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 教育专递 > 正文

一人作弊全班“连坐” 如此“无人监考”合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1/07/05 11:39   新闻晨报

  日前广东工业大学推出“无人监考”的新举措,考前由学生在一份《无人监考承诺书》上签字,保证考试时做到不作弊和无任何违纪行为;如有同学作弊,除本人受处分之外,全班该科成绩都作废,重新考过。

  你认为这种“无人监考”的举措合理吗会有收效吗对防范及惩处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你还有什么点子?

  陆翠玉:考试不是猫捉鼠

  我做了15年学生,又做了15年教师。前15年被人监考,后15年监考别人。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的角度来看,“无人监考”的新举措,既不合情,又不合理。取名“无人监考”,貌似信任考生,实际上是将老师和监考者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一推而尽。而从它的处罚措施来看,对学生根本没有任何信任,更不用说那种“连坐”的手段。

  这些年有些地方考场混乱,考生作弊的情况时有发生,严格考试制度也在情理之中,但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兴师动众,矫枉过正。因为监督考场,只是为了维持考场的正常秩序,保证考试的公正公平,监考者与考生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我觉得只要监考老师严格执行制度,认真、仔细,就能建立正常的考场秩序。我做监考的原则是“宽严有度”。具体是,严格把关、视野要宽、选择重点、留意细节。即考生进入考场时不该带的坚决不让带;在考试中所有考生都要在视线之内,不留死角;企图作弊的考生是少数,监考时大可不必一个个看过来,要有所选择;作弊者很少有明目张胆的,若在细节处露出马脚,就重点盯防。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就毫不姑息,坚决按照纪律处罚。但谁的责任就由谁承担,决不能搞“连坐”。

  樊幸芳:监考是制度也是服务

  作为老师,我们在监考时会密切注意考生有无作弊行为。但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这些,还须做些服务性质的事情,如处理考生关于卷纸印刷错误的提问等,另外若有考生突发疾病什么的也需要监考老师及时安排,保证整个考场的秩序。

  今年我监考一场成人高考,有个女生迟到了几分钟,按规定我们让她进了场。她看上去紧张得手足无措,没考多久就急着上厕所,我便陪她出去。等到她走出厕所后,居然辨不清方向,一头朝与考场教室相反的方向直冲过去,我赶紧充当领路员,把她带回了考场。这时若“无人监考”怎么行呢

  所以我觉得,老师进考场监考是一种对考试纪律的监督制度,也是一种为考生的服务,取消掉恐怕是不妥的。

  夏菁:不能如此推卸责任

  我很不赞同这种做法。原因有二:

  第一,有人作弊,全班重考,这对那些没有作弊的同学很不公平,对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只会起到副作用。

  第二,没人监考,又如何发现同学作弊呢?我的猜测是“同学互相监督”。但是学生的任务是考试,而不是监督考试,监督考试是学校的职责。

  我认为学校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考试舞弊问题屡禁不止,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才出此下策,让同学签下承诺书,把责任推给同学自己,而学校省了心,来个一举两得。

  李立:一个悖论

  这个方案听上去很美,仔细想想却是个悖论。

  承诺是双方的,一方面学生承诺自己一定不会作弊,否则“全班重考”,而另一方面校方应该承诺“无人监考”。既然“无人监考”,那么一旦发生“作弊”岂不也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重考”是一项比较重的惩罚,可不敢指望学生中会有人甘冒“株连九族”甚至影响将来就业的风险去“大义灭亲”举报出来。而如果是校方悄悄发现的,那他本身就已经违背承诺、丧失了“校格”,又怎么叫学生心服口服?

  张原:把“免检”作为荣誉

  让学生立下“字据”保证不作弊,并且一旦作弊要殃及全班,这种做法听上去实在“吓势势”。

  与其采取这般赌咒发誓式的“承诺”,不如把无人监考变成一种荣誉形式。网上BBS论坛也有定期评“免检版面”,以表扬那些风气好、质量高的版面。学校不妨也把考试纪律列入评选优秀院系、优秀班级的条件里,如果评上了,下一次的考试就安排无人监考,倘若出了问题则取消再下一次的无人监考资格。这能使集体荣誉感内化为学生的自我约束,比什么“株连”的办法好多了。

  张丽群:先从小测验试起

  承诺制的“无人监考”有它出现和存在的合理性,只是操作难度比较大。人都有“自律”和“他律”的问题,没有约束的时候还真会有点“念头”蠢蠢欲动。我在考场上从来都“有监考没监考一个样”,只有一次例外:大学里有一回考国际经济法,因为是英语作答,很不自信,且别说是平时不太用功的人,就连“精英”们也有那种“想对一对”的冲动--4位监考老师目光所漏之处,总会有些“小动作”。也不是真有意识地要作弊,就是想多一点把握。万一出现这种控制不住的冲动,怎么办?

