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基于网络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网络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http://www.sina.com.cn 2004/02/24 20:20  英语辅导报

  摘要:本文论述了多媒体网络的定义以及对英语教学的支持,通过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同时也谈到了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研究、模式开发日趋深入,网络对教学的作用与潜能愈加凸现出来,尤其在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策略方法与学科整合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在探索利用网络构建自主性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情境设计、信息收集、自主研究、协作讨论、信息交流与反馈等方面的探索。

  一、什么是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服务器、交换机、教师主机和学生工作站联接而成,教师通过主机可控制整个网络的每一个终端,与学生进行交互会话,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首先在局域网(如校园网)中进行学习,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查找资料,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进入因特网(Internet),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

  二、网络对教学的支持

  计算机网络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和超越时空性等技术优势,创建了一个新型、开放的学习环境,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条件。网络对英语教学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性支持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消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挂图、实物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而这令人兴奋的一切精彩内容,仅仅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够把完成的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课堂,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2.人际性支持

  1)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环境,在虚拟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日益平等化。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权威地位,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性的。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随着多媒体网络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学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得以逐步实现。网络环境下,教师只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出现,不再是惟一的知识源,其主要任务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群体化的协作学习。网络上的"群体",并非指在地域空间上所划定的集群,而是在网络支持下的虚拟电子课堂的集合。在网络中,研究者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地相互联系、相互分享,交流他们的心得、信息及研究成果,进行协作性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发挥学习者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们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对学习内容考察、协商、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3.管理性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诸要素的管理,包括对网络资源、学生档案、学科专家档案的管理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和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教师辅导介入适度。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必直接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尽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但仍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教学活动以学生自行设计学习过程为主,教师主要是起组织、指点和评价的作用,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SEFCBOOK2 Lesson 34 Saving the Earth一课的网络教学中,教师在提出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的问题之后,让学生独自通过网络发现、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同时,教师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利用网络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

  在教学当中,我们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这是其独立发现、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网上提供的知识材料数量之丰富、媒体之多样,远非传统课堂教学能比。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主要是声音和文字,一些知识需要想象和联想。而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学主页,知识的呈现方式已不再仅仅是文字和声音,还有图像、视频等。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问题情景或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3.明确清晰的任务驱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维持学习兴趣和动机。任务驱动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表达要清晰、易懂,使学习者能够集中精力于所要进行的活动上,其二,在总的教学目标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子目标;其三,任务目标跨学科,注重培养人文精神。例如:"Saving the Earth"一课所设定的任务是利用因特网探索How to save the earth。任务之一是制作一张概念地图,表示出"The places where the damage has happened"在世界的分布及其面积。任务之二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论据和观点,用英语写一篇环境现状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小论文放在BBS论坛上或用e-mail发给自己的朋友和亲属。

  4.教师的适时监控。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目标是确定的。在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对教学无意义的信息资源,通常这些无关信息更容易吸引学生、对教学产生干扰,为了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漫游,教师要在其学习过程中适时监控。例如,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给学习者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要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同时教师对每一任务目标的完成要在时间上予以限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省调整的策略,尤其是在运用多媒体网络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更应如此。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工的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伸"六个环节。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如下(图一)所示:

  这种全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特点是:(1)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2)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它保留"传递-接受"教学活动进程,同时吸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在"传递-接受"教学活动进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而进行的"人-机"交互或"人-人"交互,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发现,让每一位学生实时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的,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了个别化教学;此外,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使学生主动地从课堂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访问相关知识网站获取所需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案例

  下面以在高中学生中通过借助网络进行Saving the Earth(SEFCBA Lesson 34)一课进行教学为例,来探索英语网络教学的模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访问"黄河风情"站点(www.yellowriver.org),并提出问题:

  为什么古代的黄土高原富饶丰美,而现在却是千沟万壑,满目疮痍?为什么黄河上游清澈明净,而下游却污涝混浊呢?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相关站点、链接进行访问,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自主学习,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时的教师成了真正的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

  2.提出问题。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借学生思考:"Why is the area of desert growing every year?""What can be done to stop land from turning into desert?""Whatis the general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Whatproblems do lakes have?",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师成了真正的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3.个人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并浏览教师所提供的网站,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①环境论坛(gbj.grchina.net)

  ②绿色长城(www.greengw.com.cn)

  ③新疆草原存在问题(www.xjwlptt.net.cn/xjeph/epb-2r3.htm)

  4.协作学习,完成意义建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问题探讨"。

  (1)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提出讨论题。

  (2)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进入"学生论坛"发表看法,以达到意义建构。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必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组织,有时还需要引经据典,然后用Word发布到"学生论坛"的留言薄中,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咨询。

  (3)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意义建构,教师将要求学生解决新的问题。此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需要及时处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控,引导学生协作学习。

  5.课题小结、网上展示与交流。

  教师演示进入网站的作品展示区域和上传的方法,让学生上传作品。学生把自己的或小组的作品保存好以后,向网站的作品展示区域上传,可以先下载别人的作品,再进行评价,也可以在BBS论坛上提出建议。当你看到别人对你作品的评价时,你还可以再加以改进。

  教师必须对学生能否迅速获得所需资源、协作学习的情况是否达到意义建构、对环境保护是否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6.网上反馈测评。

  教师通过管理系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正确率进行监控。根据计算机反馈的在线练习完成情况,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学生进入"学生自测",完成对Saving the Earth的知识测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另找时间上网完成练习、网上提问,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7.课后延伸。

  网络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革命,网络也使学习成为了一种乐趣。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库,成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首选工具。一节课45分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却相应的拥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自觉的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在本节课后,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了解关于世界环境现状的一些知识,或者进一步修改自己的网页,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六、结束语

  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英语教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教师创设一个有效地支持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激发学生通过网络对信息的查询、收集、筛选、抽取、重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使之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和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我调控。

  网络为教学提供了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于基于网络下的教学这种模式,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才能真正地发挥网络的作用,充分展示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教学模式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成文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英语教育研究,2003,(3).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3]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文/江西成文辉;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2003年第10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