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400万 AI时代学生如何构筑核心竞争力?

人才缺口400万 AI时代学生如何构筑核心竞争力?
2025年04月09日 10:58 新浪教育 微博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世界的运行模式。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精准的医疗诊断到复杂的金融风险预测,AI 的强大功能令人惊叹不已。

  在这股热潮的冲击中,家长们无比焦虑,他们忧虑于孩子辛苦掌握的基础知识,在 AI 面前显得 “脆弱” 又 “低效”,害怕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更担心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因过度依赖传统基础教学,而无法适应 AI 主导的新环境。

  针对这些焦虑,田刚院士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复。

  3月14日国际数学日下午,在北大数学学院联合北大附中举行的数学文化节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讲席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作了题为《数林漫步》的科普讲座。

  田刚:数学注重思维训练,AI虽然能辅助解题,帮我们跳出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但过度依赖AI会削弱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即便AI技术发展,基础数学训练仍然不可或缺,并且不是AI能够替代的,人类仍需保持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纵使 AI 技术日新月异,基础数学训练在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关键地位无可动摇,这是 AI 力所不及的领域,人类必须始终重视对数学本质的深度理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育。

  据麦肯锡报告预测,到 2030 年,中国对 AI 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 600 万人,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 400 ,复合型人才缺口占比超 60%。

  AI时代,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无可替代的?

  扎实的学术,永远无可替代

  A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不知疲倦地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处理大量重复性任务。以数据录入工作为例,智能软件能够瞬间识别并精准录入海量数据,极大地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这就意味着,单纯依赖重复性工作的人正逐步在就业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被智能机器所取代的风险与日俱增。

  AI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具备扎实学术能力的人,将永远不会被替代。

  在AI对学生关于“tan75°等于多少”问题的解答中,新府学学长展现出了人类独有的思维创新,这是AI绝不可能取而代之的能力。人工智能尽管强大,但它终究无法具备人类独有的思维灵活性创新灵感。机器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运行,面对未曾出现过的复杂情境或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时,往往束手无策。

  扎实的学术教育是培育能力的肥沃土壤。在学术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深入钻研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不断思考知识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关系,从而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他们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思路,这一过程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当面对综合性课题时,他们通过实践,学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利用跨学科方法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

  显然,AI不具备这样主动思考的能力。

  学术教育所赋予人类独立思考、创造力跨学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驾驭 AI 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这些能力,人类才能站在主导地位。

  数学,是AI技术的核心

  AI源自数学,数学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机器学习算法背后是深奥的概率论、线性代数统计学知识,它们为模型的构建、训练和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数学为AI的发展提供了核心的理论支持技术方法,为AI研究人员提供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AI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学好数学至关重要,数学能力是孩子立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老师和家长要教导孩子扎实学好数学知识,无论是基础运算还是高等数学。因为数学带给孩子的,是逻辑思维,它能让孩子有条不紊地分析问题,精准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同时,数学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面对复杂现实难题,能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将难题拆解、攻克。

  2024年12月,新府学邀请剑桥大学雷奥教授(Prof. Pietro Lio')与在校学生演讲互动,教授告诉学子们“拥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学好数学。”

  2025年3月,剑桥大学吉罗拉米教授(Prof. Mark Girolami)与新府学学子演讲互动,也提到了数学。他告诉孩子们:“学习并成为数学专家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力量。”

  新府学学子对话剑桥大学教授

  世界级科学家对数学的重视,与新府学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数学思维对孩子们的成就至关重要。

  姚宇堃:数学是一种国际化语言

  新府学作为一所数学+学校,一直将数学学习置于重要位置。数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且在科研领域有广泛与深入的应用,为科研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姚宇堃校长认为,学习数学最重要是研究它背后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逻辑框架。很多数学成绩好的孩子可能来自于重复性的训练,模式化的思考,他不一定是真正理解了数学背后的这种思想方法。新府学的数学,想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学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再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这道数学题,而是在生活、工作、科研中,都会有更好的思维工具和抓手。 

  “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题目,它是一种逻辑严密的语言,是一种能够打破自然语言文化壁垒和限制的、最国际化的语言。”

  ——姚宇堃校长

  几代名师传承,铸XFA数学基因

  姚宇堃毕业于北京大学,从学生时代起就很有数学天赋,曾在国内高中数学联赛获得一等奖,后来曾担任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等众多比赛命题组成员,拥有多年数学教育经验。新府学前身是北京市东城区赫赫有名的顺天府学教育集团——这个以培养有数学天赋孩子而知名的机构有近40年的历史,见证了国内青少年数学教育行业的起伏变迁。

  新府学校长团队与北大数学学院教授们

  新府学的创始人卢振虎是姚宇堃的奥数老师,学生时代的姚宇堃就曾在课上指出卢老师的一个运算错误细节,把老师挂在黑板上,也让卢振虎对他记忆深刻,从而有了长久的师生及合作伙伴关系。

  “数学圈”创立后,国内青少年数学教育界的泰斗人物陶晓永老师率先加入“数学圈”。陶晓永老师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也是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曾经担任中国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教练和北京集训队总教练,也见证了中国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变化。

  陶老师,也是卢校长的恩师。

  陶晓永老师于新府学“数学圈”

  与数学的不解之缘,使得新府学创校起,就将数学+”作为办学的鲜明特色。由国内青少年数学教育界的泰斗陶晓永、权威专家李青霞带领北大名师团队马昕光、方非等人,以及姚宇堃的学生刘泽宇、李伯元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具有双语能力的跨学科教师共同打造了中国国际学校中第一个数学圈

  新府学数学+”教育的辉煌成就背后,是几代数学名师的接力传承。

  他们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数学的无限热忱,共同铸就了新府学浓厚的数学基因。凭借着对数学领域的深入钻研,合力探索出一套系统的数学思维开发课程,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开启数学智慧之门。

  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家罗博深访问新府学

  游戏数学,以兴趣启智

  新府学的数学充满趣味且与现实问题高相关,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新府学数学课堂

  数学学科组会持续不断地创新,新府学数学拥有丰富的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学生学会分析条件、拆解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得以锻炼;而创新思维体现在鼓励学生用多元方法解题,探索独特思路,为今后应对各领域难题奠定思维基础。

  新府学小学数学活动

  新府学构建了一套完整且独特的数学课程体系与丰富的数学游戏、数学活动。同时,依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四年级“城市建设”数学课

  新府学强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组织大量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参与校园测量、运用数学知识规划校园布局、参加模拟商赛等。通过这些实践,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实用性,提升学习兴趣,也增强将数学思想迁移运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

  新府学数学+ 构建思维骨架

  为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新府学积极组织各类数学学术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国际数学挑战赛。新府学的学子们在各类国际赛场上屡获佳绩。

  XFA学子数学佳绩

  这些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他们在与其他优秀选手的交流和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和综合素养。此外,学校还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数学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数学前沿知识,感受数学家们的思维魅力和创新精神。

  在 AI 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府学坚定地深耕数学、深耕学术,正如田刚院士所强调的,让学生们在基础数学训练中筑牢根基。数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将赋予学子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以更具竞争力的思维。

国际教育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高清美图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