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北京的高中学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公办普高、民办普高、国际高中、艺术高中、职业高中等各类高中学校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升学路径。今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8.2万人左右,总计划招生达11.75万人,招生计划总体呈现扩招的趋势。6月26日,北京中考结束,志愿填报即将开始,站在升学的交叉路口,如何合理规划孩子的升学路径?
6月29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4国际化学校中招咨询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携众京城及周边的优质学校亮相,参展学校含盖了普高、国际、艺术等多种班型,为参展家庭选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方案。各学校资深老师莅临现场,助力家庭全面咨询和了解学校办学特点。达罗捷派首席沟通官张景岫参加了本次活动并进行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干货:
张景岫:非常荣幸今天能够代表达罗捷派进行分享,我的题目非常有趣,“在三环边建个小村,办一所全项目制国际学校”,其实这个题目也反映了达罗捷派的几个特点:小、城市中心、全项目制。
我本人曾经在新加坡、美国留学,从事教育近二十年的时间,也有在五百强企业创业的经历。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也是源于我们英国的校长Mr.Pratt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一句非洲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我们培养每一个孩子成功成才,与他背后的支持网络系统和文化是分不开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的第一个特点和第一个理念,就是“小”。
达罗捷派是北京少数在三环附近的学校,第一个特点就是“小”。整个校园面积不大,最多只能容纳400多名学生。“小”也反映在我们的班级规模,是超小班制,每个班级最多不超过16个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给人一种很像在闹市中的一个红砖建筑小村庄,每个人都相互熟悉,校长熟悉每个老师,每个老师熟悉每个孩子,甚至每个家庭的家长都认识其他的家长,我们是一个小而亲密的社区。潘和平校长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而且在世界上最有名的伊顿公学工作了十五年的时间。校长不仅每天早上在校门口欢迎每个学生和家长,自己也会给学生上课。
达罗捷派是国内创新学校的代表,2024年学校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学校正式兼并了,北京最早的国际学校之一,有着三十年历史全IB的北京BISS国际学校。我们把这样年轻人为年轻人开办的高中和三十年纯国际教育的学校结合在一起,就是把创新性、国际性结合在这样的一个特别小的学校,由此成为了一所从K到12的十五年一贯制的国际学校。
我们幼儿园到八年级都是IB课程体系,通过跨学科、超学科的方式,还融入了达罗捷派创校以来基因中的PBL项目制学习。九到十二年级,以美国的高中课程体系为基础,为升学做好准备。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项目制教学,这非常好,因为项目制本身就是让一个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解决真实问题。达罗捷派成为十五年一贯制学校以后,就把项目制教学融入在十五年的学习中。幼儿园阶段,我们是Play-based Project,小小的游玩游戏项目让孩子有机会看到更大的世界。小学阶段强调的是Life-long Skills,把终身学习和IB项目本身就有的超学科和探究式结合在一起。初中阶段,我们开设Entrepreneurship,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商业问题。中学阶段,我们有大量的项目制教学,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团队项目。我们这所小小的创新学校里是有着扎实的、纯正的国际课程基因,IB课程七十年历史,全世界广泛认可,而美国高中课程体系,美国藤校招收排名前十名的高中全部都是这一体系,所以都是世界公认的国际课程体系,再加上我们的项目制学习,让孩子能在真实场景下解决真实问题。
以下是是学生完成的几个有特点的项目:移民火星项目,综合运用3D建模,各个方面的知识,火星项目本质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是NASA宇航局,你要在火星上建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定居点,应该怎么去做?有的学生最后完成的是玻璃罩子下可以自我循环的植物系统。还有点亮城市,如何用更低更清洁的能源给一个城市供能。还有学校两年前完成的校园改造项目,把校园改造的权利交给学生,变成一个项目制学习,学生和老师、工程师一起戴着安全帽现场测量考察,设计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自习区域,这些就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为什么达罗捷派的项目制学习最深入?因为项目制学习是有低阶和高阶之分。低阶的项目制学习是单一学科、教师主导,而我刚才讲的几个项目中已经走到了无学科。什么叫做无学科?不是没有学科,而是提出问题的时候,是不知道会运用到哪些学科解决的,这个叫做Transdisciplinary
,完全由学生主导,老师只是退回来当一个教练,不会上场参加比赛,不会提出解决方案,我们的项目制学习已经逐渐走到高阶阶段。
