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青少年对话科学家:在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200名青少年对话科学家:在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2019年11月18日 11:33 新浪教育

  科学家艾默生曾说:“人们喜欢猎奇,这是科学的种子。”2019年11月17日,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作为未来论坛的理事,科大讯飞将200名孩子带到了现场。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京十二中、北京汇文中学等多所讯飞教育应用校的学生对话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等获奖科学家。科学家马大为、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更是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青少年对话2018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马大为和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青少年对话2018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马大为和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

  在这里,人们在探讨 “第三种中微子震荡模式”和“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尚未走出学校大门的孩子未必能完全听懂,科学的种子却能在心里落地生根。

  清华学霸对话科学家:兴趣源于本能的求知欲

  毕业于北京四中的姑娘潘紫琪是个各种意义上的“学霸”。今年刚被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计算机大类录取的她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其中之一就是科创。正是出于对科创浓厚的兴趣,潘紫琪在高中时代投身科研攻坚,从秸秆中获取了辛烷值达94.9的汽油,赢得了“2019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以及第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能源化学”三等奖的光环和荣誉。

华大学大一学生潘紫琪在对话“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王小云华大学大一学生潘紫琪在对话“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王小云

  11月17日,讯飞专场活动“追星就追科学家”的现场,潘紫琪回答现场学生关于科学探索的问题时笑着说:“上了大学才知道,科学的世界太大了,一辈子都学不完,以前遇到的困难都不能叫‘科学道路上的困难’,顶多算是‘生活上的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与此同时,她以切身经历为例,向在场的学弟学妹言传身教:“不要因为流行或者社会趋势就强迫自己喜欢某一学科。你们只需要对未知的东西保持最本能的求知欲,挖掘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投入精力,这远比勉强自己学一门学科有效率的多。”

  在当天的未来论坛主会场,与密码学家王小云对话时,这个希望打通学科、全面发展的姑娘直截了当地问道:数学和计算机密不可分,未来计算机的发展会不会依赖于数学的进一步进化?

  刚刚获得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王小云做出了回答:密码算法的原理不会改变,它需要处理计算过程,最后还是会归于数学的运算问题。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补充道: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密码学与人工智能、5G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社会需求是最好的兴趣来源,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少年投入数学、计算机学和密码学的研究中。

  潘紫琪强大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知识储备,让科学家们都赞不绝口。她的母校北京四中也是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的应用校。北京四中是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校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北京八中谭振海:对科学的兴趣从日常开始

  来自北京八中的学生谭振海不仅热爱科学,还是学校天文社的成员,对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情有独钟。在与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王贻芳的对话中,他带着对天文与科幻的热爱问道: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时间移民》中提到,如果夸克被击碎,宇宙会变为负片。那么,中微子若被击碎或互相碰撞,会出现什么情况?

  他得到的答案是:以目前的科技研究而言,基本粒子是不能被击碎的,未来也许会尝试击碎它们,这些设想也正是物理学科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之一。

  从学生到未来“科学家”,中间相差的也许只是一颗科学的种子。如何在孩子心里埋下这颗种子?科大讯飞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究。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光、水一样不可缺。好比谭振海,他就读于北京八中素质班,据他介绍,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开设了诸多社团,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确保学业“深度”的同时,拓宽眼界的“广度”。

  2015年,北京八中开始建设数字校园,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探索,这一探索正是在科大讯飞的助力下实现的。依托讯飞智慧校园的生态平台,在管理层面,北京八中建立了信息中心,作为全校信息化和网络统一管理的系统;在数据层面,北京八中建立了校级的数据中心,通过多维度统计报表、实时数据监控,为学校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撑;在应用层面,学校从自身需求出发,建设了众多系统,如社团管理系统,对多样化的社团组织进行统一线上管理,留存活动记录,设定合理的积分评定体系,充分展示学生风采。

  这样的智慧校园为学生挖掘潜能、探究科学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甚至于,不用刻意引导,习惯了信息技术深入日常生活点滴的学生们自然会对科技产生出浓厚的兴趣。

  讯飞科学家对话青少年:大胆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

  这次未来科学大奖机会难得,科大讯飞不仅把几个孩子送进了主会场,还设置了“追星就追科学家”专场。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邀请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马大为一起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在你们这个年龄,争取多开几扇窗,多看看世界。如果一个人能在年轻时就能找到自己心中热爱,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杜兰看着这群脸上写着期待的孩子们,有感而发。她说,在自己上学的年代,大家为生活考虑,选择专业时会考虑什么是最热门的,什么是最好找工作的。但现在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不要给自己设门槛和框框,要大胆选择和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

  学习本身也是一件需要动脑筋的事情。杜兰表示,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多借助工具,比如科大讯飞推出的讯飞学习机,能在测练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从而为学生推送不一样的题目,帮助学生打好学科基础,也为日后探索科学的道路打好基石。

  参与现场交流环节的龙樾实验中学学生杨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坦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曾有过迷茫,即便自学了很多科目,要将这些科目融会贯通,依然会觉得吃力。

  杨战表示,这是因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于是,他通过讯飞学习机分析出自己最大的弱项——平面几何,并借助学习机补缺补漏,迅速找到自己的差距和提升重点,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2018年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马大为同样鼓励青少年们多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未知世界。他谦虚地表示,自己这一辈人并不是真正的“创造”,而只是“追踪”和“模仿”。等在座的青年学生投入科研时,才需要实现真正的“创造”,因为那时世界上已经没有可供模仿的东西,谁能首先在更高的领域取得突破,谁就能领先世界。

青少年获颁未来小科学家激励证书青少年获颁未来小科学家激励证书

  “创造”和“突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领和指导。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深耕15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师生提供智慧课堂和大数据精准教学等产品和服务,让老师和学生实现减负增效。目前,已经有35000多所学校、1.4亿师生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应用红利。

  “科大讯飞要做的是让每个孩子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适应未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说。在信息时代,青少年的视野日益开阔,梦想得以放飞。未来,科大讯飞还将搭建起更多平台,鼓励更多的青少年走上科学之路。

想了解2020国际学校招生动态?新浪2019国际学校冬季择校展不容错过!12月1日,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百所名校等你来挑!招生官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扫码报名!

择校展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