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考研名师朱泰祺详解2005年考研英语新大纲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0 20:47  新浪教育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

  网友:大纲的变化会不会导致英语成绩的分数线提高?若不会的话,考试的难点会由听力转到哪里?阅读理解的难度较之去年会有变化吗?

  朱泰祺:会不会改变了以后,导致全国考生的成绩上升或者下降?我觉得影响不会太大。对于你来说行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行。你这方面的题做得好,别人也会相应的好一些,你差一些,别人相对的也会差一些,大起大落不会有。但是,确实新的一种类型,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选择搭配题,要求比较高的,现在大纲里说的,难度是比较高的,我估计做完这五道题,需要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听力里面省出来半个小时,二十分钟要放到阅读里,另外的放在写作里。过去写作时间四十分钟左右,现在就是五十分钟,用十五分钟左右写这一百字,再用三十五分钟写第二篇,因为是新的嘛,不太熟悉。如果进了辅导班,多写一写,习惯了写起来就能抓住要领。

  网友:今年没有听力了,相对于阅读的时间就多出来一些,会不会把每篇阅读的难度增加了?或者是增加了一些篇幅呢?

  朱泰祺:现在我们命题的老师都有相当丰富的命题经验和教学经验,他们出题难度把握得还是很好的,所以这方面不必要担心,大起大落的命题难度不可能产生。

  网友:朱老师,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还是要继续复习阅读,只不过要多注意一点应用文了吧,阅读的分析问题还是按以前那样做的,对吗?

  朱泰祺:对,增加了新题型,这要求我们阅读之后,注意一下文章的语篇结构和段落结构,上下文之间逻辑上的一致性,这就为做新题型的练习做准备。

  网友:朱老师,最后这段时间,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是天天朗读真题吗?

  朱泰祺: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一个是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但是对我们来说,提高阅读理解主要是打好阅读的基础,精读为基础,要求同学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文章的结构上的要求,第二是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基础知识,这两个方面还是我们做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的材料,可用最近两三年的真题作精读。很多老师自己编了很多有相当难度的好的材料,我看也是要练习,不能全部做真题。因为96年、95年、94年,或者是97、98年的命题思路跟2003年、2004年的命题思路有相当的差别,形式上也有差别,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讲到96、97、98、99的真题的时候,往往把原来的题目去掉,按2003年、2004年的新题型来编写,尽量提高质量,但是现在是不是做得很好了,还在改进的过程中。

  网友:怎么理解阅读的第一部分是多项选择?答案不唯一吗?

  朱泰祺:第一部分跟去年的考试一样,四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五道题,选一个,就叫多项选择题。而第二项新题型,就是选择搭配题,一个段落里拿掉一个句子,或者两个句子,我在后面写A、B、C、D、E,如果五部分都拿掉,我给你六个或者七个可供你选择的放进去,这样的话,就要考你对文章的语篇结构和语段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网友:我在阅读时候总是潜意识在翻译,甚至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这样读完一个句子,很容易歪曲原句的意思,怎么克服呢?

  朱泰祺:在我们网上有一篇文章,阅读的总结,我归纳了四类同学,刚才那位同学是第一类,一定要翻译了以后再理解,肯定他的阅读速度上不去,第二他的阅读效果往往停留在句子概念的上面,没有上升到语段和语篇的层次上,这个要慢慢的改正,这样的同学多练精读,慢慢地摆脱心理上的翻译,完全摆脱也不可能,我也做不到,但是一面看基本上知道看的是什么东西,特别难的地方可能要停顿一下,考虑一下汉语的意思。刚才提问的这位同学,应该逐渐提高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网友:针对目前新的题型我们该如何复习?尤其是选择搭配题和应用文的写作?

  朱泰祺:这个要有材料的,没有材料不行,我刚才已经讲过了,没有拿到材料以前,现有的阅读理解的文章、课堂上讲的或者书里面的,自己进行语篇分析。比如说第一段提出主题,第二段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三段转折,第四段结论。然后到辅导班听听老师的课就可以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