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姑苏城的潋滟波光里,千年水韵与黛瓦粉墙遥相呼应,不仅沉淀着水墨余韵,也生长出国际化的教育新枝。2024年,苏州的国际教育在美本早申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世界顶尖大学的录取率持续上升,同时展现出“强者愈强”的趋势,但这并未阻碍新晋竞争者的奋力追赶。
对于苏州的家长来说,如何在众多优秀的备选学校中挑选出能够通往世界名校的那所学校,盲目地逐一考察无疑会耗费大量时间。为了帮助苏州的家庭一次性解决择校问题,3月22日,新浪和微博在苏州联合举办了苏州国际教育择校展。在展会现场,多所热门学校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多位国际学校的校长和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分享了他们的教育心得和最新的教育理念,为到场的家庭提供了升学规划的准备支持。
在国际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国际部凭借其独特的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备受关注。展会上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国际部升学主任陈丽丽接受采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特色以及为家长提供了择校建议。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是西浦教育集团在基础阶段教育的延伸,沿用了西浦大学的教育理念,以目标人才培养的 4C 模式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亮点颇多。其一,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每个班级最多 25 人,平均每班约 16 - 17 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度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其二,打破传统教室的教育局限,学校配备马场、自然营地、森林、食育中心等丰富的教学场所。学生可以在营地课程中学习设计、观察记录农作物生长,还能在食育中心学习烘焙、中式菜肴制作等生活技能,真正实现了教育无处不在。其三,实施分层教学,设置牛剑班和精英班,教师根据不同班级的学习进度,制定适宜的教学节奏,助力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其四,开设素养课程,安排在每周一到周三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分为学术提升课程、学术强化竞赛课程和社团课程三个板块,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个性化课程设计来看,学校致力于培养 “工字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在学术领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横向融会贯通运用各领域知识的能力,以及强大的精神内核以应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学校通过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实现 4C 培养目标,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内核的塑造。在文化课程和社团活动中,融入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医社团、中国美食烹饪社团、非遗社团等,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通过学院制度和社团活动赋予学生自治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形成自我个体认同。
对于正在为孩子择校的家长,陈丽丽主任给出了专业建议。首先,要考虑学校课程体系与学生能力、未来长线学习规划的契合度。不同的主流国际课程难度各异,家长应客观评估孩子的学术背景、学习能力、适应新课程的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同时与孩子充分沟通,再做出选择。其次,学校的教育理念要与家长的家庭培养价值观相契合。家长需关注学校的校园生态健康,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确保孩子在高中三年能获得正向积极的个人成长。最后,要考量校方为孩子提供的额外资源辅助,如适用的竞赛、特长培养、寒暑假活动资源等。此外,费用透明度也不容忽视,家长要清楚除学费、生活费外,是否还存在其他费用,如语言课程费、课外活动费等,结合家庭经济状况,确保留学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国际部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而陈丽丽主任的择校建议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参考,助力家长为孩子选择更合适的国际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