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张杰:搭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桥梁

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张杰:搭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桥梁
2022年11月11日 09:49 新浪教育 微博

  11月5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2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巡展”在北京嘉里大酒店成功举办,为北京择校家庭搭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解决择校忧虑。 

  本场展会汇聚了北京及周边优质多所公办校、民办校,北京市鼎石学校、北京市海嘉双语学校、北京爱迪学校等本地名校集体参展,也吸引了众多北京家庭前往咨询。

  此外,多位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教育大咖对国际化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参展家庭的喝彩,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助理张杰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助理 张杰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助理 张杰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前面演讲的嘉宾和校长都是大咖,我不是大咖,我是大咖的助理。

  今天大家之所以来到这里听这个演讲就是为了择校,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情,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家长还不知道自己有选择。

  第一,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元化教育模式的选择,不知道有那么多教育形式的选择,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化学校、传统学校,很多人不知道。第二就是今天大家来到了这里,是否知道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择校的标准是什么?

  可能很多家长说,学校的位置,学校的办学条件,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师资、课程等,每个人的择校标准不一样,每个人的权重也不一样,可能各有侧重。我做教育工作十多年,走了很多的地方,择校第一个应该看校长,刚才所有说的这些都是在校长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搭建的各种框架。如果校长的理念是超前的,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那么这个学校搭建的所有的课程体系,教育体系,教育系统一定是能够满足孩子面对未来这个社会和挑战的要求。所以第一条我首先讲的是校长。

  凯博学校的刘煜炎校长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资本家,他从14年前开始办学,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刘校长。

  他是剑桥大学的物理化学博士,博士毕业以后也留英工作从事科研工作,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也获得了很多海外的荣誉和头衔。95年回到中国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也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国自己的创新人才、科技人才。他从事这个工作几年以后,发现每年只能培养有限的创新人才,而要改变中国,尤其是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能力。所以他毅然决定从事基础教育。用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落脚到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通过比较前沿的、像科学家做科研的方法教给孩子,让他们读书不一样,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探究,懂得怎么样学习。

  08年开始办学,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名学生问鼎世界顶尖学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日本、德国等等都有我们毕业生的足迹。

  14年培养了42名牛剑的学生,68名藤校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入到世界前100强的大学。

  我们这样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呢?

  核心就在这里,谈教育首先避不开一个话题,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了解未来的世界、未来的社会,我们就无从谈起今天的教育是有效的。因为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不能预知未来的世界,今天的教育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我们看未来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尤其这几年科技发展非常快。2014年的时候,我跟刘博士到广东出差,我们在江门高速路的服务区,第一次吃了机器人炒的回锅肉,我们发现每年各行业,各个工作岗位被淘汰的越来越多,包括银行窗口人员、高速收费员等都被淘汰了。

  未来需要人格高尚的人,因为未来世界行业高度细分,每个人都必须从事合作性的工作才可能有更大的价值,所以人品很重要。

  未来的社会知识更新迭代速度超乎你的想象,所以自学能力很重要,未来这个世界眼界很重要,为什么?因为全世界的人都需要成为你的朋友。

  未来世界机器可以取代一切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程序性的脑力劳动,所以创新创意非常重要。如果今天只学会了知识就只是复读机,机器人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越来越像人,但是人不能越来越像机器人,要培养学生的心智,培养他的创新思维模式,这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在构建对人培养的时候,我们注重的是人格高尚的人,人格品质好的人。

  人格品质不决定我们在路上走得远还是不远,首先决定的是人的发展方向,一个人的方向偏了,他能量越大,对社会、对家庭的灾难性破坏越大,所以首先我们确保人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人格品质是高尚的。

  思维升级善于创新,思维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也是人独特的价值所在,不在于一些平常知识的获取,每个人都可以获取同样的知识,但是思维和能力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说了这么多,不是告诉你创新思维很重要,批判性思维很重要,学生就具备这些的。这些能力从哪里来,必须从教育的全过程中来,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平常没有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意识,更没有这些举措,没有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机会,孩子是不具备的。我们经常说每个校长站在讲台上都可以为教育侃侃而谈,听我的教育理念大家都觉得很好,但是做得怎么样这是核心,待会我在后面讲我们是怎么做的。

  未来的社会发展是我们完全不可预期的,能预计的是未来需要的人要有创新创造意识。今天在座的很多家长担心我的孩子哪一天被学校淘汰,你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所以家长更多是在纠结我的孩子今天上什么样的学校,更可怕的是你的孩子不适应未来的社会,他是会被未来的世界淘汰,这是更可怕的事情,因为你无法陪同他走完一辈子。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不能只考虑当前的孩子面临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你像灭火队员一样解决他所有的问题。我们希望孩子人格高尚、思维升级、善于创新,今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顺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他一定就能够适应智慧经济和智能服务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搭建学校最核心的培养体系,现在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个学校最核心主体的还是智育和德育,其他方面时间关系不做更多的阐述。

