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新浪文教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上海金子的化学成分--粗浅解读《三重门》及韩寒

http://edu.sina.com.cn 2000/10/13 16:17   新浪文教

  之前写过一个名为《韩寒兄弟:你还能走多远》的文章,在网络上传贴甚广而后更为南方都市报转载。帖子用意如题目所讲是希望韩寒爱惜文才珍惜机会,希望他不要年少轻狂为逞一时嘴皮之快而误了前途。帖子是我在看了他在新概念作文比赛得奖的两篇奇文之后写的,对他并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只是觉得这少年思维敏捷、笔锋犀利,因而就事论事的成分居多。这两日闲来无事有机会拜读他甚为自得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之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遂有以下浅见。当然目的仍如前述。

  我一直有留意校园小说的发展,从80年代王蒙的《青春万岁》,到90年代初一位段姓的少年作家写的《红苹果季节》,再到世纪末的《大一女生》、《花季·雨季》等等我都极为喜欢,因为它们的确写出了真实的校园生活,写出了学生的真实心态。我认为,校园小说之为校园小说,它异于其他类型的小说,好的校园小说应该是“真实”第一,即能反映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时期的校园状况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时代的生活是那样单调,而作为学生舞台的校园它的范围又那样狭窄,加之校园里的业余作者们水平有限,而学生读者们的欣赏水平更有限,因此校园小说的用武之地极为拘束,因此,几乎不可能在这方寸之间作出什么有新意的文章,那么,校园小说就应该安分守己,真实淳朴才能获得读者芳心,太花哨前卫的打扮,反而失却了青春的纯朴本质的美,因此,虽然近年有些少年作者在校园文学田地作了很多可贵的实验性尝试,但是基本上是失败告终。

  韩寒这部《三重门》,总的来说,在近年的校园文学作品中,的确有他新奇之处:它已不再以描画纯粹的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为主,它“揭露”了当代校园里的确存在的各种丑陋现象并予以鞭笞;主人公不再是成绩优秀思想进步的高大全形象,而是个凭点小聪明混日子的小混混;校园恋爱不再朦胧,一针见血赤裸裸;不再靠卖弄温馨动人的主旋律感人,相反它抨击现行教育体制。作者韩寒在小说里面信手拈来出入自如,确见才情横溢,以17岁的年纪能有此成就,也属难能可贵。

  四舍五入的话,我也正好能挤上“80年代人”这一利益集团,韩寒描写的生活,我都经历过,我也牢骚过,无可否认,他在描写上,虽然夸张,但是基本上属实,这部小说摆在近年所有的校园小说中,可以说,它是出色的、突破的。但是,如果韩寒以此得意,自诩无人能及,是旷世佳作自比《围城》第二的话,我不同意,它也许连《花季·雨季》都赶不上;并且,韩寒想籍此来反抗现行教育体制的话,我更不会同意,起码它欠缺力度,虽然也许他的用力方向是对的。

  我就来分析一下这块上海大金子的化学成分吧。

  《三重门》有很明显模仿《围城》的痕迹,但是只学了个皮毛而已。通篇的比喻、讽刺,卖弄机灵,但手法单一、内容重复,几乎每页都有,多了便成了堆砌,失去了新鲜,尤让人看得心惊的是喻体的大胆露骨,连“妓女”之类的词汇居然都能用在一篇校园小说里,动辄更是男人女人两性战争的宏篇大论且还讲得头头是道,也许作者自以为这就是成熟吧,旁人看了也许也会觉得这孩子不简单,但是相反,这出自一部校园小说,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之口,难免会觉得幼稚可笑了,正如国人嘴边挂着几句洋泾滨英语以炫耀学识一样可笑。到处铺排学问和知识,生怕别人不知道我韩寒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但引多了便犯了抛书包的毛病,显得过于造作矫饰。人物塑造,缺乏鲜明个性和独立创造,林雨翔有太重的方鸿渐的影子,简直就是方的翻版。这些手法用在一部校园小说里面,就难免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了。

