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后疫情课程思政 从抗疫精神开始

教育部:后疫情课程思政 从抗疫精神开始
2020年06月09日 09:51 教育部网站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怎么看、怎么办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近期,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并于6月8日组织召开了“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从编制印发《纲要》、统筹部署,到召开视频会议、推动落实,凸显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下面,结合视频会议精神和《纲要》要求,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怎么看、怎么办作以详解。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怎么看?

  首先,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指明方向,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遵循。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一系列工作安排。今年4月,教育部等中央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学科教学体系,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今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把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

  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受到了各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认为,“《纲要》从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建设内容、教学体系、课程分类、师资建设、政策激励、支持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全面覆盖、类型完整、层次递进、保障有力的体系性建设意见,对进一步深化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明确了工作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认为,“《纲要》明确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就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明确指导。这是对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再认识,是对农业大学办学方向的再明晰,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再聚焦,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明确。”

  其次,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实质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一位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使立德树人成效在三个80%中真真正正地体现。《纲要》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看来,“这一表述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价值、知识、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地阐述了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价值比能力和知识更加重要;价值塑造是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将价值塑造的成分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要充分发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切实达到育人成效。”

  第三,全面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基础

  目前,已初步形成高校普遍重视、院系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的局面。在整体推进上,各地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通过开展专项调研、印发专门文件、召开工作会议、选树典型示范等举措,凝聚思想共识,探索实施路径,推动改革实践。在协同联动上,不同类型高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着力点,以课程思政牵引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变革,通过健全组织机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院系合作等举措,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条件保障。在广泛参与上,各高校把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培训、观摩交流、集体教研、强化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在理论研究上,高校和教师积极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和思路,总结经验做法,研究问题困难,提出意见建议,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热点,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尽管课程思政建设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足、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

  部分高校专家对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评价。其中,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认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提升,也是对思政课程主渠道的补充和支撑”“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展现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大说服力、指导力、引领力的重要方式,是擦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堂鲜亮底色的重要抓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认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关键跃迁”。上海科技大学纪委书记吴强认为,“从前期各地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来看,课程思政的功能是综合性也是突破性的。一是打破了思政理论课在课程育人中‘单打独斗’和‘孤岛效应’,有力促进了‘三全育人”’的格局形成;二是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体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三是赋予了高校课程建设以新的境界,推动了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四是加快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升华。大家深刻体会到,高质量的教学,不仅是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而教’‘为什么而教’的深层次价值追问。”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怎么办?

  首先,围绕“一个核心”,定方向

  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看来,“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只建几门课的样板房工程,要按照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的‘两个所有’要求全面建设。”上海市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思政已实现三个“全覆盖”,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覆盖所有院系,示范专业已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并向理工科院系持续延伸。

  其次,坚持“四个统一”,树理念

  一是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二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既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四是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在佳木斯大学校长孟上九看来,“贯彻‘四个相统一’,要处理好‘食材’与‘食盐’的关系。‘食材’与‘食盐’如同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食材视之有形、食盐品之有味。课程思政追求的境界是‘吃盐不见盐’。专业课教师如同‘大厨’,要拿捏好‘火候、口味’,烹制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餐’,以专业课程之体载思政育人之魂。”