  所以我建议,这种承诺制“无人监考”应该从平时的一些小型知识测试开始一步一步推行。平时的小测验本来就是即时检验一下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学分的压力,甚至有时候连卷子也不上交批改,测试时的氛围比较宽松,自然就不会用作弊的方式计较成绩。

  这样让学生逐步适应,也就不会因为一下子“株连九族”而引起其他同学的怨言了。

  陈广:尊重的升华

  我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中时,学校就在个别年级实行过“无人监考制”。其实就是教室里没有老师,而走廊里仍有老师不定时巡视。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我们中很有效,那时我们班绝对没有同学作弊。

  对知识掌握的速度、程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对知识的尊重。考试不作弊是这种尊重最基本的体现。无人监考是这种尊重的升华。不仅让同学学会尊重知识,更让同学学会尊重自己。至于采取承诺书的形式,我认为这是缓冲之举。这就好比家长督促孩子制订假期作息表,一开始孩子是受家长和自己的有意约束,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不再需要督促和约束,那时作息表就纯粹只是一种形式了。同样,现在半约束半自愿地让学生签订承诺书,就是为若干年后尊重知识成为共识打下基础。

  丹丹:“无人监考”值得尝试

  广东工业大学推出“无人监考”的举措,其出发点是好的,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对学生人格的考验。其实“无人监考”不是新闻,我周围的人也经历过,这需要考生有足够的自制力,但学生也有良莠不齐的,因为个别考生作弊,“无人监考”便无法实施。

  为了使“无人监考”制度落到实处,广东工业大学要同学在承诺书上签字,一人作弊,连累全班。这样可能是倡导全班同学监督、阻止邻座同学作弊,不能只是洁身自好就行了。但这办法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大家集中精力考试,不可能四处张望,监督别人是否作弊。二是若后边的人作弊,前边的人根本注意不到。要全班重考,岂不伤及无辜?

  我认为“无人监考”可以试试,但配套措施一定要想周到。现在想想,我老师的做法很不错,他出了3套考卷,考生前后左右的卷子都不同,而且试题的创造性很强,不可能从哪里抄得到,发完卷子,他忙别的事去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我们没人作弊。

  陈红枫:靠内力防止作弊

  考场作弊是一种自欺欺人之举,用各种外力来防止作弊,只能是治其皮毛,无法深入肌里。只有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知识、没有能力在未来社会寸步难行时,才会积极上进,用真才实学来答卷,真正把考试看作对自身检验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作弊。此时,是否有人监考,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了。

  贾琳:不妨安个探头

  不是我不相信学生的人格,万一有人作弊怎么办!最好安个探头,悄悄监视着考场,既不违背“无人监考”的承诺,又能够达到“有错必罚”的目的。

  记得高中时邻校就曾经给一些班级装过“探头”,不过最初是为了方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核,后来才开发出了监考的功能,这件事在那时还是很引人瞩目的,争论随之而来。不过校方力排众议坚持了下来,后来这所学校的考风特别好,教师也经常利用录像进行交流,总之大家都适应了下来。晓菁回炉重考学位

  目前作弊之风蛮盛的,不能放任了。在有两个老师监考的情况下,还有人铤而走险,若没人监考,会有更多的人不自觉。那所大学的做法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我认为把作弊者罚得痛,是制止作弊的最好办法。

  我所在的大学,任何人作弊,都得受处分,而且不能拿学位证书。去年开始,因作弊不能拿学位证书的人毕业一年后,可以回校重考学位证书,所有专业的人都要考“法律基础”,让他们更加理性地反省自己的违纪行为。

  王榴凤:一纸约束有何用

  去年广东湖南等地发生的高考大面积作弊事件让世人震惊。于是今年某地别出心裁搞出什么与学生签订约束合同等花样。

  我认为,有关部门还是少摆点花里胡哨的架子为好,多做点具体有效的事情,更容易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接受。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严肃考场纪律及增加监管力度、挑选好监考人员,还有什么抓不好之理。学生温课迎考紧张,又何必再去分散他们的精力,这一纸约束有何用?

  陈山:何必牵连无辜

  考试作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有关方面想尽办法杜绝这种现象,但势头不减;尽管有人监考,但不乏有人“搏一记”。如果得逞,对于遵守考场纪律的同学来说,很不公。我想,有人监考还敢冒这个风险,若无人监考岂不会乱套尤其令人反感的是“株连”政策。既然提倡者对无人监考这么没有信心,何必让无辜者为此无端受牵连,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金庸客栈】 【短信推荐】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41名学生用信誉承诺不作弊 大学无人监考引起争议 (2001/06/25 07:32)
热点话题讨论:无人监考 谁来证明无人作弊 (2001/06/26 11:08)
河北省处理三起高考作弊案 数名责任人被处分 (2001/07/02 19:48)
俄罗斯教师举办“考试作弊工具展”(附图) (2001/07/02 11:43)
怀旧随笔:作弊与我的大学生活 (2001/06/27 10:46)
观点:防止高考舞弊关键在于杜绝集体作弊 (2001/06/22 11:52)
为防作弊 高考期间四川严禁传呼“A、B、C” (2001/06/09 14:24)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高考冲刺必备--北京一、二、三模试题大全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联想全球华人共申奥专题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