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师徒制指导模式 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师徒制指导模式 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2021年06月09日 14:53 新浪教育 微博

  为帮助考生及家长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高校招生政策、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2021新浪&微博“高校驾到”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做客新浪,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及2021年最新招生录取政策。本期“高校驾到”栏目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冯杰梅以及科研处处长王炜。

左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 王炜   左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冯杰梅  左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 王炜   左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冯杰梅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浪教育,我是主持人承皎,目前您所关注到的是2021新浪微博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高校驾到。在本期节目当中,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冯杰梅冯主任,以及科研处处长王炜王处长,欢迎二位的到来。

  首先先请冯老师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冯杰梅:好的,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先简要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隶属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大依托于社科院优质的学术资源,志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并培养党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卓越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虽然说学校是2017年才成立,但实际上并非是零基础办学,学校是在40多年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科研力量和导师资源,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本科生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且在2020年9月,社科大在原有7个本科学院, 3个研究生学院,以及17个研究生教学系的基础上,组建了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的学院。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将实现科教相融合,校所优势互补,也就是社科大和研究所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主持人:谢谢冯老师。中国社科大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冯杰梅:应该说社科大一直在探索适合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从2017年大学成立之初,就摸索出了一套社科大的办学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师徒制的指导模式,也就是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本科生的学业导师是来自社科院和其它知名专家学者来担任的,平均每位导师指导大概2-5名同学,目前已经相继为各个年级的同学配备了学业导师。仅2020级的同学就有230位导师。

  第二,本硕博资源一体化。学校大力向本科生阶段导入研究生的教育资源,比如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还有研究生课程选修,以及名师进课堂、名师系列讲座等等。学校也形成了岗位教师、特聘教授、专任教师、研究生导师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目前组建了科教融合的教学团队有210个。

  主持人:所以说咱们的师资力量还是特别强大的。

  冯杰梅:是的,第三个特色是深度国际化的培养。社科大充分利用社科院高层次的国际合作网络,并且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而且也是加大引进优质的国际学术资源,为本科生提供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开拓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四个特色,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学校根据本科生的特点,为本科生单独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以此来提升同学们的科研能力,设立了包括课题研究、读书会、项目小组以及学术竞赛、成果奖励五位一体的科研管理体系,稍后我们的王炜老师也会给大家来进行介绍。

  第五个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社科大是精英化的培养模式,每个专业招生15到35人左右,为同学们提供有序的辅修专业和转专业的机会,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主持人:谢谢您刚才的分享。今年中国社科大在招的有哪些专业?哪些是比较优势的专业?

  冯杰梅:近几年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目前是400人,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和历史学六个学科门类。而且从教育部2019年实施一流本科建设“双万计划”以来,16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有13个专业都入围了“双万计划”,其中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汉语言文学、英语、广播电视学、新闻学、经济学、历史学这十个本科专业入围了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像财务管理专业、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以及哲学,这三个专业是省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实每个专业都各有特色,我们也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了解自身,从兴趣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来报考。

  主持人:在您刚才提到的这些专业以及学校的其它专业,在招生方面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冯杰梅:这也是广大同学和家长比较关注的,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学校的录取原则主要是“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在录取分配专业的时候是按照高考的实考分数进行录取,也就是在分配专业的时候是“裸分”进行排序,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各个专业之间不设级差,没有单独的体检和面试。这是学校主要的录取原则,就是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

  第二,因为每年接到考生和家长咨询的时候,大家都会很关心社科大的提档比例到底是多少,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社科大在目前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是在105%以内进行提档的,实际上我们大部分都是按照百分之百进行提档,也就是说如果服从专业调剂,没有其它特殊情况,一般是提档不退档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也欢迎大家报考。其它更多的详请,欢迎大家关注今年社科大的招生章程。

  主持人:谢谢冯老师。在大家的印象当中,中国社科大可能是一所更偏向于文科类的学校,在招考的过程中是不是文科生更占有一定的优势呢?理科生的录取情况又如何呢?

  冯杰梅:应该说社科大的确是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为主的一所大学,但是大家可能会有所误解,认为社科大是不是只招文科生,不招理科生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有很多专业是面向理科生有专业计划的,而且刚才其实前面也介绍了,是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计划上,可能理科专业计划相对稍少一些,但实际上我们在专业投放和安排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目前学校在经济学院、商学院以及法学院、社会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这五个学院都是有理科招生计划的,而且同样我们的理科同学在社科大也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同学们都在国内外的竞赛当中多次获奖,举个例子,比如每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同学多次获得一等奖。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们两个参赛队伍获得了包括特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在2021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在中文比赛当中我们也是获得了一等奖,包括英文比赛也获得了一等奖,而且中文比赛获得了“最佳检方律师第一名”在内的7个奖项,涵盖了包括这个比赛当中关于检方和政府方所有庭辩类的奖项,应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当然同学们也在很多其它的比赛当中都有获奖,理科同学同样在社科大有发展的空间和施展的舞台。

  主持人:所以中国社科大不仅是文科强,理科也是毫不逊色。除了您刚才说的学科优势之外,学校在国际合作上能够给学生提供哪些支持?

