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双一流"引导高校更好地做减法

陈志文:"双一流"引导高校更好地做减法
2022年02月17日 17:10 新浪教育 微博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与第一轮“双一流”名单相比,一个突出变化就是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更重要变化则是,新名单反映出的“双一流”建设指导思想与思路的变化。那就是强调以学科为基础,以国家需求为核心,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高校建设体系。

  “双一流”建设2015年8月启动,它是在211、985工程基础上,基于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在高原上建高峰”。笔者更愿意将之理解为,这是新时代对高校发展模式的改变:调整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高校重新“塑形”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质量发展之路和内涵式发展之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改进50年代院校调整的不足,我国高校开始向综合型迈进。伴随211、985的实施,尤其是高校扩招的推进,我国高校发展进入一个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大而全成为这一阶段高校发展的主流模式。理工农医人文社科,什么专业都要办,很多高校学科专业动辄超过70个,甚至超过100个的也比比皆是。如果说50年代大办单科性学校存在历史的局限性,那么都向综合性大学迈进,是近20年来高校发展的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更强调特色与内涵式发展,而不是规模。这其中的核心与落脚点,就是学科建设。一所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必然也是一流高校,而不在于学科多少。最典型例子莫过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这所高校长期以来学生规模仅有2000人左右,学科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理工科专业。但截至2000年,加州理工有7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位图灵奖、4位菲尔茨奖,在世界各种大学排名中,它都遥遥领先。

  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除了原985、211高校,新入围的25所高校中,除2所是综合性高校外,其他23所高校都是特色鲜明的单科性学校。应该说,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大部分重点建设的学科都迈上新台阶,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科方向上。“双一流”启动后,一些著名高校纷纷做减法开始瘦身,放弃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专业,比如兰州大学停办教育学院曾引起颇多关注,中国科技大学也停办公共管理学院,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又纷纷做加法,抢办医学院,先后有近20所高校提出创办医学院系。同时,大量学校把化学、材料、生物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却受到冷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领域是论文的高产区。同时,建设学科局限于一级学科也带来一些不足,国家急需的一些二级学科与交叉学科处于盲区。

  还有一个敏感问题,就是对学校“三六九等”的划分。虽说“双一流”启动之初,就吸取211、985工程的不足,明确提出废止211、985这种终身制的做法,强调“双一流”会根据成绩有进有出。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在211、985的基础上,对入围学校划出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其中对一流高校还分出36所A类高校与6所B类高校。这一官方划分,成为衡量高校身份的尺子。一些用人单位据此提出用人门槛的要求,一些高校也把“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高校”作为身份追逐,存在扩张规模的冲动。

  去年底,第23次深改委会议上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第二轮“双一流”的正式启动。新一期“双一流”建设系统总结了上一轮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强调“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对于学科建设,它明确提出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要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夯实基础学科,加强应用学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评价体系上,它也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核心目的还是引导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双一流”是新时代我国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支持部分高校与学科走向世界一流的同时,更要为国家解决发展的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无论如何,这种发展模式都在强调特色,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陈志文双一流
扫码关注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