  《三重门》语言上颇有《围城》的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不难理解韩寒的用心:《围城》是现代“儒林外史”,讥讽知识分子、教育界的虚伪,韩寒依样画葫芦,也想以这种笔法借《三重门》一反所谓的现行教育体制,我倒要反问,我们的教育界真的丑陋到要以这种方式来揭露挖苦吗?林雨翔在初中正如作者所说的,无所事事,眼高手低,不思上进,又爱发牢骚,凭一点小聪明骗取了同样是胸无点墨的语文老师马德保的欢心,他的初中简直就是翻版《围城》里面的教育黑幕,我简直要怀疑中国教育是否真的堕落如斯,但是,韩寒笔下所写的教育状况,也仅仅是那一个城乡小镇而已,没有代表性。到好不容易通过买通关系混上了重点中学,林的懦弱懒惰自卑的本性表露无遗,以致科科开红灯,处处倒霉碰壁,信心全无,浑浑噩噩,这正是他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一切,可谓是他咎由自取,本性使然,与人无尤,如果硬要把林雨翔抬到教育体制牺牲品的高度,也是牵强了,韩寒想以这样的形象去批判教育体制的失败也是毫无说服力的。整部小说就有欠深刻,完全是模仿,小孩儿学说大人话,十分别扭,正如一位社科院教授说的,比之《围城》,《三重门》只能算是个儿童习作而已(见9月的《南方周末》)。

  让我更吃惊的是《三重门》所描写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实在让我担心这部小说是否真的有“遗毒”学子之嫌。林雨翔和马德保,是互相利用关系,林雨翔利用马的宠爱满足虚荣心,马利用林炫耀;林与高中的钱校长是敌对关系,钱校长仅仅因为开学典礼上废话多多便无辜被韩寒狠狠调侃了一把。同学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欺骗互相攀比,年少无知的孩子,居然懂得了搬弄权术心计;男主角追女孩便用了20多个页码,早恋在高中已是理所当然地合法,从地下公然走到地上了……难道我们的新新人类们真的丑陋堕落如此吗?值得要用如此夸张的手法来讽刺一番以公报私仇吗?这些情况的确存在,但是只是存在于少数、小范围内,若想以此证明中国教育体制之腐朽,就显得力不从心、证据不足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郑渊洁,韩寒自己也坦言喜欢郑渊洁,我也曾经是郑的书迷,但是郑渊洁那种一味迎合某些后进生的阴暗心理而偏激狭窄的反教育观点,虽然颇能受落一时,但而今已没有人卖他的帐。如今韩寒带着他的得意之作《三重门》一脉相承,换汤不换药,以个人对教育的喜恶套上反对教育体制的外衣大肆宣扬,我看,早晚要遭人唾弃。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也不少,但是,单靠皮毛肤浅的“揭露”、偏激的“反抗”,不但无济于事反打乱了教育秩序扰乱了民心,这个罪名,韩寒兄弟你可是担当不起的。韩寒,绝对不是体制斗士,也不应该把自己打扮成斗士,这可不是一台大秀。

  近日看《读者》上有介绍韩寒的事迹,说他初中中考时分数不够,但是凭长跑的特长破格录取入了重点高中。这样的往迹,似乎不难解释他为何置其他学科不顾而一心扎在文学创作上,莫非他是想故技重施以文学之长再次混入高等学府?我却要问,你难道想一辈子凭这种小聪明和侥幸心理吃饭吗?爱才惜才劝导之话,我那个帖子已经说了,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韩寒兄弟,路漫漫其修远兮,君莫以聪明误了自己,走好了。




 相关链接
大学在招手 韩寒说未必(2000/10/13/ 08:57)
网友评论:韩寒跟赵薇是一路货(2000/10/10/ 15:37)
破格网罗满舟 破墙散养韩寒--复旦收“偏才”(2000/10/10/ 15:05)
偏才要“嫁” 复旦愿“娶”--韩寒有望获得旁听资格(2000/10/10/ 10:03)
争议韩寒:另类的出路何在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招聘网站
专题:亚洲杯足球赛
新浪奥运有奖竞猜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9期
十一旅游征友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