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让学生们用微生物绘画等实验项目来检测课堂所学,“不卷”分数,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 通讯员刘晓艳)大学里,紧张的期末考试正在进行,图书馆里都是大学生努力备考的身影,而天津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必修课的学生们则玩起了绘画和摄影。1月15日,新京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今年学期末,“微生物学实验”一改试卷考试的评价方式,老师让学生们用微生物绘画等实验项目来检测课堂所学,“不卷”分数,重点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据介绍,“微生物学实验”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合成生物学三个专业116名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此次期末考试,学生以自愿报名形式组建科研小组,通过“易错PCR”(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构建表达不同颜色荧光蛋白工程菌株。由于突变蛋白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为微生物绘画提供“颜料”。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画线条,再放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在最恰当的时候定格拍下最美的图片,就完成了一幅微生物画。
同时,同学们还可以自取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拍摄下最美的瞬间,或者剪辑一部颇具动感的小视频作为期末成果。“有同学画了一幅不满意,在实验室‘泡’一天就为了画一幅更好的作品。也有同学从学校湖水中自取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后查资料辨认每一种微生物做成科普小视频,还配音乐和解说,非常棒。”该课程主讲教师王智文介绍,这样的期末考试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也能考察大家微生物培养、观察、无菌操作实验技术和对十余种微生物特性的认知等多种能力,“不仅不‘卷’,还让学生们兴趣盎然。”
王智文介绍,此次“微生物学实验”的期末考试,还以“微生物艺术创作大赛”的形式,邀请河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同学一起参加,以“和平发展,世界共荣”为主题,设置了微生物绘画、显微摄影和短视频三个赛道,让学生们开展创作比拼。
“千里江山——丝绸之路”“等待和平的女孩”“愿和平的星光洒满大地”“丝绸钟楼”“九色鹿”“沙漠驼铃”……记者了解到,一幅幅微生物画创意满满,不少画作还表达出同学们对世界的关注,对科学和自然的热爱。
最终,此次比赛收到微生物绘画作品181份,显微摄影作品117份,短视频作品17份。评审后,微生物绘画赛道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5项;显微摄影赛道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短视频赛道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实验直观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习兴趣”“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参赛学生们评价。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