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24招生5050人 人才培养底蕴深厚

兰州大学2024招生5050人 人才培养底蕴深厚
2024年06月25日 18:00 新浪教育 微博

  2024新浪&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高校驾到》重磅启动,在4月-7月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负责人做客,发布最新招生录取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招生宣传二级主管王瑶。

  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招生宣传二级主管王瑶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24新浪&微博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访谈高校驾到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招生宣传二级主管王瑶,首先请王老师跟我们的新浪网友们打个招呼。

  王瑶: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的网友、各位考生跟家长大家好。我是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王瑶老师。

  主持人: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那历经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兰大也培养出了非常多的优秀人才,那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兰州大学的院校性质以及办学特色。

  王瑶: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兰州大学底蕴深厚,110余年办学历程,创造了化学“一门九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独树一帜地走出了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

  作为一所综合型的大学,我们拥有除了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我们历来以基础学科的研究见长。

  主持人:那其实兰州大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建设,那也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师资力量。

  王瑶:对于兰州大学的师资力量来说,这个话题一直以来被大家所关注跟讨论,因为之前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数量足够在任何一个地区再创办一所实力相当的985。但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这种人才流失的现象已经完全产生了扭转,在我们学校各种人才政策以及从上到下的努力中,我们学校目前每年所引进的人才数量大大超过流出的人才数量。

  目前现有院士(含双聘兼职)23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人员7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56人。近年来也引进了非常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031人,所以说我们学校既有经验老道的优秀名师引领大家前进,那也有非常多拥有创新精神、新的想法和新鲜血液带领着学生们前进。之前所说的“人才东南飞”的现象已经完全得到了遏制,形成了“西北流”的情况。

  主持人:好的,那我们知道兰州大学一直在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发展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那请您介绍一下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对于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又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王瑶:因为兰州大学是一所综合型的大学,我们的学科门类是非常齐全的,所以学校整体的学科发展思路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从考生们的角度来看,在这些学科门类下有着非常多的势专业跟方向。

  在文科方面,我们拥有第一个设立敦煌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跟博士点的历史学专业,也有具备优秀古文字研究基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济和管理专业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对于文科同学来说可选的专业很多。

  对于理科来说,兰州大学作为一所传统的以理科见长的强校,不管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还是地学、大气科学这样的专业都是非常值得大家来考虑的。化学“一门九院士”;地理学“一门五院士”;我国细胞生物学学科奠基高校;创建草原分类体系,坐镇我国草业科学两位院士;作为中国最早设立核科学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为中国核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为国家的核事业的发展撑起了一片“兰”天;大气科学领域也培养了4名院士……整个的理科、基础学科的研究实力都非常强劲。

  那么工科也是一样,我们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也都具备非常好的人才培养传统,前两年我们计算机学院的相关本科生团队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相关竞赛当中都有获得一等奖、金奖这些非常优秀的成绩。

  同样,在医学方面,兰州大学拥有两所西北地区顶尖的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在西北地区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拔尖的。

  主持人:好的那除此之外,同学们也很关心兰州大学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什么?认可哪些加分政策呢?

  王瑶:实际上每年的招生政策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兰州大学今年的招生章程和分省招生计划也已同步在本科招生网跟本科招生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大家可以去认真查阅一下相关的条款就可以找到自己关注的问题的答案。

  以下几个方面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外语要求】今年,兰州大学专业原则上不限制外语语种。

  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物理学类、材料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生物信息学、生态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医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部分课程学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学生慎重报考上述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相关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标准中,对英语能力水平有相关要求,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慎重填报。

  【身体条件要求】体检标准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专业安排规则】我校不设专业志愿级差,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填报情况依次安排专业。当进档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符合专业要求并服从专业调剂者,可录取到未满额的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将予以退档。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

  护理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入校后不允许调整专业。

  主持人:好的,那作为全国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兰州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优化举措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呢?

  王瑶:兰州大学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也是有着很好的传统和传承。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萃英班”,培养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文史哲) 5个萃英班,100%保研,主要去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本研衔接培养。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生态学8个强基班,毕业生100%保研。

  “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为国家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且有志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

  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历史学。

  8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管理学、草业科学。

  另外,进入兰州大学就读的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本专业之外选择相应的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的同学,在学习自己的本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接受其他学科的熏陶,在跨学科、学科交叉的氛围下成长,所以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是非常有利的。

  主持人:好的,那兰州大学也是很多考生都非常向往的一所大学,大家也想要了解一下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样的情况?包括招生类型都有哪些呢?

  王瑶:我们学校今年的招生总计划数是5050人,我们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是有招生计划的,具体以自己所在地方最终发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主持人:好的,那对于想要报考兰州大学的考生,他们在报考咱们学校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王瑶:目前高考已经结束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报什么样的学校能录取?我怎么样才能不浪费我的分数?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建议。

  首先,在报考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去了解这些大学,了解大学的专业。大家心有所属的专业实际上在大学阶段,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大家想象的也许并不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去大学的本科招生网或者相关学院的官网去查询,在人才培养方案里面来看看我们想要去的专业在本科阶段有些什么课程、我们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在未来我们要能去到哪些行业、这个行业是不是我想去的行业……这些信息大家都能在人才培养方案里面得到非常详尽的答案。

  第二,是如何对标的分数排位,如果大家的分数在相关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平均分排位附近,录取的把握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你可以比较放心大胆的来进行填报,那如果你在最低分也就是专业投档线附近的话,我们建议要尽量往前报,才能实现冲一冲的想法。

  主持人:好的,那最后请您为考生们送上一段祝福。

  王瑶: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阶段都可以得偿所愿、心想事成,一定要选择最适合你的专业,因为最适合你的专业才是最好的专业,选择你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同样的,也欢迎大家来报考兰州大学,在985、211、双一流的平台上成就自我,实现自我。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王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且全面的分享,那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新浪&微博高校驾到栏目,预祝各位考生考上理想院校,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高考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