  第三,抓住“三个重点”,推落实

  一是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能否取得实效。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需要着力加强“五个注重”。第一是“注重能力提升”,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和培训,促使教师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上海市构建市、校两级有机联动的培训体系,市级层面负责研制培训方案、开发培训教材,已完成1100余名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培训。天津市2019年组织了全市首场课程思政网上集体备课,集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途径,有2500余名教师共同参与。湖南大学2019年举办了40余场课程思政教学发展活动,有3000余人次参与,对深植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宁波大学研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要求教师填写《课程思政试点教学记录表》,安排相关教师、专家听课并填写《课程思政试点听课记录表》,收集试点教学信息。第二是“注重合作交流”,整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江西省试点双师同堂,部分高校试点推进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堂授课、指导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重点结合专业讲“思政”、专业教师重点结合“思政”讲专业。河南工学院建立“课程建设双负责人制”,每一名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结成对子,通过课程建设研讨会等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同设计课程教学育人目标、共同挖掘课程育人素材、共同商讨课程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活动,组织课程思政全员德育教研,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展示周,搭建教师教学交流互鉴平台。第三是“注重示范引领”,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开展各类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武汉大学“六院士同上一门课”,测绘学科6位院士坚持面向本科新生开设“测绘学概论”专业基础课,23年来,坚守初心值守讲台,联袂授课从不间断,用魅力课堂吸引学生、大师风范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学生,成为教学典范。清华大学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长期坚持给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上课,除了讲好自己承担的课程,还投入大量精力精心指导年轻教师备课。兰州大学先后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建设、课程思政讲课比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等,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校3000余门专业课、225门通识教育课、73门在线课程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安徽新华学院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比赛”及“‘德育微课堂’教学视频比赛”,各院系各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齐鲁工业大学把教师“德融课堂”情况纳入教师德育业绩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评审表彰了 181个“德融教学”好教案、60 个“德融教学”好课堂、26 个“德融教学”好教师。第四是“注重资源共享”,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总结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举办首届全国高校课程育人高端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方法。北京理工大学推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午餐工作坊,将“课程思政”作为每一位专家分享的必选内容,共举办了48期,吸引了18个学院、共2160余人次的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交流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助力课程思政落实落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教学节以“育才立德强能,信息智能助教”为主题,开展了教育主题报告会、课程观摩、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及学院特色分论坛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次,进一步总结经验、凝练共识,深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山东大学2018年9月-2019年3月举行了四期共七场校级教师课程思政系列化专题培训,参与超过500人次,邀请首批获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征集比赛一等奖的四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分享各自教学设计实施的思路和经验。第五是“注重理论研究”,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提炼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应用。山东省成立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配齐研究人员,统筹负责省内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工作,建设专门网站,设置课程思政建设动态、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多个板块,定期推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山西省在全省高校教改项目中设立思政专项,2017年以来共立项支持思政专项教改项目57项,支持经费114万元。天津大学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成为理论培训、学科交叉研究、工作交流和成果发布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

  二是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依托。要从三个方面推进落实:第一,明确教学内容重点,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结合各自学科专业的特点,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重点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进行整体把握,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第二,科学设计教学体系,落实高职、本科国家教学标准和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分类落实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不同类型课程的建设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复旦大学自课程思政建设之初即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原则,坚持“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所有课堂的内在品格培育功能,做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起到拨动心弦、引起共鸣的点睛之效,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东北师范大学《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性原则,将“师德规范”“家国情怀”等育人指标置于毕业要求之首,并严格各门课程对其支撑关系及权重,确保课程育人落实落细。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在2020版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科学借鉴OBE教育教学理念,以专业思政带动课程思政,从毕业要求中提炼“历史共性” “时代特性”思政要求20条,建立专业思政要求与专业课程的支撑矩阵。第三,分类推进课程思政。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上海市打造的“中国系列”课程,比如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东华大学“锦绣中国”、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智造”、华东理工大学“绿色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岐黄中国”、上海体育大学“体育强国”、上海音乐学院“文化中国”等等,都是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实践。西南大学发布《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任务与育人重点指引表》和《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任务指引》,明确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任务,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性和精准性。人文社科类课程,具有价值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固有优势,大力培养德学兼修的优秀人才。郑州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通过开展中原文化符号征集活动,结合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大庆师范学院以大庆铁人精神为课程育人特色,将“培养具有铁人精神特质的师范教育和石油石化行业人才”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铁人精神选讲”“ 铁人精神教育实践”等课程,把大庆铁人精神作为切入点,采取“课前甜点”“课程导论”等形式,把铁人精神和奋斗情怀自然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推进铁人精神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突出课程思政教育底色,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深入推进其他学科门类的课程思政实践体系建设。理学类专业课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在“宇宙简史”课程教学中,将哲学和天文学紧密融合,映射出全人类千百年来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对自然和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从“深度、广度、强度、温度”四个方面挖掘和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使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学科特色、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课程知识的有机统一和同向同行。工学类专业课程,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导论课”,由院士、海外学者等17位知名教授携手打造,将“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面向“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新工科”人才有了初步认识,极大鼓舞了学生立足专业、刻苦学习。同济大学《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领衔打造,凝练“海洋强国”文化,将“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塑造学生科学文化精神。农学类专业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农业大学整合校内资源,以“纵观‘三农’史”“农学世界探究”“习近平‘三农’思想”“农业现代化”四大模块,打造19门“大国三农”系列课程,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南京农业大学围绕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在以“尚茶”“农业栽培学”等为代表的课程中,将“家国情怀、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医学类专业课程,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着力培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参与遗体捐献接受和利用的过程,让学生们在对“大体老师”的尊重和感恩当中,形成“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心系责任”的价值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张丽娜教授主讲的“重症医学”课程,以逆行驰援武汉的生动事例教育感染学生,向学生传递敬佑生命、永不放弃,敬畏生命、不断超越的理念,培养高尚医德,追求医术精湛。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与中华文明”课程,以阐述“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主要内容,升华了对中医药的认识,更加清晰地展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提振了中医文化自信,对学生传承中医文化,强基固本,培根铸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课堂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落地落实,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师不去刻意地讲“思政”,但是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真心感受到、切身体会到。正如湖南大学副校长李树涛所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这些思政资源不是直接显露在课程内容之中,而是蕴含在各个知识点的背后,隐含在科学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主动去发掘、加工和利用。”一方面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河南省指导各高校修订完善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除科学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之外,增加“课程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在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考核评价体现。吉林大学出台《本科课程大纲管理条例》,明确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大纲,目前全校5000余门课程,已全部将课程思政要求纳入课程大纲。一方面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近千万大学生参加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70万大学生参加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探索并实践了“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的课程思政模式,开出了一堂最大最有温度的思政大课,可以说是实践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联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开展“蓝鲸计划”,组织1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家国情•奋斗者”蓝鲸新闻采风行暨“三下乡”团队,行程5000余公里深入大西北基层实地采访,发掘个体同祖国共成长、同奋斗的故事,共完成调查报告、专访、记者手记等30篇,拍摄了1000余条纪录片素材,成为西南政法大学课程思政“金课”一张亮眼名片。