  在德育方面,需要培养优秀人格的人,强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系统的建构。智育是培养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注重科学学科的学习,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构建了一套教学体系。第一个确立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有很多家长纠结我们用了什么版本的教材,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但学知识不够,知识是能力训练系统的载体,所有的东西到最后一定落实到孩子身上,就是他能力的体现、能力的提升,最后就落脚到创新能力效果上做评价,我们的教育才能看出有没有效,而不是今天考多少分,明天考多少分。

  创建思辨性的思维和核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落地在课堂,所以我们就需要有思辨性思维的课堂。我走了很多的城市,重庆、河北、广东、山东、北京等,在这些地方看了很多的学校。经常去一些学校里面参观,一个教室六七十人我们都感叹,六七十人安安静静纪律太好了。但我们心知肚明安静的课堂并不好,因为并不一定高效,真正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跟学生之间,学生跟老师之间高度互动,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他没有参与,他就对知识没有辨析的过程;没有思想的碰撞,他就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听一首歌很容易,但是自己没有经过自己的加工是不会马上就会唱的,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这次考试马虎了、而不是不会,因为老师讲课的时候都听得懂。但是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你就无法做出来,除非考原题。思辨性思维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一个课堂载体,这就是刚才我讲的,不是很多东西只停留在理念上,只有落实在课堂上,课堂是一个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另外,学校和学校最大的区别不是在课表,最大的区别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因为方法决定效率,决定的不是上课内容多久上完,不是老师上完就完成,而是学生学习的效率,一是通过知识训练什么能力,二是学会了更好的学习。我们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6年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一个是学会求知,很多学生不会学习,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有一个是学会学习,我们的学生不会学习!疫情期间很明显,你的孩子离开老师不会学习,这个是很可悲的。未来的知识更新迭代超乎现象,学会自己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老师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对孩子来说最终会成为一个受害者。

  设立兴趣主导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所有的课程是载体,我们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哪些课程是什么形式学生比较喜欢,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就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德育系统,生而向善,行必利他,这个是我们学校里面非常重要的八个字。教育就是这样的,我们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影响,到最后这些东西到孩子骨子里面成为他的行为准则。有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很多学校、很多家长、很多孩子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我后面加了几个字,做最好的N分之一,因为做最好的自己没有标准,最好的N分之一有标准,它一定是在组织里面去评价,一定是利社会,利组织,利他的,最后一定也利自己。所以我们也看到已经有很多家长选择孩子的课外活动不是单纯的对抗性的,而是选择合作性的项目,培养孩子未来的合作能力,善于合作,有合作的资本。

  凯博学校在十多年前就构建了这样教育的系统和课程体系,通过科学、数学、研究、艺术、工程、技术支撑孩子八大能力的培养。

  国际课程我们开设的是AP和AL体系,这些大家也了解一些,非常适合中国学生,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非常强的,放眼世界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非常强的,所以学生是在中考结束以后,接受完中国的义务教育之后接入到国际课程体系。

  我们也在这几年开始探索高考,利用原有康福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再借鉴衡中的一些理念和模式,创办出高中部“快乐高效、创赢未来”的课程特色。

  接下来是一些学生案例,这个是22届的毕业生的整体情况。近五年在北京获得剑桥录取的排名,我们排第三,但是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我们每年的毕业生前几年不超过80人,从明年开始可能超100人,每年的学生基数很小,但是获取世界名校录取的绝对数值是不低的。第二,每年中考结束以后录取的分数线应该比北京一线公立国际部的平均分低60-80分,在生源无法匹配的时候,结果完全可以进行PK。这就是希望大家关注另外一个指标,看学校不是只看出口,而是要看这个学校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体现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把最好的学生培养成最好的毕业生这是理所应当的。

  这是21届的毕业生,世界前50强每年在三分之二以上,毕业生有一个特点,学理工科的偏多,学理可以从文,学文从不了理,可以用理科思维干文科、干艺术,以后不管什么岗位很少有不要创新创意的,所以我们强调理工思维的建构。第二,学生毕业之后后劲十足,他们工作以后依然是出类拔萃的。

  最后,用刘博士的一句话结束,一个目标一生追求,这是他的人生格言。在这里送给大家一句话,没有完美的学校,一定要了解你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校,这件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不是盲目跟风,因为每个孩子不一样。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以上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至此,新浪&微博2022国际教育秋冬巡展·北京站圆满落幕。接下来,活动还将在杭州、广州、北京等多座城市陆续举办,让更多优质的学校与家长面对面交流。11月12日, 杭州绿城尊蓝钱江豪华精选酒店将迎来本届秋冬择校展的第五场,敬请期待!

国际教育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