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记:留学生的节日情结
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飘洋过海到英国,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编者
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圣诞节快要到来。学校窄窄的街道、宿舍总是缺暖气的老接待处、整个冬天晒不到阳光的小店,都不知从何时起沾染上了圣诞的味道。各色圣诞树、吊饰、彩灯,给冬日里阴郁的英国穿上节日的盛装,又温暖又喜庆。看着记事本上一个月之久的长假,大学生们心里的快乐也都是不言而喻的。
小的时候,面对那些放长假的假期总是感到极其欣喜。节日,意味着不用上学,意味着没有作业,意味着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去游乐场、动物园!于是,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总是懒洋洋地睡到太阳高照,然后吃着薯片看电视,颇有学生阶级大罢工之感。十一国庆节,总会出门旅游,然后面对熙熙攘攘躲不开的人群深感举国同欢。然而元旦节总是让人有些抑郁,因为期末考试的战鼓已经敲响,假日的喜庆被无情地打破。由春节主导的寒假里,可以与大家庭欢聚一堂,吃年夜饭、收压岁钱纵然无比开心,却依然更喜欢暑假,因为可以吃冰棍、去游泳,更重要的是它比寒假长得多。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很多节日,是因为假期才有了意义。尽管事实相反,是因为那些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才会放假。对节日的浅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出国留学的背井离乡而改变。
原本觉得那些节日只因为放假才美好,却发现当它们失去假期时,才真正显得珍贵。表面的、无关的东西全部褪去,节日的精髓浮现出来。中秋节时,与同学凑钱,去中国城买来在国内不屑一顾、在异国却昂贵得让人惊讶的月饼,坐在清冷的月光下,尽力地去感受天涯共此时。清明节时,在东南亚赤道明媚灿烂的阳光下,回想江南濛濛细雨中带着春寒的一丝忧伤。国庆节到来的凌晨,宿舍里中国留学生聚居的楼层里,会传来整齐高亢的国歌声;如果碰巧是个阅兵日,就更不知有多少人守在网络不稳定的机房里,期待看一场断断续续的阅兵仪式直播。除夕夜,中国留学生们厚着脸皮请求舍监全天开放食堂,济济一堂地聚在里面,看着 一年不如一年的春晚。当对着电视调试半天,屏幕一角出现CCTV字样,音响中传出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声音时,大伙儿欢腾了。看完春晚,也不舍得就这么睡了,回到房间,三五室友拿出藏得好好的小酒一瓶,举杯遥祝远方亲人,盼着他们的鞭炮声更响一些,盼着他们尽管少了儿女绕膝,仍能过一个欢乐的佳节。
很多时候世事无奈,自从15岁离家,已有五个年头没能在家中度过春节。现在在英国读三年大学,春节也是没有假期的。圣诞节慷慨的长假,再长也无力够到春节的边儿。大学毕业之后,如果依然在外闯荡,一定能在春节休到假吗……经历相近的朋友们曾经聚在一起开玩笑,说起不知这一辈子还能在国内过几次春节。对这貌似夸张的讲法,大家都会心地打着哈哈,只是眼底又分明含着一丝惶恐与心酸。
这恐怕已经不是单纯对失去节假日的遗憾了,而是担心失去节假日背后的那些东西。与家人的隔阂,与旧友的失散,与中华文化的疏离。节假日原来是社会对历史文化传统中重要事件、观念的认可和纪念。比如在英国,从学校在圣诞节和复活节方的两个一月长假,就可看出当地人对这两个节日的重视,以及宗教对这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也的确张开双臂,拥抱全新的节日。在西方社会里过洋节,的确令人大开眼界。我们在感恩节时吃到香喷喷的火鸡和南瓜派,在万圣节party上嬉笑着装神弄鬼,在圣诞节走在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买各种大减价的商品。
至于华人的传统节日,总可以在唐人街与新朋友共度。虽然过节时没有亲人在身边,但是科技的发达让我们将地理上的距离缩短到薄薄一层电脑屏幕的厚度。没有了假日,心中对这些传统节日的理解和珍惜却深了一层,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面对这次漫长的圣诞假期,很多留学生早早地订了回国的机票,另一些不回家的则叹道,以后恐怕就要把着圣诞节当做春节过了。可是这又何必,我们来体验全新环境,就该把当地的重要节日原汁原味地过出来,和当地人一起庆祝,理解并分享他们的喜悦。华人传统的节日,虽远尤近,只要心底存着那份情感,就依然属于我们。
多少千古名句,是对着元夕的阑珊灯火、中秋的一轮孤月、重阳的一樽残酒而写就。理解节日的真谛,往往要靠的是唯美缺失感,而非一味的欢庆。与华人传统节日暂时的疏离,是留学生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这代价换来的,是对世界上其他美好节日的广泛体验,也是对那些原本或许不甚在意的节日的真正的理解与珍惜。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