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研究型教师发展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举办第六届教学展示活动

聚焦研究型教师发展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举办第六届教学展示活动
2024年06月24日 17:00 新浪教育 微博

  2024研究型教师发展论坛暨新府学第六届教学展示活动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如何能让教师持续保持教育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为响应国家对于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战略要求,同时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研究成果、分享教育心得的平台,引导他们更好地走向研究型教师这一幸福道路,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于6月19日举办了“2024研究创新型教师发展论坛”暨新府学第六届教学展示活动。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已经持续六年举办教学展示活动,今年的活动聚焦研究型教师的成长,邀请了几十位专家学者、中小学教研员入校与中外籍教师们进行了交流。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旭东、民办科科长陈艳清、研修中心干部教师培训科科长王晓芳出席此次活动。

  张旭东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府学在这次活动中也充分展示其办学多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数学特色教学、课程融合、跨学科教学、大单元教学等方面的深耕细作和卓越成果。

  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旭东

  顺义区民办科科长陈艳清 

  顺义区研修中心干部教师培训科科长王晓芳

  国家大中小学数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曹一鸣在致辞中对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开展的数学学科综合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给予了肯定,比如用建模方式探究汽车自动驾驶的行车距离,小学生原创数学游戏等,都是非常好的尝试和探索。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校长姚宇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培养、创新型培养与研究型培养的路径。新府学课程与学生发展负责人、MYP协调员文彦丁就新府学课程创新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深入分享。初小部教学校长马昕光介绍了特色的“数学圈”项目,该项目由学生、教师、专家三方共同构成学习工作坊,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圈层跨越”,让热爱数学的孩子们得以破圈成长。初中部教学校长李萌围绕 “研究驱动的项目式数学选修课”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时间轨迹”这一项目呈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锋亮、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刘月艳以及IB PYP、MYP、DP国际文凭项目审核官Antonio Flores等也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研究,以及国际课程中的评估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在下午的教学展示活动中,专家们进入课堂,对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实际教学进行了解,并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陶晓永高度评价了新府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融合度,顺义区教育研究与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鲁静华还特别提到了新府学教师板书的功底深厚。

  新府学老师授课现场

  新府学初中生们绘制的“印象北京”十米长卷

  新府学初中生们研制香水画面

  新府学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牙膏设计

  在教师说课环节中,六年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牙膏工厂设计、初中部学生通过北京胡同实地调研之后绘制的“印象北京”十米长卷,串联起化学、设计、经济的跨学科项目“研制香水”都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邓虹对“印象北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点评,高度赞扬了该单元设计的立意高,非常具有创新性,其他专家们评价学校培养“中西通才”的办学方向非常清晰、坚定,新府学老师们“胸中有传统,眼中有世界”,乐于学习、敢于尝试、拥有作品、善于表达,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好的课堂,关乎教育的本质。它应该如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所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好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能为孩子们的人生第一步提供有效和有力的支持。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新府学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将继续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教育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