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嘉教育研究院宋晶:依据孩子的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海嘉教育研究院宋晶:依据孩子的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2024年04月07日 18:18 新浪教育 微博

  2024年,北京进一步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双减”政策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考“指挥棒”正在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际化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在新教改的指引下,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融合教育模式下,有哪些新亮点?

  3月16日,在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4国际教育春季择校巡展——北京站展会现场,海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学部副校长宋晶携两位海嘉优秀学子北京市海嘉国际双语学校12年级学生王泷霆、北京市海嘉国际双语学校12年级学生陈俊儒带来了以《成就独一无二的“你”自己》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01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首先在于课程的多元和丰富

  今天的分享主题是在海嘉《成就独一无二的“你”自己》。关于人才培养,海嘉一直在不断地打破壁垒,依据孩子们的个性,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自由、博爱、包容、多元是我们深耕的教育沃土,我们不断追求课程和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给孩子们不断探寻自我的多种可能性,推崇全人全纳教育,家校联动共同打造爱与幸福学习型的社区。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首先在于课程的多元和丰富,从幼儿园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到义务教育阶段以国家课程为中心,培养孩子们探究能力发展学习的技能。高中有更多可能性,学校开设了A-level、AP、STP一体项目,能够让孩子们像科学家、艺术家一样创造知识、创造价值。例如:九年级的课程涵盖5个大类30余门的课,实际上可以形成上百种排列组合,真正实现每个学生一张课表,每一堂课都会遇到不一样的同学。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优质教师团队,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全球招聘,学校近一半老师来自于世界各地,而这些老师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土壤。

  同时学校非常注重教师的成长,每年会送老师们到全球各个国家、地区、城市去学习和交流,同时去各个学校参访不断学习和交流。

  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不希望实施填鸭式的教育,而是推行项目探究式、游戏化、情境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的素养。举个例子,7年级的人文社科课,老师引导同学们去探求古罗马设计,学生会根据依据自己的兴趣搭建自己对于古罗马建筑的理解,有的学生用蛋糕做,有的用3D打印,有的用模型,还有的学生用游戏,这些形式多样的背后体现了学生们高阶和深度的思考,他们通过搜索网上资源培养思考力、发展媒体素养及思维能力,最后还要进行交流与展示。当然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和围墙之内,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世界各地大学的教授,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场域。

  02 课外活动助力打造符合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

  打造符合每个孩子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还在于课外活动,海嘉今年开设近260门课外活动,包括营地项目,今年海外营地项目有21个,课程以老师们为主导,学生社团则以学生为主导。王泷霆和陈俊儒运营的社团也是我们学校最大的项目,我们戏称他们王总和陈总。这些社团每天都会自己去活动,他们甚至带着下面低年级的学生去打比赛,获得全国甚至全球各种奖项。丰富的艺体活动非常重要,上个赛季体育赛事部女子排球获得国际学校赛事双料冠军。同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心理支持团队有20多位老师,当孩子任何时刻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遇到情绪上一些问题的时候,都可以第一时间去到心理咨询室,在舒适的环境下受到老师们的指导。当然学校也重视优质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们提供的奖学金高达1000余万元。

  我们的校长走访了多所藤校并向他们介绍了海嘉学校,上周完成了美国特许学校的交流项目,4月份还有新加坡交流项目。每年两次校友会,同学们都从世界各地赶回来参加校友回“嘉”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指导学校有专门的升学和导师团队,共同一起和家庭形成互动,来支持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成长蜕变,以及完成最后的升学。

  学习空间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去年海嘉学校已经完成了中学楼的改造,今年要打造艺体中心。每一个细节中都透露着学校的人文关怀和学术气息,打造一个有机的生态。

  海嘉的总校长彭博士每隔一个星期会组织家长工作坊,海嘉的妈妈们总是支持学校,家委会学校咖啡厅是由他们运营的,所有的盈利都会捐给慈善项目。

  所有一切都是基于海嘉爱与教育的理念实现的。在这样的框架下学生成绩斐然,去到了世界各地知名院校。今年的录取捷报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到3月27日今年有49名毕业生获得了285份录取通知书,学生获得奖学金累计超过1500万,申请专业涵盖116个我们非常珍视孩子们的努力。世界排名前列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韦尔斯利学院等高校均向海嘉学生抛出橄榄枝。

