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不同橡皮帮家长发现孩子的自我管理

五块不同橡皮帮家长发现孩子的自我管理
2019年11月13日 11:57 上观新闻

  (原标题:五块不同橡皮帮家长发现孩子;家长闪送帮不了孩子自我管理)

  现在有些家长在微信群热衷上传个人资料,参与竞选家委会成员,微信群结果成为了家长秀场。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好家长”,究竟是怎样的?家长如何把握与老师沟通的频率?和老师的教育理念有冲突时,该怎么办?……近日团市委、市少工委“名校长公益大讲堂”上,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姚凤认为,一个“明事理、明自我”的家长,是学校心目中的好家长。

  面临幼小衔接,家长纠结:孩子要不要提前学点什么?姚凤坦言,现在的家长往往有两个误区:一部分家长认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觉得一定要学点什么东西,才可以做好幼小衔接;也有一部分家长认可“快乐教育”,幼儿园不用学,小学都会教,不用那么急……这两种观点其实都存在误区。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小学“零起点教学”就是什么都不用教,“等第制评价”就是不用分数评价,没有任何压力。姚凤说,其实,“零起点教学”只是针对学科知识而言不提前教,但是,学习习惯等需要有养成的基础;“等第制评价”不再用分分计较的分数评价,但依然有ABCD更为细化的分项指标,方便师生、家长清晰地看到孩子在学科学习中的优势和问题所在。

  课堂上,五块不同的橡皮,可以帮助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姚凤列举了五块不同橡皮的案例:第一块光滑完整的橡皮,一看就是孩子上课不开小差,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第二块橡皮上有一个小洞,孩子偶尔无聊,开开小差;第三块橡皮坑坑洼洼,说明学生经常走神,容易分心;第四块橡皮则已满目疮痍,说明孩子整节课都没有好好听讲;第五块橡皮,干脆在一堂课后就不见了……孩子一定存在不少学习习惯的问题。家长由此可以悄悄对照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块橡皮。

  不管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共性角度,姚凤与“幼升小”家长分享了如何关注培养四个孩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自我管理能力,她建议家长从物品管理能力、阅读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四方面着手。综合日常数据发现,凡是经常送东西到学校的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的学习也会呈现出相对困难的状态。“家长的闪送并没有帮助孩子记住下次自己拿东西,反而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经常挂在嘴边对家长的埋怨——都怪你没有给我放好。”姚凤建议家长要遵循“三不原则”——不插手,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不闪送,自己忘记了需要自己解决问题;不批评,一边询问孩子如何解决,一边帮助他一起后续想办法记住。

  对于阅读管理能力,姚凤的“三字建议”是,第一个字是“杂”,鼓励开卷有益,不要限定某一类书;第二个字是“亲”,建议亲子阅读,家长陪伴亲子阅读,增加趣味,让阅读不寂寞;第三个字是“碎”,建议碎片阅读,饭前、睡前,公园小憩等碎片时间,养成日复一日的持久阅读习惯。

  她坦言,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容易形成“今天的错误犯了、明天照样犯同样的错误、似乎不长记性”的现象。她建议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日常生活“三步训练”:不忘明天——抵制诱惑——延时满足。如周六时,拿着孩子最喜欢的三包零食告诉他,要和他玩个游戏。先给孩子两包零食,并告诉他今天可以吃一包,明天可以吃一包。如果孩子能今天吃今天的、明天吃明天的,明天就奖励他第三包;但如果他今天把两包都吃完了,那么奖励的第三包就没有了。如果他没有遵守规则,游戏失败了,他不能得到第三包零食,家长手中的第三包零食则当着他的面拿走……照常两周后,第三周重复这个实验,就会发现孩子慢慢有了忍耐和克制,这样的一种有意识训练逐渐形成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情绪管理方面,家长一定要关注“三个避免”,即避免自我、自满、自私。从日常家庭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家庭的“大家”概念,千万记得不要拒绝孩子和家长分享的好意,高兴地接受他的分享,有礼貌地向他道谢,让他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切忌千万不要以分享为乐来逗弄孩子,孩子分享给家长又拒绝接受,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与人分享了。先从家庭中去孩子中心,才能避免孩子在校园和班级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运动管理能力、劳动管理能力、交往管理能力以及意志管理能力。运动方面,坚持每天动一动、坚持过程记一记、坚持亲子乐一乐。劳动管理能力的养成上,家长放手一点、家务分担一点、志愿服务一点。从孩子角度来说,他们并不是不爱劳动,关键是老师和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意识提供孩子劳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建议家长从家庭生活中的扫地、洗碗、擦桌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开始,放手让孩子试着与家长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学校、邻居的志愿服务性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助人的快乐。交往上,遵守不评价老师、不议论同学、不告状家长的“三不原则”,鼓励孩子学会抗挫力、忍耐力和问题解决力。

  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好家长”是什么样的?如何把握与老师沟通的频率?如果与老师的教育理念冲突,该怎么办?在姚凤看来,一个“明事理、明自我”的家长就是学校心目中的好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频率,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但从学校管理者角度建议以“适中”为宜,不要事无巨细地联系老师,也不要不分时间场合地随时随地联系老师。过多了,老师会觉得不胜其烦;从不联系老师,也会误解家长漠不关心。如果与老师的教育理念有冲突,不妨和老师约个时间面对面真诚沟通,因为教育理念冲突的背后一定是大家站在不同的角色、未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问题,所以还是需要面对面对话,大家都试着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建议在双方都冷静后心平气和地对话。如果实在没有效果,那么只有找校长,相信校长一定会有更理性的视角和更合适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共同为孩子打下“生命的底色”。

  作者 许沁

实习编辑 孙雨欣

责任编辑 潘程

基础教育

想了解2020国际学校招生动态?新浪2019国际学校冬季择校展不容错过!12月1日,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百所名校等你来挑!招生官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扫码报名!

择校展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