野很重要。

  儿子两三岁的时候,我给他选择书籍的时候会偏重选择科学性、逻辑性和可读性都兼顾的读物,也会尽量涉及的方面多一些,自然、物理、人文、科技、化学都有。

  比如《看里面》立体书、《第一次发现丛书》手电筒书、《科学探险手记》拼插模型书,还有《神奇校车》《自然图鉴》等等,都是好看又好玩的童书。现在市面上适合儿童的科学启蒙读物非常多。这些书籍通过奇特的想象,用孩子的视角,紧紧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把各种门类的科学知识都涵盖在里面。书本给孩子最初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精彩纷呈的科学乐园大门。

  各类百科全书也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孩子小一些的时候看不懂这些书,在孩子提各种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当作工具书来翻阅。慢慢地,孩子会养成有问题去书里查找答案的习惯。

  我的儿子现在七岁半,他对各种门类的科学知识仍保有强烈的求知探索欲,也能在科学课上经常给同学们讲解各种事物的原理。目前,他最爱看的是《博物》杂志,每月都盼着杂志寄到家。我们入学前也没有刻意教过他识字,但是他已经能自主阅读《博物》,不能不说这是从小培养的科学兴趣的驱动。

  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在科学精神培养方面,“见多识广”的孩子除了需要从小多读科普读物,也需要多到自然与社会中走走。外界的一切对孩子而言都是新奇有趣的,我的经验是,作为家长带孩子到外面走走的时候,千万不能着急。在外游玩时,家长往往有自己的计划,可孩子却常常蹲在某些完全不起眼的角落不走,与家长希望孩子看的东西背道而驰,我家儿子就常常这样。

  比如我带他去动物园,我原本希望他多认识一些动物,他却蹲在小水池边仔仔细细地看半天:“为什么鱼不会肚皮朝上游泳?”他还会蹲在灌木前发呆,问他看什么,半天才回答:“我在看蜗牛能不能把全部身体缩进壳里。”他还会突然停下来,看看蜘蛛怎么结网。

  这样一路走、一路停,动物园游园计划肯定是不能如期完成,大人也免不了会着急上火不停催促,但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仔细观察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小生物,未必不如走马观花地游玩更让他觉得有意思。从科学精神的培养来说,学会观察现象,并且能从现象中提取信息和提出问题,这是孩子在科学精神实践方面,迈出的可贵一步。

  我们总说教育孩子要慢下来,要蹲下来,在孩子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也是如此:慢慢走,不要催,给孩子充分观察世界的时间;蹲下来,看一看孩子眼里被我们忽视的世界,也许那里藏着更多的意外之喜。

  父母要巧妙正确地引导

  好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引导,要培养有科学精神的孩子,作为父母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作为成人,父母也应该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提高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同时,思考问题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去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而不是主观臆断。这是父母给孩子的身教。

  父母的科学素养也会通过语言影响孩子。比如孩子问的一些“无厘头”的问题,父母也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回答。比如孩子会问为什么哺乳动物都是四条腿,不长八条腿?为什么公狗和母狗的撒尿姿势不一样?……面对各种猝不及防的问题,家长要冷静,知道正确答案的可以给孩子耐心讲解,不知道答案也可以照实承认,并且告诉孩子怎么去找答案。家长千万不要随便扔给孩子不靠谱的回答,因为这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的。

  比如有次儿子看见水黾,儿子不认识,我也不认识,但我告诉他,我们可以拍下图像,回家查书。回家后,我们在书里找到了这种虫子,儿子很有兴趣地读完并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解。有观察、有疑问、有答案,我很为儿子的成长高兴。当然,等孩子再大一点儿,我们还要教他辨别知识真伪,教孩子学会质疑和查证,也是科学精神的内涵之一。

  父母可以是有科学精神的父母,但是我们不一定是全知的父母。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可以教给孩子科学精神,让他自己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文/占爱群(北京育才学校)

家教科学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