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 教育专递 > 正文

没有北大学籍却有自己的信念--边缘生活在北大

http://www.sina.com.cn 2001/07/06 07:52   北京青年报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生活着一群“北大边缘人”。他们与北大学生一起利用北京大学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北大图书馆里看书、在北大的课堂里上课,有人在北大的学生食堂用餐,也有的在北大的体育场打球。他们频频出现在北大的校园,他们在北大所听的讲座比正式的北大学生还要多,但是,他们没有正式的北大学籍。

  1996年,柳哲从浙江金华来到北大中文系进修,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北大。柳哲给自己和他的朋友们创造了“北大边缘人”这个说法。“北大边缘人”这个人群的范围很广,包括所有“偷听”北大课程的人和在北大进修的学者,也包括在北大上MBA班的企业家们和流浪到北大的艺术家。在这些人中有二十出头的新人类,也有年届六十的爷爷级人物。其中有的人生活很困难,甚至一天只有一块钱的饭钱,可是仍然坚持听课、看书。有的人却已经是身价上百万的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为了在事业上能有更高的发展,到北大充电来了。他们认为:为了“知识”这一个目标,哪怕没有正式的学籍、拿不到正规的文凭也值得。

  现任职北京某报社专题主编的刘东亮,就读北大宗教学系在职研究生。刘东亮认为自己是一个“北大边缘人”。

  “有不少的‘北大边缘人’其实是懵懵懂懂,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要学一些什么。一个朋友,今天说在听‘美学’课,明天又说在听‘化学’课。但是他意识到自己是在学知识,知识能让他改变穷苦的生活”。刘东亮愿意帮助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目的的人,“因为7年前,我就是那个样子”。

  有人说北大有包容性,北大学生说只要别影响我们学习,《北大边缘人公约》即将出台,北大是边缘人的干妈。

  对于同学们的看法,柳哲表示他要起草一个《北大边缘人公约》,使得北大边缘人能更好地在北大学习,“尊重北大、服从北大的管理。”柳哲说,“‘北大边缘人’是为了知识来到北大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们都要坚持我们的学习。虽然北大不是‘亲娘’,但她是我们的‘干妈’。我们把北大当做是精神家园,我们学好了知识,自己创业之后一定会回报北大的。”(韩少华)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金庸客栈】 【短信推荐】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我们对北大的感受不同 但我们都热爱北大 (2001/07/05 11:11)
北大红楼将建成新文化运动陈列馆 (2001/06/30 15:55)
北大、清华、人大中文系毕业生没人想当作家 (2001/06/28 11:11)
清华、北大2001MBA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1/06/18 13:17)
一名文学青年的独白:北大,我永恒的精神家园 (2001/06/16 18:15)
广东:北大作出两点许诺 考生如吃“定心丸” (2001/06/16 15:04)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高考冲刺必备--北京一、二、三模试题大全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联想全球华人共申奥专题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