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浪潮全面涌进教育领域的当下,国际学校凭借其独特的教育优势,成为沪上众多家庭为孩子规划未来时的重要选择。上海的国际教育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格局,既有秉持 “全人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全能型”国际学校,也有对学术标准把控极为严格的 “学术型” 国际学校。
为助力上海的择校家庭精准匹配到契合自身需求的优质国际化学校,3月9日,新浪&微博特举办上海国际教育择校展。此次展会吸引了上海 50 余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热情参与,现场千余组家庭踊跃前来,不少家庭都在这场展会中成功觅得心仪的学校。常州威雅学校执行校长David Aitchison解读了常州威雅学校在AI浪潮中给孩子的教育支持。

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全球教育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经合组织(OECD)最新研究表明,未来 14% 的传统职业将完全由人工智能取代,32% 的工作模式将发生根本性重构。这种技术变革已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制造业流水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交通运输业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医疗行业 AI 辅助诊断系统提升精准度,金融领域智能合同生成系统取代基础法务工作,零售业无人售货模式悄然兴起,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个性化 AI 学习导师。
数据显示,全球将有 9200 万传统岗位消失,但同时也将催生 1.7 亿个新兴职业。五年后,59% 的岗位需求将转向复合型人才,单一技能从业者的就业竞争力将大幅下降。这种职业结构的剧烈变迁,对现行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未来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能力重构与情感智能培养
在 AI 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传统知识传授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教育工作者需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能力:
批判性思维与决策能力:AI 技术虽能处理海量信息,但缺乏价值判断与创新思维。学校应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组织模拟联合国辩论、开展社会问题调研等。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要求学生具备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威雅学校通过国际奖学金计划、跨学科团队课题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终身学习与适应能力:面对职业形态的快速变化,持续学习能力成为生存必需。学校引入微认证体系,鼓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路径。
人类特有的情感智能是 AI 技术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威雅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强化学生情感能力:
寄宿制集体生活:学生在宿舍管理、社团活动中学习情绪管理与冲突解决,培养同理心。学校设立 "年级长",由学生协助处理校园日常事务。
艺术与人文课程:通过戏剧表演、艺术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人类情感的深层维度。
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定期开展正念训练与压力管理课程。学校配备 驻校持证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
二、常州威雅学校的教育创新实践
作为一所深耕 K12 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学校,常州威雅构建了 "学术能力 + 实践技能 + 社会责任感" 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学术创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 AI 辅助学习系统,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数学学科引入自适应学习平台。
实践赋能:开设机器人工程、3D 打印等STEM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科创竞赛。
社会责任:通过社区服务、环保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全球视野。在学校废纸回收行动中 累计回收废弃纸张 1.7 吨,并将回收所得全部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常州威雅学校还建立了贯穿全学段的升学指导体系。比如,
早期规划: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如高中部企业参访。2024 年组织学生赴特斯拉上海工厂参观,激发对新能源领域的兴趣。
背景提升: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竞赛(如 Physics Bowl、USAD)、爱丁堡公爵奖探险项目(最高级别可赴冰岛考察)。
资源对接:定期举办海外名校招生说明会,2025 年 3 月 22 日将举办大型升学规划展,邀请到众多世界名校招生官现场指导。
此外,常州威雅学校也在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共同体,通过多种活动、项目的开展,保证家校之间的紧密联动。
面对 AI 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常州威雅学校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培养既有深厚人文底蕴,又具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 AI 时代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