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沉默的大多数”被满屏高分淹没

别让“沉默的大多数”被满屏高分淹没
2024年06月26日 17:02 北京日报客户端

  又到高考“放榜”时。近来,“高分屏蔽生出现了”等多条类似新闻冲上热搜,短视频里考生与家长的喜悦之情溢出屏外。

  所谓“高分屏蔽生”,指的是那些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较高,因此被屏蔽具体分数的考生。寒窗苦读终有所成,考生与家长晒晒喜事,这是人之常情。网友围观送祝福,也有对天道酬勤的期待与认同。

  但“高分屏蔽生”的消息如此密集,也不免有些别扭。要知道,之所以屏蔽高分不予显示,为的就是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等。如今,“某某考生成绩被屏蔽”却被大肆宣扬,那屏蔽的意义又在哪呢?“高分屏蔽生”刷屏,与政策本意背道而驰,倒颇有几分再造焦虑的意味。

  高考出分,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可再看“热搜”之上,似乎只有高分的喜悦,除了“高分屏蔽生”,六七百分的高分考生也是一抓一大把。但稍一咂摸,不难发现其中尴尬:高分考生极其有限,怎么可能“遍地是学霸”?高分之外,更多的是沉默的、普普通通的大多数,失手失意的考生也不少。对高分的过度关注,越来越多带来情绪压力与审美疲劳,很值得警惕与深思。

  何以出现“满屏高分”?除了大多数考生不会特意分享之外,关键还是流量机制推波助澜。高分考生自带流量,媒体平台一拥而上,自然就推高了其关注度。此外,也不乏一些营销号刻意渲染高分、制造焦虑变相卖课。更有一些人编造高分视频,博眼球,赚流量。一来二去,大家视野里自然都是“高分”“学霸”了。对此,相关方面需要及时出手,刹一刹拿“高考高分”当流量密码的歪风。

  人生是旷野,而非单行道。高考分数或高或低,都不是奋斗的终点,比起关注既定分数,理性规划未来方向更重要。我们身边,想必也有发挥欠佳的考生,他们除了郁闷、失落之外,更多在为前路发愁。学校、家长乃至相关方面,有没有多多关心他们有什么计划考虑、需要帮助之处?既然总说“不以分数论英雄”,那就不能过度关注炒作“高分”,而忽视对学生的长远教育与引导,否则对整个社会良好教育心态的养成有害无益。

  “满屏高分”之外,普通人的奋斗同样精彩。为高分鼓掌,也看得见“沉默的大多数”,传递“无论分高分低,只要奋斗了就无悔”的价值理念,这才是一个理性的不功利社会该有的样子。

  晁星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