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多个人才培养试验班 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多个人才培养试验班 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
2024年06月19日 17:33 新浪教育 微博

  2024新浪&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高校驾到》重磅启动,在4月-7月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负责人做客,发布最新招生录取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睿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24新浪&微博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访谈《高校驾到》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睿。首先请刘主任跟新浪网友们打个招呼。

  刘睿:主持人好,各位考生和家长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院校性质以及办学特色。

  刘睿:北航是一所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的大学,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当时国家没有制空权,落后就要挨打。1952年10月25日,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八所学校的航空系精英团队合并成立北航的前身——北京航空学院,北航的校庆日就是抗美援朝纪念日。

  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北航的科研、人才培养始终走在高校前列。学校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位列全国高校首位,打造了“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大项目”是指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解决了多项“卡脖子”问题,并将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实验、教材与实践教学案例。

  “大团队”是指近年来,顶尖科研人才不断涌现,入选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657人次,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00位两院院士,其中目前在校工作两院院士37人。

  “大平台”是指北航拥有一大批顶尖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有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全校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科研导师、实验室开放日、微课题”三位一体的科研课堂。

  “大成果”是指近2004年以来,北航荣获15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9项,在全国高校领先。

  主持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北航有哪些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呢?

  刘睿: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航空航天专业是北航最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连续5年世界第一。经过70余年的发展,北航进一步形成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共有8个双一流学科。在顶尖工科、航空航天大类方面,北航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方面具有引领优势;在信息大类方面,北航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在全国居于高校前列;另外理科方面,我们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全国一流水平;在文科方面,我们的外国语言文学,包括公共管理也是全国领先;医工交叉方面,我们的生物医学工程也是经过10余年的建设,成为了全国领先的学科。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北航2024年招生政策的新特点。

  刘睿:北航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分设航空航天、信息、理科和文科四个大类专业,经过第一年的宽口径大类培养之后,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志愿和兴趣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学院继续学习。在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在专业学院内进一步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进行学习。

  2024年,北航新增4个本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试验班,依托4个国家级试点学院招生:飞行器动力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网络空间安全(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围绕“卡脖子”技术,适应国家紧缺人才专业领域建设需求,为关键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在交叉学科方面,2023年起,北航设立“协和医班”,“4+4”培养本博贯通培养医工交叉人才。今年,北航也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发挥北航在计算机领域的核心优势与央财在金融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探索“计算机+金融”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是由我们的信息大类承载。

  主持人: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北航有哪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刘睿: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个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北航还设有未来空天技术学院,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北航未来空天领军计划采取“课程+项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本博贯通八年制培养,由院士/总师/一线专家/学术大师亲自授课。

  同时北航拥有空天力学、计算机科学、华罗庚数学、物理学、化学5个“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同样是本博贯通制培养。除计算机科学外,其他方向都提供双学位培养方案(数学-计算机、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微电子、化学-能源)。

  主持人: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哪些特色?

  刘睿:北航开设理科试验班类(中法工程师学院)。2005年起由北航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共同建立,是国内第一所经教育部审批的中法合作办学工程师学院,本硕连贯培养,总学制6.5年,本科毕业专业为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采取中、法、英三语教学,毕业时学生可获得北航硕士学位与法国工程师文凭或国外联合培养高校的硕士学位。这个是我们的普通专业,学费是5500元/年。

  2023年北航获批中法航空学院,位于杭州国际校园。北航现在有三个校园,北京的学院路校区(信息大类、文科、医工)、沙河校区(航空航天大类、理科)、杭州国际校园(国际化办学)。中法航空学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办学,本科毕业专业为交通运输、飞行器适航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采取六年本硕贯通弹性学制。这是我们的合作办学项目,但是学费也并不高,学费是40000元/年。

  主持人:经过北航极具特色的培养之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去向如何?

  刘睿:北航学生的升学就业概括来讲就是“三高一多”:升学率高、就业质量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重点领域就业人数多。

  2023年,北航毕业生升学率达74.36%,高位稳定。另外,2023年北航本科学生的保研率也达到了50%,在全国位居前列。

  北航毕业生就业既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分布又兼具广泛性。每年有近三分之一毕业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就业,包括我们航空航天的科研院所、商业航空、顺丰、低空经济等。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科研院所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不是学了航空航天就要到酒泉、山沟里。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域为北京,北京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 59.78%。

  另有近三分之一毕业生在IT信息领域就业,包括华为、阿里、头条、快手等等。另外还有近三分之一毕业生选择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就业,其他毕业生广泛分布于金融、电力、汽车、能源等诸多行业。

  北航培养了大批各行各业领域的人才。包括航空领域型号总师总指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歼15、歼31总师孙聪,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都是北航校友;培养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80%的院士,如刘大响院士、温俊峰院士、曹建国院士等;长征系列一至七号火箭所有型号总师中均有北航校友,像长征一号总师韩厚建、长征七号总师范瑞祥、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院士等;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天舟货运飞船总设计师白明生、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等都是北航校友。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本硕博都读于北航宇航学院,目前是我校教职工,也是第三批预备航天员中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同时,我校还为各行各业领域输送了大量精英人才。如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等。

  主持人:北航也是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以及其他领域都输送了非常多的人才,那最后请您为考生送上一段祝福。

  刘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怀梦想,向北航行!我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办主任刘睿,欢迎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注新浪2024全国高考报道,预祝考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刘主任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且全面的分享,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新浪&微博高校驾到栏目,预祝各位考生考上理想院校,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