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考试舞弊典型案例 监考老师组织高考作弊获刑4年

最高法发布考试舞弊典型案例 监考老师组织高考作弊获刑4年
2024年06月06日 15:59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高健)全国高考在即,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组织考试作弊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系监考老师在高考中组织作弊。

  据介绍,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伴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考试作弊犯罪的组织化、团伙化程度越来越高,跨地域、大规模、非接触式的有组织的作弊活动逐步涌现,相关犯罪行为愈发隐蔽。

  少数考试培训机构为牟利,打着“报名调剂”“保录包过”“不过退款”的旗号,大肆向考生提供所谓“助考”服务,诱导考生作弊犯罪。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施行以来,截至2024年4月30日,法院审结的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案件共4007件,判处罪犯11146人,组织考试作弊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秩序明显好转。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突出重点依法严惩:对具有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等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监考老师、教培人员等组织作弊,组织多名考生跨省作弊,多次组织作弊,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等情节的,特别是对组织考试作弊的始作俑者、考前窃题的“内鬼”、多次组织作弊的累犯惯犯等坚决依法从严惩处。

  典型案例

  高考监考老师组织作弊收取33.8万元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之中,陈某是湖北省监利市某中学教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监考人员。

  2020年初,陈某先后邀约谢某、李某军和熊某(另案处理)共谋组织2020年高考考试作弊,谢某联系在读大学生叶某、李某雨、刘某(均另案处理)为作弊传递消息、试题答案等。陈某负责统筹安排,联系考生及家长、收取费用、承担开支、提供试题等,经与多名考生家长联系,共收取33.8万元。

  2020年7月3日至4日,陈某、谢某安排叶某、李某雨、刘某提前入住考场附近酒店。同月5日,陈某购置执法仪、迷你相机等作弊工具,经调试效果不佳遂放弃使用。同月6日,李某军持陈某交给其的准考证、监考证到复印店制作假准考证、假监考证。当日,陈某、谢某、熊某、李某军等人到监利市某高中查看考试环境,后陈某等人与部分考生及家长商谈作弊细节。

  陈某与吴某强(另案处理)协商,陈某承诺给吴某强的儿子提供高考试题答案,吴某强同意利用自身是考场广播员之便,协助将作弊人员带进考场。

  同月7日7时许,吴某强驾车将叶某、李某雨、刘某带进考场。11时许,叶某假冒巡考工作人员被学校老师发现并移送公安机关。

  叶某被抓后,陈某等人立即实施第二套方案,由陈某负责拍摄试卷,谢某、李某雨、刘某在酒店答题,由谢某将答案传递给事前躲藏在考场内的熊某,并让熊某给监考老师送红包。当日14时许,陈某在监利市某中学以监考员身份领取到2020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后,在试卷启用前用手机拍摄试题并通过微信发送给谢某等人,谢某等人在酒店房间答题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陈某、李某军先后自动投案。

  最终,法院以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2万元;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谢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万元等。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