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 教育专递 > 正文

教育话题:从一本美国教科书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1/07/02 09:35   中国青年报

  最近,我担任一个在美国念高一的学生的数学家庭老师。他的教科书是一本红色封面的硬皮本,装帧精美。翻开教科书,我很奇怪地看到封面后面有好些签名,仔细一看,原来是曾经使用过这本书的学生的签名和使用日期,一共有7个之多,也就是说,我的学生起码是这本书的第8个使用者了。询问之下,我才知道,依据美国的义务教育制度,上学不用负担任何费用,连教材都是学校发给,学习完毕交还学校。学生在使用期间要爱护书本,不得在书上写字、作标记,若毁坏则要赔偿。由此,这本书从1997年9月首次使用,到现在将近4年,几经易主,依然光洁如新。

  这本书,让我想起我国中小学生的教材。据我所知,我国教科书的换版速度并不快,如果能够学习美国的这种方法,即使按使用年限让学生负担使用费,也能使上学费用大为降低,使许多学生重返校园。这对节省资源亦有重大意义。

  例如,我国1997年在校中、小学生21183.7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8》),按平均每年每人使用教材6本算,每年耗用教材12.71亿本,按平均每本教材10元算,循环使用教材一年省下的资金约127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1545.82亿元(《中国财政年鉴2000》)的8.2%。何况学生的数目每年都在增加,且每年使用教材不止6本,则实际耗用资金远不止于此。考虑到木材资源的节省和对环保的作用,教材循环再用的意义就更深远了。(张燕婷)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金庸客栈】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教育话题:孩子该不该“请勿打扰” (2001/06/21 11:36)
教育话题讨论:如此“试验”伤害孩子 (2001/06/01 14:34)
教育话题:儿童还承担不了“历史重任” (2001/06/01 11:21)
教育话题讨论:家长不是“摇钱树” (2001/06/01 08:30)
教育话题:乱收钱与乱给钱 (2001/05/30 09:44)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高考冲刺必备--北京一、二、三模试题大全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中国青年队征战世青赛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