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制造焦虑:家长成功“入瓮”

教培机构制造焦虑:家长成功“入瓮”
2019年09月20日 10:19 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教培机构制造焦虑 家长“入瓮”)

  “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

  暑期里,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让何海(化名)莫名焦虑。

  在“暑假逆袭”“弯道超车”“上课外班‘抢跑’才可能赢在起跑线上”的喧嚣声中,超前教育和焦虑营销成为培训机构吸引生源的两大法宝;需求膨胀但市场准入门槛低,部分课程质次价高。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培训机构“制造焦虑”

  “220-173=47,仅剩47个名额了!”

  “仅剩43个名额了!”

  “再不下手赶不上了!”

  某机构招生老师在微信朋友圈用“减法”营销“制造焦虑”,营造“抢到”就“赚到”的氛围。

  一些已经报名参与春季班的家长,为了在暑期“续班”,还要登录APP线上抢课。助教老师一轮接一轮的倒计时“读数”更让气氛愈加紧张,全家为了“抢”一个课外班严阵以待。

  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已然“成功”地“感染”了家长们。

  北京西城区家长冯欣(化名)的女儿9月开学升入新初三,在这个京城最“火热”的季节里,冯欣母女每天往返于西城的家和海淀的培训机构。冯欣说:“一天上四门课的不算多,还有一天上十个小时的呢。”

  暑假里把孩子送进“高中衔接课程”的还有河北的家长赵晓娜。赵晓娜的孩子今年刚参加完中考,各种高中衔接课程在孩子中考前就开始“轮番轰炸”。机构的老师还在耳边不断地“贩卖焦虑”——“现在严格按照交钱顺序给学生排位置,再不交钱就只能坐最后一排了。”赵晓娜连说自己还算“幸运”,至少“抢到”了火爆的课程。

  有着多年中学教学经验的赵桂琴老师告诉记者,如今课外辅导班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自以为在课外班学过的孩子课堂上会有懒学等抵触情绪,但其实并没有扎实掌握知识点,“就像吃了夹生饭,消化不了,久而久之,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真金白银能否换到良师为伴?

  家长不惜花高价将孩子送到辅导班,获得的是优质教学还是心理安慰?

  在北京海淀区某培训机构的暗访中,记者随机与一位名叫王皓的“老师”聊起“机构教师是否需要教师资格证”时,他一脸惊讶地表示“不清楚”。同时,王皓也并不知道他工作的培训机构是否具有营业资格,因为,其他的“老师”和他一样,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一名完全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教师资质的大学生,就担起了授业解惑的责任。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记者查阅了六家包括线上和线下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招聘要求,仅有一家机构在要求中注明“需持有教师资格证”。王皓说,“在很多机构,教师资格证仅仅是简历和面试中一个‘锦上添花’的选项。”没有合格老师,没有营业资质,这种培训班不仅培训质量堪忧,甚至学生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

  与此同时,学费之高令人咋舌。记者电话咨询了一些课外培训机构,“新东方”初三一对一数学课一次2小时,费用为每小时400元;“学而思”高三的各个科目一对一辅导折后价998元每节,如果三科连报价格还能额外优惠。

  目前,全国并没有一份针对培训机构统一的收费标准或规范。根据多位家长提供的信息显示,全国范围内,一对一培训课程价格每节课从200元到1000元左右不等,短期培训也多为千元起步。一些非正规的培训机构无视办学资质和师资力量,价格却向正规培训机构看齐。以王皓所在的辅导班为例,他的工资为每节课300元,可想而知学生缴纳的费用会更高。

  牺牲学生假期喘口气的时间来“疯狂”补课,最终能消化多少?

  “假期为学生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从书本试卷中抬起头喘息休息的时间,更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实际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 一位网友说。

  实习编辑:崔凤娇

  责任编辑:潘程

圈妈课堂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