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人120分钟 让我看到了未来教育该有的样子

4个人120分钟 让我看到了未来教育该有的样子
2020年06月01日 15:27 新浪教育

  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你的学业都在同一所学校完成,你可以按照兴趣和能力选择来自于世界各地学校的课程,并且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来学习这些课程。这所学校没有考试,没有分数,唯一评价你的学习成果的系统叫做“学分银行”,毕业之后用人单位会根据学分来评估你是否会被录用,学历这个词已经消失在招聘信息中。工作之后,虚拟空间还能够继续为你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未来教育的会是这样的场景吗?

  5月31日,北京时间晚8点,硅谷时间凌晨5点。4位教育领袖,用了120分钟,在不同时空下畅想了未来教育该有的样子。

  在这场跨洋连线的直播对话中,屏幕的一端是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汉尼斯,在斯坦福大学长达125年的历史中,他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校长,也被公认为是美国过去20年来最好的大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斯坦福大学从一家地区性的教育机构成长为了一所世界级的大学。

  屏幕的另一端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以及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

  这次对话得以促成,其实缘于一本书——《要领》。这本书由约翰·汉尼斯教授撰写,韩焱女士引进策划出版,杨斌教授倾情翻译,朱永新教授鼎力推荐。在这场关于未来教育的高峰对谈中,4位嘉宾围绕“什么才是未来教育的要领”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讨论,讲透了未来教育的4个要领。

书名:《要领》

作者:约翰·汉尼斯

译者:杨斌 等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要领一:未来需要的三种人才

  第一种人才:T型人才。英文字母中的“T”由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组成。竖线代表深度,代表在一个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横线代表合作的能力,代表与其他领域的人才进行合作的能力,代表思考大事的能力,代表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第二种人才:拥有“创新自信”的人才。创新自信意味着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意味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意愿,也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困难的意愿。

  第三种人才:终身学习者。成为终身学习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拥有探索和掌握新兴领域的能力,意味着不断进化。

  要领二:好的教育靠谁来创造?最重要的人是校长!

  要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教育,我们就应该去研究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靠谁来创造?最重要的人物是校长。在《要领》一书中,约翰·汉尼斯用自己做校长的真实经验来告诉我们其中的缘由。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大学校长而写,也是写给中小学校长的。

  第一,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更需要谦逊的品质

  汉尼斯在书中第一个谈到领导力品质的就是——谦逊。谦逊,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做到很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你是校长,是领导者,你很难把自己放在跟老师和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你觉得自己比他们高明,“我说你听”,所以就很难跟别人去沟通。但其实校长是老师的老师,他更需要谦逊。教育是一个共同体,它不是靠校长一个人去包打天下的。

  第二,校长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榜样

  汉尼斯在书的最后谈到了终身学习,其实这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因为未来的教育方式不是像现在这样学习和工作是截然分开的,学习-工作-学习阶段式交替会是一个未来教育的新方向。教育其实就在于能够不断地去帮助一个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作为一个校长来说,只有他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调动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调动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一个榜样的历程。

  要领三:器识为先,AI无法替代人的优势

  未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增长人的器识(器量与见识)。AI也好,其他技术也好,都无法替代人的优势。教育要想面向未来,就要更加回归“本来”,这个“本来”说的是器识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以及教与育的完整与平衡。

  谈到技术与未来教育,教育工作者就会思考,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会对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阿尔法狗”(AlphaGo)的胜利,奇点理论的热议,着实让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们焦虑起来——尽管才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未来才不会被人工智能碾压、打败、替代;或者转化为一个给教育者的问题是——更一般地,教育者要在受教育的人身上培植怎样的本领、特征,才更能适应未来甚至引领未来。其实,机器答对的考题多,只不过说明考卷考察的仍是知识而非器识。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说过,他并不担心机器变得像人,更担心的是人变得像机器。我加个“让”字把问题重新提一下,不管现在或未来,是否“让人变得像机器”,社会中的每个组织和个体都该反思,但是教育首当其冲。

  要让人不机器化、不异化的要领同样是:器识为先。

  要领四:阅读是教育的基石

  《要领》这本书有很大的篇幅在讲阅读,足足20页。为什么说阅读是教育的基石呢?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第一,阅读的过程是精神发育的历程。

  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去经历历史上所有的事件和现实中发生的所有事件,90%以上的知识是来源于人所生存的时间、空间之外的东西,这些都需要靠阅读来获取,所以说阅读是人整个精神成长最重要的历程。

  第二,阅读能力是教育水平的标志。

  人的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阅读能力上。纵观世界上所有的考试评价,我们会发现阅读能力始终是评价个人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最基本要素。

  第三,阅读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

  全民阅读能够推进提升国民素质,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最有效、最廉价、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就算书、书架再贵,它和其他的投资相比还是很便宜的。乡村现在的硬件设施已经逐渐到位了,剩下的另一个难点是教师,想让所有教师长期留在乡村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读书,把好书送给最偏远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弱势的人群,让那些孩子们在人生最初的时期就能够得到读书的好处,这个时候他精神发展就站上了起跑线。

  在这场连线活动的最后,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发出一个畅想,邀请三位教授分享一下脑海中对未来教育的蓝图。

韩焱韩焱

  汉尼斯:我相信未来教育的方式一定会有所改变,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不认为传统类型的学校,不论是小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院校在未来会消失。当然未来的在线课程的方式以及接受教育的途径都会不断增加,我们不会只接受单一途径的教育,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这段教育经历一定是无可取代的。

约翰·汉尼斯约翰·汉尼斯

  朱永新:我认为未来教育的这几个元素都会发生变化。未来的教师也不是我们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而是那些被称为“能者为师”的人,也就是社会中的精英。未来的文凭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文凭至上”变成“课程为王”。未来的家庭教育也会强势归来,未来家庭教育跟学校之间合作也会进一步的加强。未来的教育评价也是会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记录学习过程的一种新的评价体系。

约翰·汉尼斯朱永新

  杨斌:在领导力领域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熔炉时刻”,这个时刻在领导者的成长和发展中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熔炉指的是领导者会面临一些非常有考验性的挫折和停滞,新环境或者离开了舒适区带来的挑战,经历熔炉找到意义是领导者的一次升华,当然熔炉中也会有不少人因此沉沦或躲避。熔炉有价值但也有现实中的成本、代价,是一个作育的过程,那么,我设想,在未来有没有可能会有一种沉浸式的技术把我们带入到这种熔炉情景中去,以某种人生实验的方式、以某种成长失重器的设计,促进领导力的提升。技术在教上投入得多,而育上大有文章可做,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不该只用在知识传授上,而要有意识地用在以体验促成长中。未来教育,不是未来教学,所以,我特别想说一个跟育有关的设想,也许会带来些启发性。

杨斌杨斌

  从出生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和教育息息,未来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4位嘉宾分别从未来人才观、教育的本质、教育与国家的关系、阅读是教育的基石等维度来展望和描绘未来教育的场景,这120分钟既有对当前教育的全面剖析,也有对未来教育的展望,这4条关于未来教育的要领,也给我们充分展示了未来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教育之未来”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期盼。期待它变得更有人性、期待它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好、期待它能为我们国家民族做更大的贡献!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