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 > 正文

我作为小资而听的音乐

http://www.sina.com.cn 2001/06/01 16:53   三联生活周刊

  [迈克尔-波顿]

  据说在美国曾有过一项调查:女性独自洗澡时最喜欢听谁的歌曲。最后的调查结果是迈克尔-波顿。女的唱迈克尔·波顿的歌我只听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大学女生宿舍里。一个女孩耳朵里堵着随身听的耳机大声唱着走了调的“said I love you but I lied”;第二次是在出租汽车上。那个女司机听到有人点播这首歌后马上调大了收音机的音量跟唱。她唱得很字正腔圆。

  [电影原声音乐]

  电影史上记载:电影音乐的产生是为了掩盖放映影片时机器运转所产生的杂音,或是用来填补器材故障与换片的空档时间。在我的印象里,电影原声音乐在我身边频繁出现是从《燃情岁月》那部电影开始的。当时我认识的一个女孩专门在语音教室里把这套音乐录全,然后陪着掉了好几滴眼泪。接着她又收集到了《纯真年代》、《云中漫步》和《钢琴课》。制作精美的电影原声音乐在市场上出现时,那个女孩去了云南。她穿着一身少数民族回来后,我问她听不听《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她很不屑地告诉我:她正在听正统的苏格兰音乐。不过,听说她最近又在听《花样年华》了。

  [爵士乐]

  爵士乐的鼻祖之一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如果你一定要问什么是爵士乐,那你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同样,什么是有爵士乐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也一样模糊。当然,一定要回答的话也有答案。村上春树式的回答是:“在清洁安静的酒吧,装有坚果的罐子,低沉的声音播放着M.J.Q的VENDOME。然后双份的威士忌加冰。”更通俗的回答是:一支好雪茄,一杯好马提尼酒,像詹姆斯·邦德那样镇定优雅地饮下马提尼的一刹那。

  [New Age]

  在网上一个有关New Age音乐的论坛里,曾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你最早听到的New Age音乐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开始曲。更多人的回答是:Enigma。虽然当时不知道那是New Age音乐,但我的确也是从Enigma开始知道这种音乐的。那时我尤其对其中一段音乐配的法语念白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它甚至比那段音乐本身更有味道。后来我专门请教了一个学法语的同学,问他那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他拒绝给我翻译,反而告诉我:听着好听就行了。听了更多的New Age音乐以后我才发现,当年我那个同学正好无意间说出了New Age音乐的精髓。

  [音乐剧]

  与歌剧、尤其是所谓“正歌剧”相比,音乐剧有几大优点:短一点,唱的少一点,语言好懂一点。正统的音乐史把音乐剧的历史追溯到1728年的《乞丐歌剧》。但也许是因为音乐剧在发展初期身份太卑微、而且搀杂了许多低级娱乐成分,所以现在多数人表白自己喜欢的音乐剧其实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音乐剧。在更多的人看来,音乐剧其实只意味着剧中的几首著名选曲。有一篇名为《怎么写一部音乐剧》的文章曾断言:创作音乐剧的首要秘诀是写一首容易上口的主题曲,然后在剧中不断反复。

  [肖邦]

  当年的回忆录中对肖邦的描述大多是:英俊、潇洒、才华出众、有很多年轻女学生、得了肺病、死得很早(不到40岁)。这有点象我从鲁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旧时中国文人心目中的生活方式:由书童扶着赏一会儿梅,吐半口血。也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肖邦很少创作大型作品,但这后来成了他的作品的优点之一。曾经有一家唱片公司推出过一系列把作曲家与日常饮食相联系的情景音乐唱片,它的目录是:巴赫的早餐,莫扎特的咖啡,普契尼的意大利面条,柴可夫斯基的下午茶,肖邦的女士香槟。

  [莫扎特]

  不考虑教名等因素的话,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尔夫冈-阿玛迪厄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其中的“沃尔夫冈”在德奥地区是一个极俗的名字,和我们这里的什么“刚”、“建国”之类差不多。比较有来历的是“阿玛迪厄斯”这部分。“Amadieu”是拉丁文,意思是“上帝的宠儿”。莫扎特刚出生时这部分的名字其实是“Gottlieb”,意思也是“上帝的宠儿”,只不过是德文。莫扎特改名字是他小时候去意大利巡演时的事。当时他的父亲觉得为了便于宣传,有必要把这部分名字改成意大利人能看得懂的“Amadeo”。后来莫扎特被教皇封为骑士后,他父亲顺势把“Amadeo”又改成了更讲究的拉丁文写法。这就是“Amadeus”的来历。正统的音乐史学家总对莫扎特父亲过于商业化的头脑耿耿于怀,但事实证明莫扎特的父亲还是有远见的。

  18、19世纪,莫扎特的音乐开始大行其道,当时欧洲沙龙里的淑女绅士都喜欢把莫扎特称为“Amadeus”或“Amadeo”,理由是这个名字的发音更甜润,更符合他们心目中莫扎特的音乐的感觉。如今能够准确发出“Amadeus”的音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好在“莫扎特”已经成了甜美、优雅、高贵的音乐的代名词。当然,发“Mozart”的音的时候要轻灵一些才对路,不能象德国人说的那么生硬。至于莫扎特的音乐究竟是什么样的,相比之下已经不那么重要:19世纪时就有科学家做过实验,证明莫扎特的音乐是最贴近人类心灵的音乐,因为他们发现莫扎特的音乐是所有古典音乐中最容易被原始部落的居民接受的。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小资必读书(2001/06/01/ 16:45)
小资的电影情感(2001/06/01/ 16:39)
张君分析(一)(2001/06/01/ 16:33)
张君分析(二)(2001/06/01/ 16:32)
三联生活周刊 (2001年第18-19期) 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 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动漫迷总动员--首届网络闪光动画大赛!
透视两性:男人的一夜性与女人的一夜情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