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半壁江山的县中教育 如何从塌陷走向振兴?

占据半壁江山的县中教育 如何从塌陷走向振兴?
2022年12月22日 09:30 界面新闻 微博

  县中教育的振兴不能再寄托于单一地追求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上。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

  “县中(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在中国整个教育发展格局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县中教育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12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张志勇在2022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上发表上述看法。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县级高中曾扮演重要角色,考上本地最好的县中,基本意味着“一只脚已踏进重点大学”。

  2000年前后,张志勇曾在教育厅任职,分管教师和基础教育。“当时很多城里人愿意到县中读书,县中管得严,学习时间管控得比较好,很多孩子都有很好的升学机会。”

  二十多年过去了,县中教育发生了重大的翻转。随着国家城镇化加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在市场化背景下不断扩大,县中教育的资源配置出现向大中城市集聚和优化的格局,甚至出现“县中塌陷”“县中衰弱”等声音。

  其首要表现在优秀生源的流失。其次,由于教师待遇和大中城市的差距扩大,优秀教师也开始流失。最后导致县中教育质量下降,“孩子们在高等教育中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困难”。

  张志勇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除了上述城乡经济水平不断扩大的经济因素,也有公共政策的偏差,特别是在生源配置上,在一些阶段容忍了市场化机制过渡干预,“我们完全把教育资源当成是市场资源、经济资源进行配置,所以助推了县中教育的衰弱和困境出现。”

  “县中困境是过去县中教育的制度困境造成的,所以要突破现有的制度困境,走出原有的路径依赖,开辟新的制度环境。”张志勇称。

  如何振兴县中教育?

  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政局观。“过去的道路是把所有的资源都集聚在少数班级、少数人上,这种短视功利化的教育,看起来是为了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好的教育机会,同时也剥夺了很多人的教育公平。”张志勇称。

  因此,县中教育的振兴不能再寄托于单一地追求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上。

  其次,优化管理体制,强化省市对县区高中教育的统筹管理。“要把城区高中教育和县区高中教育协调统筹发展,协同发展,而不是搞成课程化、层次化的管理体系。”

  第三,改革经济保障机制,扩大中央和地方对县级高中经费保障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高中县中合理分担经费的新机制。从张志勇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县中的经费85%以上都是由县财政承担。

  第四,教师资源配置。“现在不是(教师)编制的问题,是有编制没有人去的问题,因为待遇保障偏低。”张志勇认为,要想从源头解决问题,就要看国家和省级公费师范教育如何为县中培养师范生,打通优秀师资到中西部县中就业、从业的道路,要在待遇保障体系上创造好的条件,包括住房待遇、补贴、青年公寓等。

  第五,生源配置要改变跨区域,尽快推动从跨区域分层生源配置,到属地化的双向选择同步来配置高中资源的生源。

  最后,在人才资源的保障上,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县中担任校长。通过政策杠杆让农村学子有更多的进入优质大学读书的机会。

  “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已经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去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 | 查沁君

县中高中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