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最后一科地理考试已经结束。专家表示,与往年比,今年试题的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解答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陈红举例,第16题以某流域研学活动为背景,引导学生从流域内水库功能、流域水情监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开发利用等多角度,思考流域的综合发展。其中,第16(1)题在两水库中任选其一作答,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表达和展示空间,展现思维个性和潜力。第16(2)题提供流域水情监测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绘制系统结构框图。
全卷地理图像共计11组,图像类型丰富多样,既有等压线图、统计图、区域图等经典图像,也有学生活动方案略图、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流域水情监测系统模块图等新颖图像,充分体现出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反映课堂表现与学习过程,突出地理思想方法。”陈红说。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试卷紧扣教材内容,与教材设计理念相互融通,注重考查对课内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防止过度的机械性训练。比如,第8题通过对世园会展园造景手法的描述,考查中国河流和省会城市概况。第9、10题需要考生阅读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结合不同岩石、地层、皱褶、断层、化石等特征推测地质现象的时序关联。
在情境设置上,试题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解决。比如,第20题呈现了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前往市内的全国铁路客运枢纽及国际机场开展地理调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借助调查成果,论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