得益于项目制学习的培养,我们的高中生在校期间已经取得了创业成果。比如有一个毕业生,去年去了比哈佛大学录取率还要低的密涅瓦大学(Minerva University),他发明的智能垃圾桶拿到了设计界的奥斯卡-if设计奖。新能源摩托车是另外一个在校生的创业结果,拿到德国米兰红点设计大奖,亮相意大利米兰车展。而另一个毕业生则发明的RENOVA仿生机器人,致力于解决进入沙漠无人种植区的问题,该项目不仅入围了HICOOL全球创新大赛,目前平谷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希望给他的项目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还有国资基金计划投天使轮等等。
达罗捷派的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特别成熟的国际课程体系作为支持,我们的项目落地都是非常真实的,能够产生出真正的成果,包括青少年创业成果,相信这在其他学校是比较少看到的。
全球青年影响力项目是这个暑期给在校生报名成团的活动,我们的学生走进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探索当地的文化以及研究当地的产业发展,少数民族如何在云南的大山里面开创一个从咖啡种植到生产的产业线,这些是由我们的项目老师带队,需要解决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我们深入走访非洲肯尼亚和当地知名的国际组织,包括研究内罗毕动物保护组织的现状,学习如何开展动物保护工作,实地了解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而在美国,我们的学生走进硅谷亲自拜访科技巨头,其中不乏苹果公司总部APPLE PARK,谷歌GOOGLE,Geek House META (扎克伯格最初创业的地方), 英伟达NVIDIA等公司总部,并且还要完成自己的研究项目,所以项目制学习的落地和全球影响力是深度结合在一起的。
作为一个十五年制的国际学校,有成熟纯正的IB课程体系,再加上项目制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其实从达罗捷派的毕业生来讲,从哈佛大学到麻省理工都有,七年的办学只有四届毕业生,基本上人人都有被录取,2024届不到20个学生,100%拿到了理想学校录取,人均Offer 6枚,很骄傲的是87.5%拿到美国排名TOP30的录取。我们知道美国排名TOP30是有门槛和难度的,尤其是作为达罗捷派这样一个不掐尖、不挑生源、不要中考成绩的学校更为难能可贵。
我们的学生有些来自公立学校,也有从其他国际学校过来的学生,很多孩子表示到了达罗捷派突然感觉到九、十年级就开窍了,突然有了学习动力,开窍的背后是什么?项目制学习、个性化关怀,每个班级的孩子特别少,每个孩子都有导师,导师还会给每个学生规划,适合参加什么竞赛,适合参加什么项目,可以选择团队项目或是个人项目。很多孩子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感觉被点燃了,有的孩子为了做一个电脑小小的控温风扇跑到网上翻英文的资料,拿纸盒子做出来的第一版很粗糙,熬夜到半夜研究电力、功率、风扇转速和空气动力学的知识。
我们相信这样一种创新的方式让孩子面对真实世界的问题,能够点燃出他们的激情,而这正好是美国乃至世界大学在录取上的一个新的趋势。什么趋势?淡化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因为一个高分的SAT不能告诉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你做的项目可以。你要报考生物学专业,我怎么知道你有潜力?你到非洲做了项目,拜访了国际组织,形成了方案,并且在国际大会上进行了分享,那我认为你非常适合学生物,为什么我不录取你呢?这比一个非常高分的SAT更能够展现你的能力。
达罗捷派连续两年获得全美最具创新大学密涅瓦大学的录取,虽然充满争议,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录取率比哈佛大学还要低,连续三年霍普金斯学院、连续四年纽约大学的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竞赛,我们学校的竞赛获奖率非常高,但比获奖率更高的是竞赛的参与率。我们鼓励每个学生参加竞赛。学生导师会帮助每个学生个性化分析,你将来读的方向兴趣点在哪里,哪个竞赛适合你。我们把竞赛的辅导跟教学、项目制学习结合在一起,超过2/3的学生都有参与不同的国际竞赛,商业竞赛、物理学竞赛等等,获奖率非常高,可以说接近100%。
为什么选择达罗捷派?这样一个城市中的一个小村庄,有三个理由:小,但有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我们紧密的社区,来自于我们超小班的班级规模,源于一个学生随时可以推开校长办公室问问题,源于我们的每个学生甚至认识学校每个行政老师,溜达到招生办公室里问“张老师,你还有没有零食?”这是每个人认识每个人的小社区,让每个孩子都会得到关注,每个老师都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我们是市面上很少见的十五年都在做项目制的学校,IB只是一个框架,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教学是一脉相承的。纯正的国际课程加上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学生取得这样的升学结果是不需要参加标准化考试的。具体来说,我们的很多学生不需要参加IB大考,也不需要参加AP大考,甚至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参加SAT考试,拿着自己的平时成绩和项目结果写进申请文书就会获得80%以上被TOP30学校录取的成绩。
达罗捷派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一到八年级都有纯正的国际学校牌照,没有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我们有瑞典的孩子、伊朗大使的孩子、亚洲很多国家的孩子,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孩子,让学校的氛围特别多元化。北京有很多优秀的国际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基因,为什么要考虑达罗捷派?因为这是真正国际的,小但有力量的,真正做未来教育模式的学校,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理想是:建一个小村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向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