  第四,强化“三重保障”,达效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让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势头”。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三个层面健全组织领导,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在宏观层面,教育部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中观层面,各地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套。北京市明确由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统筹课程思政建设,市委教工委、市教委负责全面指导,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委办局协同参与,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山西省出台《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和“培训—试点—考核—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四川省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线,融通“思政课程”,推动“专业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专业教育全课程,融入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要素,贯穿于教材选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教学管理全过程。广东省出台《关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的意见》,推动具有广东特色的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建设,指导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上海市自2017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整体试点校、重点培育校、领航计划等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四年累计投入上亿元。在微观层面,各高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将“注重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五年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校长办公会研究提议的重要事项,并在多个管理文件中对课程思政提出明确要求。北京联合大学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党委的重点工作,坚持校院整体推进、系(部)主导、教师主体的原则,提出了“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课程要有品牌、讲授要有风格、教师要有榜样、成果要有固化”的“七个要有”做法,并不断深化推进,课程思政成为学校的高频词。江苏科技大学实施“课程思政聚合行动”,制定了《“课程思政聚合行动”实施方案》,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到人人参与思政工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教师每堂课的具体实施,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能,探索构建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新格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九个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即全校开展一轮课程思政调研,形成一份分析报告,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建立一套“课程思政”运行机制,确定一个量化考核标准,明确“课程思政”的方向;推出一套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一系列学科发展中的思政故事,一批示范课堂,一批明星教师以及一批校地合作劳动教育基地,解决“课程思政”的抓手问题。华南理工大学统筹“双一流”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和学校预算,设立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师能力提升、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二是强化激励机制保障,让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劲头”。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要可评价、进考核、常督查,切实调动高校和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一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将作为各类考核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还将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先行校、示范课程、教学名师、示范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福建省把课程思政列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和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建设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评内容;把教师在课程建设成效作为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基本条件,在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等方面重点予以考虑。浙江省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普通本科高校校(院)长本科教育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和省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试点院系选中,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遴选试点单位的重要指标。山东省委托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设专门网站,设置课程思政建设动态、相关文件、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德融课堂等多个板块,定期推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贵州省2019年组织12个督查组,通过访谈、查看材料、现场听思政课打分,对全省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以立项建设的形式,确定13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征集各学院和优秀课程典型案例50多篇,编印《教书育人典型案例集》,在全校教学单位和教师中进行推广。华东师范大学将课程思政作为人才培养绩效激励方案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申报要求、纳入学校巡查观测点、融入教材-课堂教学-教改项目-教师培训的全过程评价,通过制度化设计在学校顶层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核心地位。

  三是强化考核评价保障,让学生通过课程思政“尝甜头”。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学生,为此人才培养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广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陕西师范大学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突出“价值引领”,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综合考量课程教学的融入度和对学生的影响度,以科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中国矿业大学在2020版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中,要求每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上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让所有的课程都承载起育人的功能,切切实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对外经贸大学在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增设了“课程思政”相关的考查指标,以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贯穿教书育人并起到言传身教效果,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的督导专家对全校课程全覆盖听课,每周向学校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持续加强课堂育人质量监控,形成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成效。上海理工大学举办长三角“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大赛,大学生立足专业背景,向同龄人讲述所学专业的发展动向及其为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成为课程思政新模式。成都医学院制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纳入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纳入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学院领导、职能部门、学生三级考核,实行思政教育工作失职、渎职一票否决。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下一步,要认真落实视频会议精神和《纲要》要求,切实提高工作站位,深化改革创新,更加务实、有效地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