  冯杰梅:前面我们也是有简要的介绍,社科大充分利用社科院的高层次的国际合作网络来深化同学们的国际化的培养,同时也大力引进优质的国际学术资源,也为同学们提供多元化的国际教育。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和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明尼苏达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等,目前是与70多所海外知名的高校和机构签署了国际合作协议,应该说学校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地拓展,而且国际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也是不断地提升。

  而且自大学成立以来,学校也是积极实施学生的海外学习交流支持计划,来选拔同学参与国家公派项目或社科大的海外培养项目,而且设立社科大的海外培养学分项目和短期海外研修项目奖学金,目前共派出了632位同学到国外/境外参与学习,目前受疫情的影响,也会参与一些线上课程学习;其中本科生参与就有290人。

  主持人:非常感谢冯主任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彩的分享。接下来就有请王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本科同学在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方面都有哪些做法呢?

  王炜:刚才冯主任介绍了,我们学校是研究型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我们大学非常重视对本科生的科研习惯的养成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的培养。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为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新苗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下,我们设立了四类项目。第一类项目是课题研究项目,学生在自己的学业导师的指导下,确立一个小小的题目,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按照这个题目、按照这种科研课题的形式,不断地推进,最后写成一个小小的论文,然后结项。在整个研究的过程当中,提前熟悉了科研的整个流程、学习的过程,也学习了如何展开这种科研,从这方面对他们的能力进行了培养。在新苗计划之下,我们还设立了学术团体项目,也就是说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自己的特长,三个人、五个人或者是十几个人设立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题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这种学术沙龙,开这种研讨会,尤其是在这个项目里边,我们鼓励学生创办自己的学术刊物,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哪怕是小小的发表在自己自创的学生刊物里边,目前我们是已经批准了20多个项目,连续正式出版的学生自创刊物有4项,还有2项今年推出了创刊号。

  主持人:您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哪些吗?

  王炜:比如说政府管理学院的本科生自己创立了一个杂志《政言》,从封面就开始选择在政府政策研究方面的内容,有封面寄语,里面是向全校的本科生征集有关政府管理方面的小论文。他们还可以向校外的同学们征集,经过非常非常复杂的、认真的审稿,决定什么稿子录用,什么稿子不录用,所有的编辑、选稿,所有的审核都是本科生自己完成的,指导老师在里边做一个校稿的工作。也就是说主角是本科生。

  主持人:主要工作是学生自己负责,老师起到一个辅导的作用?

  王炜:老师起到一点点把关的作用、一点点引导的作用,他们这个刊物已经出了三年了,每年至少两期,他们计划是每年出四期,从目前来看效果非常好。我们在这个项目里边就给他们支持比如排版的费用、出刊的费用、做研讨的费用,学生们的自己很有限,但是用在刀刃上,效果就非常好。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在新苗计划下面设立了读书会项目,以每个学院为主体,老师们选一些名著,在课外的时间带着十个学生、二十个学生深度地精读原著,在整个研读的过程中提出答案,同学们互相探讨,最后在结项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读书报告。这个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另外一个项目是刚才冯老师也介绍的,比如说法学院的国际法庭项目,还有经济系的数学建模项目,还有计算机教研部组织的计算机编程这种比赛,他们平时需要训练,比赛的时候需要的一些费用,比如出差的费用,像这样的项目,我们在这个项目里给予支持,这几年来效果非常好,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也就是说从2018年到2021年立项已经完成了,从我们的科研经费里拿出来300多万用于本科生的投入,现在执行完的是220多万,一共立项383个项目,评出55个优秀项目,参加的人数达到1200多人次,有的时候是同学参加项目的。学生比如说获得结项证书,获得优秀项目证书,还可以在申请奖学金的时候,在申请读研究生的推免项目的时候可以加分。所以,学生们也非常欢迎,也非常踊跃地参加。

  主持人:在您刚才提到的这些项目当中,比如说立项咱们学校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吗?

  王炜:我们在立项的时候并没有设立特别严格的名额,也就是我们发了项目通知了,学生们踊跃地申请,我们对他们的申请书进行筛选,再加上学院的推荐意见。只要是题目小的,可以操作的,有一些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所裨益的这种研究课题我们都会给予支持的。所以,立项面挺大的。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除了您上述提到的这些情况之外,咱们在制度上还有哪些保障吗?

  王炜:我们为了人文社科新苗计划的推进,我们特意去编制了《人文社科新苗计划管理规定》,从立项,从经费管理,从评优,都是有制度来保障的。

  另外,我们科研处还有学生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发表的这些论文,哪怕是在普通的学术刊物上,只要在学术质量上有保证,我们经过评审,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另外,今年我们对本科生的新苗计划里的科研项目优秀的论文,我们给他出了一本论文集,在社科文献出版,最近要开发布会。

  这些都是在本科生同学们的踊跃参与下他们取得的成果,我们都为他们高兴。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非常感谢您为我们进行了这么详细的讲解,也再次感谢二位老师今天能够做客我们访谈间。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会!

扫码关注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