  我们不仅关心现有学生的录取,同时也更关心毕业的校友们在大学的学习力以及未来人生的幸福力。很多校友现在的大学都修的是双专业。正如海嘉名誉校长顾明远先生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两位同学“陈总”和“王总”,他们是怎么以自己的热情追求并且创办并且运营自己的社团。

  03 优秀学生分享:充满爱的教育里面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学子

  陈俊儒:我是陈俊儒,6年级加入海嘉,现就读IBDP2,托福112分,学校海经商竞赛交流社团社长,规模超过100多社员。商科经济竞赛大满贯,LaunchXMIT夏校。宋老师已经把学校介绍得这么清楚了,作为学生,角度聊聊对海嘉直接的感受。

  王泷霆:我7年级加入海嘉,ACT36满分,全国唯一一个被两个大型竞赛同时选中担任主席团的同学。如果大家仔细看我们俩人活动的话,会发现我们两个都是经济商科方向的同学,不仅如此,我们两个几乎所有比赛都是搭档。

  陈俊儒:我们不仅搭档组织各种比赛,还在学校社团中创建了不错的成绩,但一切的起源归功于学校。接下来我将从我们搭档之路来分享海嘉是如何创造独一无二的我们的。

  王泷霆:一切起源于9年级时,那是升学指导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填一个专业方向,因为我们当时是同一个的经济老师,他非常独特的授课风格,让我们都迷上经济学,当时填的第一选项都是经济学。

  陈俊儒:我当时也印象非常深刻,经济指导会上老师介绍特别多经济、商科比赛,当时我萌生了打比赛的想法,但当时还找不到人和我一起做搭档。

  王泷霆:我也是一样,开完升学指导会着急忙慌打比赛,东拼西凑只凑出三个人出来,还差一个人,我去升学招生处找老师诉苦,后来老师就把陈俊儒介绍给组队。

  陈俊儒:真的感谢升学老师帮我们牵线搭桥。

  王泷霆:10年级的时候,我们打了很多类似的比赛。其中两个比赛是阿思丹和BPC初级赛,当时因为疫情线上原因,同学们很难聚在一起,当时学校老师站出来,给我们找场地,把大家凑在一起,为我们后面成功打下很大的铺垫。

  陈俊儒:我们打的大大小小的奖项,成功的背后都是学校的支持。

  王泷霆:后面我们一直打了很多类似的比赛,其中一个比赛是去哈佛大学去参加全球站的比赛。当时是疫情之后第一批进入哈佛大学学习的高中生,是以交换生的身份过去的,也是在疫情之后比较罕见的活动。从哈佛大学回到高中之后,我们就意识到其实学校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同学,听完升学指导老师讲课,特别想组队打比赛,一直找不到平台交流打比赛内容,因此我们萌生了组建社团的想法。当时社团体系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有80多个社团在学校非常活跃。新社团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当时指导老师并没有因为我们新社团规模小就放弃掉,反而又给我们找活动场地,又给匹配指导老师,最后招新时给我们安排C位,为后面招生做了很多铺垫。

  陈俊儒:我们社团创立没有那么顺利,万事开头难,第一年时社团人非常少,现在发展到100多人的规模,中间有自己的努力,但少不了学校的支持。我们打各种比赛认识学校各种社长,向大家讨教经验,让我们社团一步一步更加壮大。

  王泷霆:通过方法经验学习之后整个运营更完整了,更顺利的运营后惊喜发现,如果一个社团很有运营体系的话,学校同学本身参与积极度非常高,为社团成功拿下7个大型国际认证做下非常好的基础。

  陈俊儒:今年1月份我们带领30多名同学从北京杀到上海,拿到BPC前30的好名次,在上海那次看到这么多同学,第一次意识到团结的力量。

  王泷霆:我们在上海时受到很多质疑,因为我们是海嘉第一批跨省的社团,30多名同学,当时学校公费派了两位老师给我们解决了很多情况。

  王泷霆:强调爱,海嘉一直是有爱的,但不是让你待在舒适圈,而是你遇到挫折时海嘉的爱才会到来。

  陈俊儒:这种爱不是窒息的,是你成长路上如影随形的保护,无时无刻安心的存在。回到社团上,我们今年也是在进行换届的准备,因为我和泷霆要毕业了,在找下一任接班人,很多学生递交了申请。

  王泷霆:最后代表我和陈俊儒跟大家说一句话,我们社团只是海嘉的一个缩影,海嘉成就了我们,我们成就了社团成就了社员,成就了我们和社员后面拿的各种各样的竞赛奖项,最后回到本身也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

国际教育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